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2022-11-04
金九银十期间的 玻璃心 玻璃现货价格在金九银十岁月屡攀高峰, 是需求拉动的被动增长, 还是供给影响的主动 上调.

这颗高价的 玻璃心 未来会继续坚挺,还是会随着时间 摧残 而破碎?

一、背景介绍: 玻璃行业被政府定性为五大过剩产能, 政府一直在出台政策想办法去除过剩产能. 政府

13 年出台了一系列产能置换政策, 取消格法玻璃.

16 年又出台了

34 号文件, 控制新生产能, 要求

17 年前不能上新生产线,除非在内部进行产能置换.虽然今年有新的生产线投产,但 都是以前已经批复的.下一步产能置换的新办法还将会出台,而且要求会更加严格.目前我 国的玻璃生产线大约

330 条左右,如果有

250 条是在产的话,产能会非常大.综上所述,我 们可以看出未来国家的政策依然会倾向于继续去产能. 除了去格法玻璃和环保上不达标玻璃 等低质量玻璃产能以外,还会选择利用市场机制来淘汰一些落户企业.

2011 年左右,东北地区玻璃年需求量在

9000 万重箱,2014 年后整个东北经济发展有 所减缓,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政府的停售部分土地政策目的旨在于去库存,从而导致整个东 北地区玻璃需求量极度下滑,到2017 年东北地区玻璃年需求量下滑了将近百分之 50.除此 之外,

2014、2015 年东北玻璃行业的不景气带来的是整个区域的行业洗牌,小弱的玻璃企 业随着市场的厮杀而退出舞台,整个东北玻璃产能也下降了将近百分之 50.剩下的企业在 参与历史的低价厮杀后,逐步步调一致,通过协商谈判来合理议价,并通过对外出口等方式 来消减区域内供需矛盾. 华北地区,以河北地区为案例,我们会发现.企业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基本与东北地区 一致,虽然存在气候上的区位差别,但是不影响企业的发展步伐.产能过剩的情形在通过进 出口贸易和利用天然海港海运得以缓解.整个玻璃行业的产销趋于合理.

二、调研内容: 本段通过产能, 成本, 销售与库存四大方面来简要阐述本次调研的四家玻璃企业具体情 况,并在后续会就整个玻璃行业的发展给予总结说明与分析. 本溪某玻璃有限公司 产能:目前该企业共有

4 条生产线,年产能在

2300 万重箱左右.东北整个地区年产能 大约是

5600 万重箱 (营口信义两条生产线, 年产能大约

1350 万重箱. 吉林地区年产能

1200 万重箱.其他地区大约还有

1000 万重箱产能. ) ,其占了将近百分之 40.因为东北地区整体 需求下滑,事实上东北地区有将近百分之

10 的产能是其无法消化掉的. 成本: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环保成本,鉴于本溪地区处于两级保护区,作为旅游城市,环 保的压力一般要大于其他地区企业,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光脱硫脱硝水污染防治就花费了 1.2 个亿. 环保成本直接导致了一重箱大约会提价 3-4 元.其次要说的就是原材料成本.据小 道消息,两大碱厂未来可能停产年产

300 万吨的碱,这会导致碱供应量的急剧下滑.以前碱 厂与玻璃厂是每月一定价,现在因为形势紧张已经变成了每十天一定价.除了碱价的上升, 随着冬季即将来临,煤价格也会随之上涨.鉴于

19 大即将召开,长江以北地区炸药全部严 控,作为露天开采的砂岩,石英,石灰石供给量也随之紧张,最终会导致一个有钱也买不到 货的局面.以上所说的成本就会将一重箱的价格提升 13-15 元,至少卖

70 元一重箱.明年 一月份冬储之前,价格都不会降低. 销售:由于玻璃行业的特殊性,服务辐射范围一般只能到达

500 公里以内.那么如何消 化我前面所提到的过剩产能呢?在14 -15 年行业洗牌期间,其中较大的企业就商量着停止 内斗, 想办法来消化东北区域内的过剩产能. 那么实质上最终他们选择通过南方海运以及深 加工出口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该企业原片出口占其总产能

