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霜天盈月祭 2019-08-11
副刊 副刊

2018 年1月29 日 星期一

24 24 本社社址: 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

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

电话: (010)

65368901、

65368903 广告部

电话: (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元 零售每份 1.80 元 广告许可证: 京工商广字第

003 号 昨日本报(北京)开印:

3 时20 分 印完:

5 时40 分 汽车行驶在喀什通往麦盖提的高速 公路上, 路面冰雪融化, 有些湿滑, 车子 跑不起来.随着暮色渐渐弥散, 村庄和 田野变得迷离,我心里亦陡生一丝焦急.昨天已经约好了, 今天中午就可以 住进吐尔逊大哥的家里, 谁料想, 昨夜一 场大雪, 飞机延误了近七个小时.看眼 前这景况, 估计到了麦盖提, 怕是要二更 天了. 吐尔逊大哥是一个朴实厚道的维吾尔族农民,家住麦盖提县巴扎结米乡恰木古鲁克村第七村民小组.去年五月初,我到麦盖提看望文联 访惠聚 驻村工作队,跟他认亲成了民族团结结对亲戚.他长我十一岁,我认他做了大哥.半年多来,我到他家里去过四次,上个月还请他到乌鲁木齐玩了两天.这次来,我要在他家里住一周,与他一起生活和劳动,更多些交流,以增亲情.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访亲之行,我心底荡漾着别一种滋味的暖意.汽车驶过岳普湖出口.手机铃响, 急急地打开, 屏幕上是吐尔逊大哥的名 字.他用很蹩脚的汉语问我: 今天你来 不来嘛 接着是一长串我听不懂的维吾 尔语.我感觉他话里像是带了埋怨, 赶 紧答道, 来, 来, 来 .把电话交给同车 的维吾尔族同事, 告诉他不要着急, 我正 在赶路, 晚些时间就到了.同事说了, 又 听了好一会儿, 又说了, 又听了.挂了电 话, 同事告诉我, 老人今天一早到现在一 直在等我, 昨天还去了村委会, 看到乘大 巴车到达的单位同事都被乡亲们接去了 家里, 他一着急, 又去找工作队问我什么 时候到. 我一时默然, 不知该怎样面对这样 的冀盼.车外一片朦胧, 暮光已被夜色 遮蔽, 所有的景致都被黑夜融化, 思绪便 专注于车前灯两束耀眼的白光, 任这光 化作一根满是牵挂的纤绳, 一点点拉近 吐尔逊大哥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院落. 自从结了这门亲戚,一来二往,不知不觉竟对麦盖提多了一份念想.在新疆生活工作五十多年了, 从来没有到 过麦盖提, 也从未想过会跟这地方有某 种际会.有时会觉得这人世间的因缘, 总是时代风云里某种不得不如此的定数.新疆是祖国西部一片辽阔的疆域, 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情无穷无尽, 风 雨如磐, 岁月峥嵘, 新疆人民心心念念的 就是团结稳定、 安宁祥和.这让我与吐 尔逊大哥的结亲, 让全疆百多万干部与 各族群众的结亲, 陡增了大时代里激荡 着使命召唤的崇高.吐尔逊大哥, 这个 六十七岁的维吾尔老人, 成了我走进南 疆、 认识麦盖提的机缘, 亦使我有了一条 情感路径, 引我去亲近风情迥异的维吾 尔社会, 在相互交往交流中逐渐融化横 亘在我与他之间的隔膜.