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22-10-30
邵伯年货上市 王广权 文/图 那天下午,我去邵伯南渡 村取景,在昭关闸渠第四座桥 的南边,发现整整齐齐晒了

2 0 0多只咸鹅, 鹅身金黄, 香味 扑鼻,我从不同角度拍了几张 图片.

咸鹅主人姓仇,从事熟食 生意, 一年到头忙, 不仅南渡村 的居民买他的老鹅香肠,崔桥 和许庄的人也买他的熟食, 邵 伯街也有不少人到他家来解 馋.我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熟食干净,烂熟恰到 好处.我看到的这2

0 0多只老 鹅已晾晒近一周,浑身找不到 一根毛,用鼻子闻闻,香气浓 郁. 别人说,他家的鹅全是活 杀腌制的, 没一只速冻的. 时下无论街上人还是乡下 人,年蒸都依赖外面的专业加 工, 腌咸货也不想动手了.所以 别看仇老板这儿有2

0 0多只咸 鹅, 用不了几天就被人买光了. 仇老板说, 酒香不怕巷子 深,我的货在邵伯也小有名 气. 从南渡村回来, 又跑到龙 虾一条街,发现翠竹楼晒了些 鸡、 鸭、 、 猪头等.猪头十分逗 人.在老街, 又发现几串香肠, 同时又在一家咸货加工店发现 有鹅鸭肉等, 看着都馋.看来, 邵伯人在吃的问题上很是讲究 呀. 编辑:陈爱东 设计:常虹 校对:王杰2015 年12 月19 日/ 星期六 夕阳红 B4 母亲的生日 俞永军 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们在大酒店 给母亲过生日, 晚辈们纷纷端起酒杯 向母亲祝福.母亲摆摆手, 笑脸盈盈, 灿若寒梅秋菊, 嘴里念叨, 多吃点, 多 吃点.谁知敬酒的后生刚一转身离 开, 母亲就不停撩起衣角轻轻擦去眼 边的泪花. 我们一直想给母亲过一次像模像 样的生日, 但总被无情地拒绝, 无论我 们怎么劝说.母亲的理由很简单, 花那 么多钱, 上一次饭店, 有什么意思. 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坐下来商 量,七十岁一定得让母亲风光一次. 母亲依旧那副口吻, 毫无讨价还价的 余地.电话里, 大姐一再追问, 什么时 候过去.母亲拿着话筒, 死死盯住我, 就像我小时候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 紧紧盯住她一般. 印象中, 母亲的生日是一九四五 年四月一日, 因为我曾看见母亲的身 份证.然而母亲告诉我, 这是错的, 她 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哪一年出生, 只说 自己属狗,狗儿狗儿一直喊到现在, 也不知道哪一天出生, 只说清明过后 不久. 母亲的身世犹如一个谜团, 在她 很小很小的时候, 我的外公、 外婆、 舅舅、 姨娘就先后离开人间.听母亲说, 她很小就承担队里的放牛任务, 很小 就自给自足自力更生. 我对母亲持有偏见, 总觉得她过 于强势, 过于执拗, 害得父亲吃了不 少苦头.尽管现在母亲有点怕我, 就 像我小时候有点怕她一样, 但心中的 芥蒂始终无法消除. 父亲患有慢性气管炎, 不到五十 就不能下地干农活.他从早到晚拣菜 做饭, 收碗涮盆, 洗衣喂猪.割稻时 节, 母亲披星戴月, 风餐露宿;

父亲就 悄无声息地磨好镰刀, 备好干粮.尽 管如此, 母亲还是牢骚不断.父亲就 低头不语, 打水, 盛饭, 扫地, 像一个 犯了错误的孩子. 父亲一直离不开荤腥, 哪怕吃不 到肉, 喝点荤汤也好.所以, 我总是照 应庄上卖肉的,隔三差五送点肉, 我 到时去结账.哪知母亲毫不领情, 别 人前脚送上门,她就后脚甩到肉摊 上.我问她, 她说卖肉的人心坏, 全是 送的大老肥.父亲眼巴巴地望着这一 切, 多像我小时候看到搁在手里的大 白兔糖, 一下子被母亲夺走, 说吃了 会蛀牙, 结果溢到嘴边的口水又被硬 生生吞了下去. 暑期回到老家, 母亲把存折里的 五千多块钱全部取出来交到我手里, 我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一次又一次 送走别人送上门的猪肉.母亲不是不 想让父亲吃好点, 喝好点, 而是省吃 俭用, 攒钱给她的儿子结婚, 买房.母 亲一天天老去,我也一天天长大, 不 知不觉, 我已至不惑之年, 过了许多 生日, 才发现母亲的生日竟然一片空 白, 她没有吹过蜡烛, 没有吃过蛋糕, 没有收到过祝福. 虽然母亲现在极少给我过生日, 但小时候非常慎重.这一天, 她早早 就爬起来, 煮两个鸡蛋、 下一碗挂面、 做一盘红烧肉.上中学, 我在母亲身 边的时间越来越少, 但母亲从来就没 有忘记我的生日, 她总会通过邮局多 寄点钱, 嘱咐我买点好吃的. 七十大寿, 母亲坐在上席, 头上 戴着生日冠.我们倒满酒, 依次走到 母亲跟前, 深深地道一声: 生日快乐! 母亲很高兴, 始终笑呵呵的, 多像我 小时候, 收到父亲准备的礼物, 吃到 母亲制作的美味, 甜蜜, 幸福, 温暖. 老早个冬天 张粉英 老早个冬天, 很忙. 要忙着腌咸菜. 小雪过后, 腌咸菜 是乡村重头戏, 热热闹闹, 大张旗鼓, 家庭全民总动员.选一个艳阳天, 妈妈 早上去田间铲大菜, 小心翼翼搬回家, 削干净根部, 收拾掉老叶子.长长的大 菜排在院子里, 白白胖胖的菜梗, 乖兔 子似的趴着.院子里一个大木盆里, 放 满水, 爸爸挑回来的.大菜要洗干净, 倒挂在院子里, 一排又一排, 迎接着满 院阳光, 欢欢喜喜晒下来. 爸爸要腾出水缸.缸底刷干净, 揩干净, 空放着吹干.爸爸还要找个 大石头, 也洗干净晒干净.小孩子要 去买大籽盐, 三斤五斤的买.大籽盐 小镇商店里用大盆临时盛着, 就这个 季节才有.太阳西斜, 大菜晒得蔫了, 石头干了, 水缸摸上去一点水迹也没 有.一家大小齐上阵, 开始流水作业: 爸爸搬菜,一棵一棵按在水缸里;

