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9-10-21
温良贤历史档案 1938年8月, 奔赴延安, 先后入陕北公学、 青年干部学校学习, 后曾任关中炼铁厂厂长.

1945年4月, 随部队离开延安奔赴前线, 后进入东北, 先后任冀察热辽军区军工部秘书 长、 东北军区军械部秘书主任.

1948 年12 月, 调任鞍钢制铁部副主任, 翌年6月兼任炼铁厂厂长.

1952 年3月, 出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参 赞处冶金组组长;

1954 年11 月出任鞍钢副经 理;

1957年6月, 调任 鞍建 公司副经理. 雄关 末2019 年4月4日星期四 责编/刘丽娜 新闻热线/18809471111 A15 记忆 雄关周末 忆建厂往事 忆建厂往事 品钢铁人生 品钢铁人生

1949 年9月21 日, 毕业于西北工学院冶金系的 周传典 (后曾任冶金部副部长) , 从安徽阜阳赶来鞍 钢报到.在炼铁厂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 一张小 办公桌的后边, 坐着一位年龄其实不过40岁的人, 面 容消瘦, 后背微驼.这天, 天气很热, 他还穿着一身 褪了色的粗黄布军装, 前来报到的周传典向他递上 了介绍信. 我是温良贤. 他站了起来, 热情地与周传典握 手, 又让到对面的凳子上坐下, 说: 人事处已经来过电 话, 现在人手很缺, 非常欢迎你到我们这里来工作. 噢, 真的看不出来, 他就是温厂长. 坐下来的周 传典心里在嘀咕, 开始还以为他是铁厂的办事员呢! 一个星期前, 鞍钢制铁部第二副主任温良贤接替 制铁部第一副主任文进, 出任炼铁厂兼选矿厂厂长. 虽然来厂里不久, 人们对这位性格随和、 平易近人的 厂长, 没有丝毫的距离感, 都习惯地称他 老温头 . 两个人初次见面, 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温厂 长不厌其烦地介绍起铁厂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他的 话, 也把周传典的眼球吸引到窗外.透过办公室的玻 璃窗, 可以看到南边大半个铁厂, 一片破败不堪的景 象;

北边一排高炉上, 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修复. 我在大学只学过一般冶金知识, 对炼铁技术虽 然学了一点, 但所知甚少, 今天才第一次看到高炉 呢. 周传典坦诚地说. 那不怕!只要肯钻研就行, 这里已来了一些工 程师和技术员, 跟你一样都得从头学, 他们最多也只 在关内的小高炉上工作过…… 温厂长鼓励道. 温良贤厂长是一位非常重视和善于使用青年 知识分子的领导干部. 在此后的3年时间, 从见习技 术员、 工长、 值班长、 工务科长到副厂长, 周传典接连 换了5 个岗位, 都在 老温头 手下工作, 感慨道: 他 身上有很多老八路的优良传统, 很受技术人员和工 人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铁厂刚恢复生产还不到半年, 在 老温头 的倡 议下, 厂里就办起了技术刊物.周传典说, 这个刊物 可能是咱们冶金系统的第一个专业性刊物 .这本 《炼铁资料》 越办越火, 当时全国仅有的几家炼铁厂 纷纷来信索取.到1950 年底, 东北工业部把这些资 料编辑出版了一本书.这本名为 《炼铁资料汇编》 的书, 也是我国冶金界出版的第一部专业论文集.铁 厂每星期还召开一次技术座谈会, 老温头 提倡技 术民主, 主张大家思想活跃起来, 畅所欲言, 并鼓励 大家把自己的见解写成材料送给他看, 好的就印出 来给大家看.曾当过鞍钢炼铁厂代厂长、 公司副总 工程师的成兰伯回忆说: 这种学术民主和优良学 风, 成为了推动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的一股巨大 力量. 周传典、 庄镇恶、 刘秉德、 赵永达、 李马可、 李国 安、 金心、 李寿彤、 张寿荣、 汤乃武、 杨来鹏、 孟庆辉、 谢祚昌、 奚兆元、 徐矩良、 吴元愉、 王喜庆、 曾新荣、 汤 世模、 陈华穗、 叶绪恕、 王正山、 付式……还有后来仍 留在鞍钢的成兰伯、 刘真、 潘作桓……在恢复时期的 鞍钢炼铁厂, 有这样一批生龙活虎的技术骨干, 他们 也成为了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炼铁界知名专 家.再后来, 周传典曾经屈指一算, 冶金工业部钢铁 司、 科技司主管炼铁生产技术的, 两个钢铁研究院主 管炼铁技术的, 全国十大钢铁公司中的6家大钢厂主 管炼铁的和炼铁厂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都是鞍钢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培养出来的.应该说, 具有远见卓 识、 求才若渴的 老温头 功不可没.

1949 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 刘少奇秘密访问苏 联归来, 带回了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 向警予夫 妇之子蔡博.毕业于莫斯科钢铁学院冶炼专业、 获 炼铁冶金工程师称号的蔡博, 回国后主动申请到鞍 钢工作, 先后任公司生产处、 技术处副处长, 从1951 年1月起任炼铁厂副厂长.蔡博年轻有为、 精明强 干, 老温头 甚是喜爱, 终于 发现了有比他更为适 合担此重任的人才 .而蔡博的个性也很强, 尤其 表现在为人处世上简单而直率, 甚至往往不考虑场 合、 不区分对象、 不顾及情面.有一天, 老温头 拿 着一张表走到蔡博的办公桌前, 商量一件关于劳动 工资的事情, 蔡博毫不客气地说了几句反对的话, 弄得 老温头 下不来台.当时, 周传典等也在场, 有人私下议论说: 蔡博怎么这样不客气, 苏联能都 是这样做法吗? 然而, 老温头 却不以为意, 在与即将接任副厂 长的周传典谈话时说: ……你能做好工作, 我不担 心.我担心的是你们两位厂长能不能搞 好团结, 相同动作. 说到此, 周传典忽然 记起了前不久看到的那个场景, 老温 头 接着说道: 蔡博的个性很强, 和我已 经顶撞过几次.干工作争论总是会有 的, 但同志之间要互相谅解, 要服从真 理, 不要感情用事, 更不要闹僵了! 自1951年冬, 温良贤便开始主动让 位, 前往太原、 石景山和本溪的铁厂考 察.路过沈阳时, 他又向东北工业部谈 了自己的想法, 建议由蔡博接替厂长, 说: 这位同志留学苏联, 学习很好, 又 在苏联工厂实习过.到炼铁厂几个月, 显出他的组织领导能力很强, 年轻肯 干, 我相信他会比我干得更好. 正当有为之年, 却急流勇退, 把一 副占全国 2/3 生铁产量的铁厂厂长重任, 悄无声息 地交给了只有二十几岁的蔡博.当年, 老温头 的 壮举, 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他在任的

3 年, 使鞍钢的炼铁生产起了巨大的变化, 原有的

9 座 破败不堪的高炉已经恢复了

3 座, 另外

6 座大型高 炉的改建工程刚刚开始.生产建设一片繁忙, 也正 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 温良贤是江西萍乡人,

1917 年2月生, 两三岁时 父亲病故, 撇下了母亲和他与妹妹.自小, 他在开熔 铁炉的四祖父家长大;

14岁时中学没有毕业, 跟着四 祖父学徒, 其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 年8月, 经 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介绍, 他去了延安, 同年12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 入陕北公学学习, 与刘雁林、 易晓光 等同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