4 分之 1,企业未来还要上新的 深加工生产线, 未来可能出口夹胶玻璃等深加工产品, 预计明年出口原片和深加工产品将占 其总产能的百分之 40.其分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稳定了东北地区的供需平衡,有利于 整个东北地区玻璃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 库存: 目前库存在

23000 包左右, 但因为出口订单较多, 一个月要下降将近一万包库存. 事实上因为板材包装受到环保限制,出口包装不够用,否则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库存数会下 降的更快.东北传统冬储在

1 月份.今年厂区库存很少,较往年下降了

4 分之 3.2014 库存 大约

40000 多包,现在一般维持在

20 天的库存.单纯讨论东北地区一年的库存变化问题其 实意义并非特别明显, 因为由于地域的特殊性, 每年

1 月份到

6 月份东北地区的房地产基本 处于停工状态, 那就意味着玻璃厂的玻璃生产出来全部进入库存, 最高库存可能达到

2 个半 月的使用量.所以还是需要与往年作比较来讨论. 本溪某玻璃深加工公司 产能:该企业主要产品有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产品辐射半径

500 公里,周围200 公里属于其最具区位优势的地区.其一年可生产

25 万箱钢化玻璃,再加大约 30-40 万箱中空玻璃. 成本: 总体上来说, 玻璃深加工企业没有较大的环保成本, 因为他没有污水排放等问题. 就该企业而言,唯一的环保成本就是做了一个

20 万的环保测评.那么对深加工企业主要面 临的成本问题就主要是上游玻璃生产企业的涨价行为. 销售:今年订单比去年还略少.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沈阳土地出售量减少了百分之 47,政府的目的在于去库存.房价虽然高涨但不是刚需带动的价格上涨.所以订单较去年还 有所下降.第二,中游深加工企业回款率差,资金紧张,这就导致了有时候有订单却不敢接 的局面.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深加工企业下游的主要面对门窗厂或者房地产商,他们一般 按行业规矩先下百分之 20-30 的定金,但是这些定金又不足以供深加工企业采购玻璃原料. 就目前玻璃生产企业来说,下游需求不断向好,一般都要求加工企业全款采购.这给中游深 加工企业的资金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紧张. 在中下游资金链中甚至出现了一些易货交易, 用胶、铝条来顶账的现象.可以看出上游价格上涨并没有给中游带来更丰厚的利润,反而是将 大部分的成本转嫁到了中游深加工企业. 库存:作为玻璃深加工企业,一般不做库存,原因需要结合深加工企业的特点来讨论, 深加工企业一般围绕建筑行业转, 房地产开发好玻璃深加工行业就好. 但是每个开发商开发 的房型不一,门窗尺寸各有区别,作为深加工企业无法做到提前制作成品变为库存.所以深 加工企业一般是接到订单后才会进行大批量集中性生产. 虽然一些大的地产商像万科等也试 着做一些模板化的建房, 以保证中游生产加工企业可以提前生产, 但是想要在未来普及还需 要一定的时间, 秦皇岛某玻璃厂 产能:该企业在产共四条线,一共是

2200 吨产能,两条

500 吨,两条

600 吨.一条

500 吨一条

600 吨生产线主要出白玻,另外一条

500 吨一条

600 吨生产线主要生产色玻.白玻 主要以

4 毫米以下为主,批量生产 1.8 毫米 1.9 毫米的白玻.主要为了避免区域内竞争,也 有利于增加海运出口的竞争力. 成本:就环保成本来说,该企业表示没有很大的压力,公司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环保标 准,四条生产线均采用天然气生产.目前唯一的成本压力也是来自上游原材料的价格高涨. 销售:无独有偶,为了缓解区域内产能过剩的压力,该企业也大幅度提升了其出口和海 运的销售比例.其生产的色玻百分之 70-80 都用于出口.白玻一般通过海运销售到华南地区 或者内销. 海运成本大约

