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里红妆 2022-11-08
饮用茶叶的历史, 得从上古时期说起.

传 说神农氏在尝百草的时候不小心吃了毒草, 命 悬一线之际, 吃了一口茶叶, 草毒就神奇地化解 了. 从神农尝百草开始, 国人喝茶就变得根本 停不下来.古时候喝茶和如今大不一样, 堪称 奇葩大会合.有直接吃叶子的, 还有加葱姜蒜 煮汤的. 顾炎武的 《日知录》 中, 记录了秦征服巴蜀 后, 得知当地百姓用一种特殊的植物泡水, 颇为 清香.这种特殊的植物就是茶叶, 于是, 茶叶被 秦带出交通不便的巴蜀, 传播到了中原地区. 不过, 彼时流行的不是 喝茶 , 而是直接 吃茶 .新鲜的茶树叶子采摘以后洗洗就吃了, 或 是和药材一起碾碎揉成 大还丹 吞服.其实, 不 光古人 吃茶 , 就连毛爷爷也酷爱这口儿.不过 他老人家可不像古人那样, 采下茶树叶子直接洗 洗吃, 而是喝完茶水后, 抠出杯中的茶叶嚼得津 津有味, 还真是一点都不带浪费的啊. 从饮料到食物, 茶叶的这一次完美变身, 是 春秋时代的事儿了.在 《晏子春秋》 里有记载, 作为齐国相国的晏子, 就曾将茶叶搭配着荤菜 一起吃, 称之为 茗菜 . 既然当成菜, 自然就有人开始琢磨怎么个 吃法才更美味.没有鸡精, 也没有十三香, 咋办?那就往茶叶里放葱姜、 花椒、 陈皮呗, 这种 吃茶法 , 云南大理白族人保留至今, 他们认为 放上花椒、 桂皮等, 可以去湿寒.西藏游牧地区 也会把砖茶煮沸几分钟后, 加入食盐及牛奶、 羊 奶或酥油, 制成酥油茶, 有御寒的功效. 吃茶 摇身一变为 喝茶 , 发生在西汉时 代. 《赵飞燕别传》 中, 就有关于饮茶的记载: 汉 成帝崩, 后 (即帝后) 寝惊啼甚久, 侍者呼问, 方觉, 乃言曰: 适吾梦中见帝, 帝自云中赐吾坐, 帝 命进茶.左右奏帝, 后向日侍帝不谨, 不合吸此 茶. 西晋到隋朝, 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广陵 吾老传》 中有载: 晋元帝时, 有老姥每旦独提一 器若, 往市留之, 市人竞买. 说明茶已逐渐成为 老百姓最爱的饮料了. 及至唐朝, 人们用新鲜茶叶和米浆做成茶 饼, 再用茶饼煮汤.煮茶的时候还得加调料, 葱 姜蒜那是必不能少的, 再加点儿红枣、 陈皮、 茱 萸搅一搅, 熬成茶汤喝, 这滋味, 听着就酸爽. 古时候没冰箱, 茶饼不能久放, 容易坏, 于 是聪明的古人发明了把茶叶晒干的办法.唐代 的茶圣陆羽曾在 《茶经 ・ 三之造》 中写道: 晴, 采之.蒸之, 捣之, 拍之, 焙之, 穿之, 封之, 茶之干 矣. 就是在晴天时, 将采下来的茶叶按照完整 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进行制作, 蒸茶、 解块、 捣茶、 装模、 拍压、 出模、 列茶晾干、 穿孔、 烘焙、 成穿、 封茶. 虽然茶由 茶饼 变成了 干茶 , 但茶的饮 用方式还是大同小异, 都是加各种调料放锅里 炖出来的. 中国人喝茶加调料, 外国人呢?看过 《欧也 妮 ・葛朗台》 的不少吧, 不过, 你可能不知道的 是, 它的作者, 大名鼎鼎的巴尔扎克喝茶时, 要 加一种特殊的东西.杨绛在 《喝茶》 中写道: 法 国人不爱喝茶.巴尔扎克喝茶, 一定要加白兰 地. 《清异录》 曾载符昭远不喜茶, 说 '

此物面目 严冷, 了无和美之态, 可谓冷面草'

.不知巴尔 扎克茶中加酒, 是不是为使其有 '

和美之态'

? 2019年5月28日 星期二 主编: 王栋梁 见习编辑: 陈丽 美编: 康永红 版式: 朱永娜 校对: 黎川红 DEEP READING A10 史周刊责编 史 微信: fengchan70 《调 茶 局》 当得了军粮 美得了容 这个饮料界全能小选手是谁? ?饮料, 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了.茶、 咖啡、 果汁……随便数数都数不过来.但是, 有种饮料, 既能当 军粮, 又能美容, 堪称饮料界的 五项全能 小选手, 你 能猜到它是谁吗? 东方今报 ・ 猛犸新闻见习记者 陈丽

