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22-11-01
记者在中国对外经济的窗口、全国最大小商品城所在地浙 江义乌采访看到,经过三年多国际贸易综合试点改革,市场活 力被激发,外贸出口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争先来到 这里创业.

E-mail:zhangyunchu@pdtimes.com.cn 责任编辑 /张匀初 美编 / 黄辰毅 2014.7.23 WORLD 天下 A6 7月10日, 在南非东开普省曼德拉湾市, 工人在中国一汽南非工厂生产线上工作.当日,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 (一汽) 在南非东开普省 曼德拉湾市举行南非库哈工厂落成及首辆机车下线仪式. 新华社/发 曾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廉价的 中国制造 , 如今正改头换面, 以 技术集 成 新形象亮相世界.今年以来, 中国高 层领导出访各国时都极力宣传具有高技 术含量的新型 中国制造 .国家主席习 近平

3 月份访欧期间, 力推中国核电、 高铁、 高技术等项目 走出去 .李克强总理 6月份的欧洲之行不仅像以前一样继续推 广中国的高铁和核电, 还助推双方在港口 合作上取得突破. 从劳动密集到技术集成 长期以来, 国际市场上耳熟能详的 中国制造 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 鞋袜、 衣帽、 玩具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 近年来, 中国经济逐渐发展壮大, 高技术 含量的 中国制造 随之异军突起. 专家指出, 我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 可能长期维持, 只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从劳动力优势转变为劳动力+技术优势, 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 实现技术 跨越式发展, 才能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产品的技术水平虽然整体上落 后于欧美, 但局部上却不落后, 甚至处于 领先地位.比如家电、 高铁和光伏产业 等, 光伏产业掌握的知识产权是世界上最 多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记者说, 中国制造 的技术集成优势表现在有规 模经济, 有长期的技术积累, 有庞大的国 内市场, 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集 聚优势.虽然技术比不上发达国家, 劳动 力成本比不上东南亚国家, 但中国具有技 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加后的总体优势. 对于中国高铁的优势, 世界银行的报 告称, 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大约为其他国 家的2/3, 而票价仅为其他国家的1/4到1/ 5.业内人士介绍, 中国高铁技术水平已经 相当好, 管理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国际 上对中国高铁也有需求. 中国制造 市场需求大 越来越多的技术集成型 中国制造 在市场上很有吸引力, 受到发达国家、 新 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欢迎.有关报告 分析, 经过多年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中 国制造的能力和生产质量已具有很大优 势, 在一些高度精密的零部件制造方面已 达到很高水平.汽车、 船舶等技术含量和 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力 量就是明证. 据报道, 英国首相卡梅伦去年访华在 会晤李克强和上海演讲时两次表示 欢迎 中国企业在英国的高铁项目投资 , 并期 待乘坐中国高铁. 今年

3 月,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 事长贺禹与法国电力公司总裁普格里奥 在巴黎签署了关于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工 业合作协议和关于核能领域研发、 设计、 采购及运维合作协议.此举开启了中法 核电合作新模式, 是首次在第三国共同开 发核电项目. 非洲和拉美国家对中国的技术、 资金 和产品有更强烈的需求.白明说, 非洲经 济发展比较稳, 拉美国家经济前一段滑坡 后, 现在也基本稳定, 这些国家基础设施 落后, 需要中国的技术、 资金和设备.据悉, 中国北车已经组建了南非公司, 并计 划在南非德班建设生产基地, 为拓展南非 铁路装备市场和经营提供条件. 装备技术出海促进双赢 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更多地借助参与 国际分工获得自己的发展机会, 如今, 中 国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都今非昔比, 装备 和技术出海对中国和世界各国而言, 都是 一件互利互惠双赢的好事.白明指出, 中 国的装备和技术出口他国, 有助当地经济 的发展.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 在金融危机后出现断点, 这使中国有机会 获得相对公平的起跑点.现在, 中国也在 为世界各国创造机会. 据了解, 非洲、 拉美等地对中国轻工 产品和机电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的 设备和技术普遍适应它们的经济结构和 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 中国 投资更适合当地情况. 而中国将装备、 技术、 投资输出去同 时, 也有利于国内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 整, 加快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中信证券首 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 由于我国钢铁、 水泥、 电解铝、 船舶等行业在全球具有一 定技术、 装备、 规模优势, 可以积极推动优 势企业进行海外转移.从发达国家经验 和我国产业实际情况看, 传统过剩行业中 的纺织、 鞋帽以及风电设备、 多晶硅、 光伏 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业, 都具有较强的海 外转移可能性.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为我国首批国际陆港城市, 义 乌正加快发展国际内陆港功能, 着力 构建陆路、 铁路、 海运、 航空立体物流 体系, 致力实现与沿海港口、 沿边口岸 的 无缝对接 , 进一步完善市场物流 支撑体系. 改革红利释放 义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商贸 城, 占地达

470 万平方米, 有7万个经营 主体、 20多万的经商户.市场内人头攒 动, 交易活跃, 很多外商操着熟练的汉语 砍价. 在义乌市中心稠州北路上开着一家 名为 花 的阿拉伯餐厅, 由于有国家领 导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上的致 辞中提及, 店主、 约旦商人穆罕奈德成为 焦点人物. 我在义乌10多年, 除了餐厅 还有一家贸易公司, 事业家庭都在这 里.义乌人勤劳不排外, 在义乌只要肯 干都会有机会. 穆罕奈德讲述着自己的 中国梦 . 义乌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突 破口, 瞄准 世界购物天堂 的目标, 探索 完善 市场采购 贸易方式, 在贸易主体 准入、 市场监管、 检验检疫、 通关查验和 外汇管理等领域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 初步建立接轨世界的贸易便利化体制和 机制, 义乌小商品出口变得更加顺畅. 在2012年、 2013年义乌出口回归性 高位增长的基础上, 今年上半年, 义乌市 出口额652.5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5%, 进口 14.6 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 39.4%, 远高于浙江省上半年进出口增 速. 海陆空新出发

7 月1日, 一辆满载着小商品、 机 电产品的

81018 号 义新欧 铁路国际 联运班列开出了义乌, 这是 义新欧 正式纳入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中欧班列 序列的首趟发车, 今后班次固定为每 周一次.10 天左右, 这些物美价廉的 商品就会摆上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 斯坦和俄罗斯等国的货架, 比以前节 省了 3-4 天. 从每星期处理四五个货柜发展到 现在的每星期处理几十个货柜. 义乌天 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告诉记 者, 义新欧 纳入序列也意味着义乌出 口中亚五国的货运量稳定. 义乌货在中亚非常有名, 但是以前 义乌发货要通过宁波、 上海港走海运再 到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转运, 现在通 过铁路, 不仅时间节省, 运输成本也减少 了三分之一. 义乌海关副关长邵洪斌 说, 义新欧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