10 块钱每重箱左右. 金九银十的期间里, 该企业对行情普遍乐观. 价格可能未来还会上调. 库存:该企业表示其库存越来越趋于合理.产销平衡,7

8 月库存下降比较快. 迁安某玻璃厂 产能:公司作为新三板上市公司,下属两家子公司,一家负责玻璃生产,另一家负责产 品深加工.企业现有

2 条700 吨浮法生产线.主要生产 4-12 毫米的玻璃.深加工方面主要 有一条 low-e 生产线,另外还有夹胶、中空、钢化玻璃生产线. 成本: 原材料方面, 纯碱价格过高造成了目前纯碱库存有所减少, 大约是 4-5 天的库存, 平常一般会有半个月左右的库存.燃料方面,厂区通有煤气管道,所以燃料成本趋于平稳. 销售:其产能的的百分之

30 都用于自身的深加工.其他有

3 分之

1 都出口到国外发展 中或欠发达国家. 库存:和其他的玻璃厂情况类似,其库存在目前不断下降,销售情况较好,目前库存大 约30 万重箱左右.

三、调研总结 宏观来看目前整个玻璃产业仍然处于产能过剩的情形, 但由于金九银十的需求拉动, 企 业没有减产的计划,大部分的窑炉都处于生产旺盛期,宁可热修也不停产是目前普遍现象. 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暴跌,企业顺势大量出口,消化内部产能.虽说目前行情较好,但是未来 部分企业复产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因为修窑炉加上加装环保设施,现金流压力太大.库存 方面,大多数企业今年的库存都保持在相对低位,一是因为最近需求量比较向好,二是出口 海运消耗掉了一部分库存.综上所述,在这黄金销售季节,库存不断减少,产量不断趋稳, 看似是一个玻璃行业的黄金时节. 但是真的会像玻璃生产企业期望的那样迎来一个玻璃行业 的春天吗?我们还需要后续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总的来说,短期内(一般在

11 月底前)还 是建议看多,长期来看针对主力合约 1801,个人建议还是逢高做空.市场炒作和泡沫的可 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四、调研分析 玻璃现货价格高涨的原因 就目前市场行情来看,玻璃的涨价并非空穴来潮,环保压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例图 一)迫使现货企业疯狂涨价以求转移成本压力.加之金九银十期间,玻璃需求向好,玻璃生 产企业顺势把价格拉升也不无道理. 通过调研, 我发现绝大多数玻璃生产企业都对未来价格 坚挺表示有信心,它们目前资金比较好,不担心现金流问题,有涨价空间,而中间贸易商的 信心也大多源于这些玻璃生产企业,所以才愿意接受高价.拿东北地区为例,在东北经济触 底的之际, 大多数玻璃企业都认为地产行业会触底反弹, 随之到来的是下一个玻璃行业的春 天. 再说中游深加工企业, 一些小散慢的企业终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机制和政府的严格管控下 逐步被市场淘汰.经过一轮行业洗牌后,活下来的大的深加工企业订单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其资金回笼问题和垫资生产问题也将得到缓解,未来深加工企业的春天也将不期而遇. 图一:中国玻璃市场信心指数和中国玻璃综合指数 环保政策对整个玻璃现货企业的影响 环保压力对整个玻璃中游企业来说, 其实并非我想象的那么高, 唯一的影响可能就是企 业需要加装一些环保装置和做一些环保测评. 就沙河地区来举例, 每一家企业都需要做一个 八万元的环保测评,无论企业是否有污染.还有一个小影响,就是玻璃企业的社会融资行为 可能会受到一定政策性的阻碍. 但是这并不会对整个玻璃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环保压力其 实更多是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企业,拿纯碱为例,华北地区重质纯碱在半年之内从

1800 元暴 涨至

2400 元.环保督查对纯碱供不应求价格高涨的现象不无关系. 图二:国内五区域重质纯碱的价格变化 玻璃现货价格的展望 对于未来玻璃的价格,各方其实持不同看法.作为玻璃生产企业,其中多数看多现货价 格.有两个原因,第一,当前处于建材销售黄金时间,下游端需求向好,上游纯碱价格居高 不下,未来现货价格可能进一步增加.今年

8 月15 日在淄博举办的华东华北玻璃协调会议 上,会议有目的的号召企业进行分次涨价以应对未来的环保旺季和冬季限产.第二,虽然在 明年

1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