1669 年, 也就是清康 熙年间, 茶叶被引入英格 兰.清朝虽然闭关锁国, 但茶叶却参与了世界历史 的进程.当时, 一磅茶叶 的价格相当于英国普通工 人 白加黑 不停工作大半 年的报酬.堪称天价的茶 叶也只有贵族才享用得 起.没办法, 就因为好这 口儿, 所以, 英国人说, 白 银都流到中国去了――放 不下茶, 可不得拿银子换 嘛. 银子都流到中国去 了, 大英帝国煎熬得坐不 住了.为了改变这种局 面, 英国派马戛尔尼到中 国来.负责接待的, 就是 后来被美国人评为 世界 首富 的和|. 马戛尔尼来时, 正是 英国的一个尴尬时期, 这 尴尬, 便是喝茶喝出来的, 对外喝丢了新大陆, 对内 喝出了贸易逆差.17 世纪, 中国茶叶的出口, 就已 超瓷器和丝绸, 占出口货 物的 90%左右.那时欧 洲人以茶为极品, 尤其英 国人, 饮茶都已自成一套 茶文化了.据说, 茶叶是 有史以来最先在伦敦做广 告的商品, 不仅贵族趋之 若鹜, 就连英国工人也以 茶点为饮食.自称 顽固 不化的茶鬼 的约翰逊博 士曾说: 与茶为伴欢娱黄 昏, 与茶为伴抚慰良宵, 与 茶为伴迎接晨曦. 在简 ・ 奥斯汀的 《傲慢 与偏见》 里, 柯林斯先生能 够想到的凯瑟琳夫人给予 伊丽莎白的最高荣誉, 就 是请她去喝杯茶.简小说 中的人物不是在喝茶, 就 是在去喝茶的路上. 金・威尔逊在 《与简・ 奥斯丁饮茶》 一书中写道: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 简是 一个狂热的茶爱好者, 随 时准备喝上一杯真正的好 茶. 奥斯丁曾经自嘲过, 她生活中最大的难题不是 灵感, 而是 从哪里搞到茶 叶和糖 , 在奥斯丁家, 茶 作为一种昂贵的进口商 品, 是被锁起来的, 钥匙还 得防着仆人, 所以是奥斯 丁自己拿着. 就连英国民谣也这样 唱道: 当时钟敲响四下, 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了. 尽管英国人对茶如此 钟爱, 最有名的英式下午 茶却来自葡萄牙.

1662 年, 葡萄牙公主 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 二世.她的陪嫁物品中, 就有中国茶具和红茶.在 婚礼宴会上, 宾客们惊奇 地得知, 凯瑟琳频频举起 的高脚杯中并不是葡萄 酒, 而是一种从未听说过 的、 来自古老中国的神秘 饮料――红茶.这位酷爱 红茶的凯瑟琳, 因此多了 一个 红茶皇后 的美称. 这位 时髦饮茶IP 的大V 影响力, 在英国王室和贵 族中掀起一波茶文化 中 国风 , 堪称中国茶文化传 播大使. 之后, 又有安妮女王 提倡以茶代酒, 红茶这就 开始在英国普及, 还因此 演化出流传于欧美的 下 午茶 . (下转A11版) 时髦饮茶IP 掀起茶文化中国风茶乡采茶忙 新华社图 加葱姜蒜炖茶?那茶原 有的味道不就完全被盖住了 嘛!陆羽就极其讨厌放调料 的 煮茶法 , 他提出了新式 煎茶法 , 不加葱姜蒜, 只加 盐.这一改良不得了, 很快就 成了当时最主流的饮茶法. 长江后浪推前浪, 到了 宋朝, 喝茶的方法又升级了, 工艺繁琐的 点茶法 取代了 陆羽推崇的 煎茶法 .还记 得之前大火的 《知否知否》 吗?剧中明兰三姐妹跟随孔 嬷嬷学过点茶.首先要将茶 叶磨成粉末, 放到茶碗里, 先 加少量沸水调成糊状, 接着再 注入大量沸水, 同时用茶筅迅 速搅动茶汤, 形成粥面, 再注 入适量水, 用茶筅快速击拂, 就可以打出漂亮的汤花了. 好了, 接下来就可以像明兰小 姐姐一样优雅地品茶了. 点茶看似简单, 其实每 一步都有严格的礼法、 动作 要求, 看茶叶品质也不是重 滋味, 而是看茶沫和水纹露 出的时间, 晚者胜.高明的 点茶能手,被称为 三昧手 .北宋苏轼 《送南屏谦 师》 诗曰: 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 说的就是 这个意思. 关于喝茶的趣事, 李清 照的 《金石录后序》 中, 有她 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闲居时 的记载: ……余性偶强记, 每饭罢, 坐归来堂, 烹茶, 指 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 卷第几页第几行, 以中否分 胜负, 为饮茶先后.中即举 杯大笑, 至茶倾覆怀中, 反不 得饮而起. 李清照、 赵明诚 边饮茶, 边考记忆, 留下 饮 茶助学 的佳话, 亦为茶事添 了风韵. 是不是觉得大家都挺闲 的?这主要是受宋徽宗赵佶 影响, 皇帝爱喝茶, 举国效 仿, 全热衷于研究茶道, 玩起 斗茶来, 后来甚至玩起了类 似于咖啡的拉花, 以在茶汤 表面点出某种图案为胜, 现 代叫 茶百戏 . 直到今天, 日本的茶道 中还延续着宋朝流行的 点茶 法 .话说当年, 日本僧人最 澄跟着遣唐使来到中国, 学习 佛经后, 带回日本的不仅有他 自己手抄的 《 茶经》 , 还藏了包 茶籽, 现在日本人喝的茶就是 最澄种下的大唐茶树. 转眼到了明朝, 茶的喝 法又有了新变化. 朱元璋贫寒出身, 十分 厌恶奢靡之风, 他即位后下 诏书, 将进贡的茶叶由团饼 茶改为散茶, 民间也就删繁 就简, 繁琐的点茶法逐渐演 变成了如今这种沸水冲泡的 饮茶方式. 和咖啡一样拉花的茶饮加葱花or 盐,古代茶叶喝法奇葩汇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