妈 妈撒上盐, 一层又一层;

小孩子上去 踩, 在水缸里越长越高.直到最后一 把菜上去,爸爸才把孩子一把抱下 来.爸爸搬起大石头, 轻轻压到菜上 去.一个晚上, 石头一下子掉到缸沿 下了, 家里有了淡淡的腌菜香.再一 天, 石头淹没在水里了, 这咸菜就倒 腾到小一点的缸里去, 大水缸又恢复 往日的功能.咸菜缸放在厨房角落 里, 盖上盖子.前后一周, 这一年的腌 菜任务顺利完成.满缸咸菜的农家是 富足的, 过年的时候, 还不忘在咸菜 缸上贴上一张大红的福字. 要忙着弹棉花.扬州人把弹棉花 说成 蓬棉花 , 这词语透着温暖、 柔软.蓬棉花有专职师傅, 预先约好了 时间来家.一定要阳光满满的天, 院 子里搁上门板, 铺上席子, 是一张临 时的大床.师傅肩上一把弓, 左手把 弓, 右手拿锤, 蹦擦擦蹦擦擦, 上上又 下下, 给寂静的冬日乡村带来美妙而 单调的音乐.弹成大棉被, 迎接即将 到来的寒冬;

弹成女儿的嫁妆, 捆起 来高高挂到房梁上.小孩子偷偷摘一 团棉花, 塞在棉鞋里, 希望这一个冬 天脚上不害冻疮. 要忙着铺稻草.稻场早就准备下 整齐干净的稻草,找一个大太阳的 天, 晒得稻草脆脆的, 白干白干.整整 齐齐码到床板上, 厚厚的一层.乡下 稻草有的是, 富豪似的不在乎, 把床 堆得高高的.最后蒙上一层旧布, 放 上床单和被子.到晚上, 孩子们争着 上床蹦, 然后香香软软地睡去. 要忙着炸炒米.空气里有爆米花 的香味.炸炒米的师傅冬天才来, 不 声不响的, 找一个村中要道, 避风向 阳处, 支起炉子, 用 嘭 的一声作为 广告.就这一声, 全庄人都知道了.小 孩子尤其来劲,跟家里要了一罐玉 米, 或蚕豆、 豌豆、 大米、 山芋干, 小钵 子、 茶缸子、 大碗盛着, 将师傅围了一 圈.看着火红旺旺地照着他的脸, 欣 赏他一只手前后推拉风箱一只手左 右摇转炒米机的绝活.孩子们把他看 做神人.神人一声喊: 炸啦! 孩子们 哗一下散开,躲得远远地捂起耳朵. 一声炮响后, 孩子们又聚拢来: 地上 有爆炸后散落的爆玉米花, 空气里有 温香的气味.老早个冬天, 很温暖, 在 忙忙碌碌里. 我炒十香菜 张鸿 到了女儿家,做饭是一天最重 要的事了, 当然主要是老太婆的事. 这几天胡萝卜烧羊肉、 红烧白鱼、 芹 菜炒百页、毛豆冬笋炒雪里蕻都吃 过了,当然每天一碗扬州青是少不 了的.南瓜饼也做了两次, 问女儿还 想吃什么,她说: 想吃老爸做的十 香菜了. 十香菜是我们老扬州的专利, 她妈是湘妹子, 此菜年年是我做, 从 不让她沾手.我做此菜不惜血本, 高 档原料香菇木耳金针菜放得多, 用 本地乡村小榨的菜籽油, 放得也多. 早上专门到菜场采购了胡萝卜、 如 意菜(黄豆芽)、 瓜姜、 毛豆、 百页、 青蒜, 冬笋也买了一个, 老太婆要炒雪 里蕻不让我用,加上家中带来的两 棵咸菜、 泡发了的干货, 一共凑足了 十样. 回家后挑、 洗、 切、 刨, 然后上锅 炒, 因原料多了只好分两锅, 只放了 少许盐, 用的老抽又加味精, 足足忙 了一个多小时,老扬州看看,怎么 样?也许还不够正宗(没放春节时必 放的吉祥菜安豆苗与水芹菜), 但下 班回来女儿一定会说: 真好吃! 老家门前 路灯亮 陈秀珍 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人, 做 梦也没有想到, 如今是电灯电话楼 上楼下,就连乡村道路都是水泥 路, 晚上路灯亮烁烁. 从镇上街道一直到家里大门 口都有路灯, 真心不错, 政府部门 给老百姓办了件深得人心的实事, 晚上出行再也不怕黑灯瞎火了.乖乖, 我在街上上班一辈子, 下了夜 班, 摸黑朝家赶, 现在老了, 走不动 了, 活到临了, 还能看见农村装路 灯, 感谢政府, 感谢共产党. 老爸 爸激动地如是说. 我给妈妈打电话, 她欣喜地告 诉我说: 乖乖,大门口的路灯亮 了, 我昨晚上试过了, 路灯亮的时 候, 我们家走廊灯不要开了, 把咱 家堂屋照得亮堂堂的 ,晚上下来 '

