编辑: liubingb 2013-03-08
【概述】 中风 这一病名首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第四篇》: 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 .

这里古人虽然明确地指出了中风病名,但系五脏外感而已,并非今曰 中风 ,乃是名同而实异也.但在《内经》中早已有从病证、发病状态方面去认识 中风 的论述,如 仆击偏枯 ,即指患者突然昏倒,半身不遂也.到了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风历节篇》指出: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才第一次揭示了 中风 的本质,为后世医家诊断、治疗、预防这个疾病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定义】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 斜,或仅有半身不遂、口歪,或语言不利、偏身麻木等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由于发病急,变化快,变症多,如风善行而数变,如矢石之中人,故曰 中风 . 【病因病机】 中风的病因,前人从不同的角度去阐明,多与风、火、痰、正气自虚(瘀)等关系密切,简单概括如下: 心火暴盛刘河间, 痰湿生热朱丹溪, 正气自虚李东垣, 阴虚阳亢叶天士. 【诊断】 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2.多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 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见. 5.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辨证】 1.中经络 多因肝肾阴虚,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舌强言蹇,口舌歪斜,但无神志改变.多为缺血性中风及出血性中风的恢复期.临床上又分为五种证型. 2.中脏腑 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分为闭证和脱证,均有神志改变.表现为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 【治疗】 基本治疗 (1)中经络 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操作: 配穴: 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

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

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

(2) 中脏腑 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内关 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

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选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人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 (2)电针法 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分钟.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仅有半身不遂、口歪,或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为临床特征. 中风的发病其主因是风、火、痰、瘀,病及心、肝、脾、肾,病位在脑.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下虚上实.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中脏腑又有闭证与脱证之分. 中经络以选用病侧肢体阳经腧穴为主,并可配合使用头针法、耳针法.中脏腑之闭证则以针刺督脉与井穴为主,脱证以艾灸任脉穴为主. 【思考题】 1.简述中风半身不遂的治法、主穴 、配穴及方义. 2.中风中脏腑分为什么证型?它们的治法、主穴及方义如何? 【附】假性延髓麻痹 假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是两侧皮质延髓束损害所产生的症状.其表现为延髓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不完全性瘫痪,出现软腭、咽喉、舌肌运动障碍,吞咽、发音、讲话困难,无舌肌萎缩及纤维性震颤,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增强,常出现强哭强笑. 本症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梅毒性脑动脉炎等病.本症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在脑血管病中常并发,常需要插鼻饲管而保证摄入量,病人较为痛苦. 【病因病机】 本病归属中医学的类噎膈、痦痱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