方便'

, 都不用开灯了, 以后 '

老了 归天'

, 做鬼不愁找不到家了. 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 夜晚一 直是摸黑出门,冬天天气黑得早, 严重影响接送霞子的出行和安全, 尤其是雨雪天, 夜晚出行问题更是 让人头疼,因为行动不便摔伤、 碰 伤之事时有发生.几年前的早上, 我家侄女婿就在这条路上, 骑摩托 车摔成重伤, 差点成了植物人. 让家门口有路灯, 一直是农村 人的迫切愿望,看着这柔和的灯 光, 老百姓把它视为政府为民办实 事的 民心灯 , 因为它不仅照亮了 群众出行的路,也照亮了群众的 心. 庄上空巢留守的妇女儿童由 衷地感谢这一民心工程. 妻子讲故事 郭跃选 妻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 识不了几个字. 可不知怎的, 话到她嘴里就趣味横生.她不但说话俏 皮, 还会说许多故事, 常让我这当 先生 的听得津津 有味. 一天, 邻居送来一碗元宵, 妻子接过来递给我: 你吃吧, 暖暖身子. 我哪能独吞, 又推让给她. 妻子 笑着说: 我配了你这个丈夫算走运, 你不自私. 她 接着就讲了一则故事: 有这两口儿, 分食邻居送来的 七只饺子.男的对妻子说: 我吃四只饺子,你吃三 只. 妻子问他为什么要多吃, 男的说: 男女嘛, 男在 女的前面, 我该多吃. 女的说: 按阴阳呢? 我应吃四 只饺子. 男的说: 夫妻, 丈夫在妻子的前面. 女的 说: 内外, 内是女人. 男的争辩: 公母. 女的不甘 示弱: 雌雄. 隔壁李大娘听见了, 跑上门劝道: 男 女二人都平等, 为吃饺子何必争, 日间同吃一锅饭, 夜晚同合一个枕. 夫妻俩听李大娘一说, 不再争食 饺子了.我一听, 拍案叫绝. 我的妻子经常给大男大女搭桥牵线.有个姑娘 求她做红娘, 妻子对她言明在先: 你要听我的话, 不 能学麻鸭呀. 她说, 鹭鸶请鹌鹑给自己做媒. 相亲那 天, 鹭鸶照鹌鹑的主意办, 让半截腿站在水田里.对 方是只野鸭, 见到鹭鸶就说: 远望你像个鹅, 近看有 点驼, 倒有半截下土, 还寻什么老婆. 鹭鸶听了, 恼 羞成怒地报复野鸭说: 你呢?嘴像个篾片, 脚像个蒲 扇, 瞧不起你这麻丫头, 还来细看细看! 鹌鹑见它们 唇枪舌剑, 互相看不起, 便在一旁叫着: 弄咚, 弄咚, 两下不成功! 我在旁听了这故事, 笑得差点脱落下 巴. 我羡慕地说: 老爱, 你到成了故事篓子了! 妻 子笑着: 谈不上故事篓子,不过我讲这些古话让你 开心就是了. 幸好我的笔头勤, 几年来, 记下了一百多则民间 故事, 几百条有地方特色的谚语.于是, 妻子说的故 事变成了铅字, 变成了人们捧在手中的画. 夕阳正红 心香一瓣 健康厨房 往事悠悠 银色浪花 昨天,邗江区槐泗乡的扬剧票友与城区扬剧老 票友,在南门遗址广场举行交流演出会,吸引了众 多戏迷观看. 朱忠楼 惠宇 摄 幸福美满 丰乐社区 蒋玲玲(女62 岁) 猪头 咸鱼 咸鹅 岁月如歌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