我意识到, 自 己是放不下麦盖提了, 在那片叶尔羌河 经年滋润的沙漠绿洲, 生活着我的一位 亲戚,他是我的大哥,他的名字叫吐尔逊・塔外库力. 晚上九点多到的麦盖提县城.想到 吐尔逊大哥还在等我, 便让汽车绕过城 里熠熠闪烁的灯火, 径直去往村里.到 了大哥家门口, 院门开着, 院子亮着一盏 灯, 平日里休息的木板床上, 铺着一条红 底绿花的毯子, 门边一辆电动摩托车正 充着电, 灯光映着院里未及清扫的雪, 满 地晶莹.这是他入秋时刚搬进来的安居 房, 新屋旧家, 静谧祥和.屋门开了, 头 戴刀郎尖顶皮帽的吐尔逊大哥在门里现 了身, 看见院子里的我, 一抬脚跨出门, 鞋子也顾不得穿, 几步就走到我面前, 一 把抱住了我.他那副敦厚壮实的身板, 携着火炉烘烤的温暖, 立时包裹了我的 身躯.我们相拥在一起, 没有说话, 周身 都是浓浓的亲情. 进到屋里.屋子是新疆农村惯常的那种一明两暗的形制, 当门的屋里架 着火炉,炉火燃得正旺,炉子上水壶里的水 滋滋 响着, 火炉旁一只废油漆桶 里盛满了煤.左手边的屋里, 木板搭起 的炕上摆了小炕桌,桌上几盘水果,还有几只茶碗和馕, 俨然待客的摆设.吐 尔逊大哥招呼我和同事上了炕, 盘腿围 坐桌旁,喝茶,吃水果,蘸了茶水吃馕.我们边吃边聊,暖意融融,不经意间已是深夜. 吐尔逊大哥安顿我睡在中间屋里火炉边的小床上.睡到半夜, 听到一阵 OO@@的声音, 我一下醒了.屋门亮 窗映入些微院里的灯光,朦朦胧胧的,我看见火炉前弓着背的大哥.他小心掀开炉盖,用火钩轻轻捅掉炉灰,拿火钳夹了桶里的煤添进炉膛,盖上盖子,轻手轻脚回了里屋, 隐约有一两声沉缓 的喘息.加了煤的炉子很快烧得呼呼响,炉盖上的小孔透出一缕火光,在屋顶照成一个红亮亮的圆.我全无睡意, 看着屋顶那团亮光, 不禁想起早年的冬 天里,父亲半夜起来添煤加火,也是这样深躬着身子,也是这样炉火映红了脸, 也是这样低低的喘息声.一样的情 景, 一样的亲情…… 第二天是星期天, 适逢麦盖提县城 巴扎日(相 当于内地的赶集日) . 巴扎是南疆绿洲经济的特殊产物, 是维吾尔 传统文化的活态博物馆.麦盖提大巴扎远近闻名, 在这里十里八乡的维吾尔 族群众看来,它就像一个喜庆的节日.清早起来, 联系文联一起住家访亲的同 事, 相约搞一个 我陪亲戚逛巴扎 的活 动.把这消息告诉了吐尔逊大哥, 他立 时一脸喜色, 说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赶 巴扎了. 正午时分, 我们出了门.一场大雪 后的麦盖提, 阳光明媚, 旷野安静, 天地 透澈.一路上, 赶巴扎的乡亲络绎不绝, 不时碰到跟亲戚一起赶巴扎的同事, 有 和我们一样步行的, 有赶着毛驴车的, 有 骑着电动摩托车的, 还有开着电动三轮 车的, 携家带口, 喜气洋洋. 进了巴扎, 我感觉一下掉到了人海 里, 人头攒动,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我 们随着人流到了一溜小吃摊前, 烟雾腾 腾里,各种各样的吃食,高声吆喝的叫卖.我问吐尔逊大哥, 谁家的烤肉好, 哪 家的烤包子香, 谁家的拌面做得好…… 大哥指指这家, 点点那家, 我们就挨家吃 过去, 胃口从没有这样好过. 吃饱了, 进到商品销售区, 除了蔬菜 瓜果、服装鞋帽和生活日用品,各种农具、 皮具、 铁器也是琳琅满目, 还有很多 叫不出名字、 不明白用途的东西, 都是一 些乡间匠人做出来的稀罕物.真如维吾 尔民间流传的, 巴扎上除了父母之外什 么都可以找见 . 逛了大半天, 给吐尔逊大哥买了一 双皮鞋, 给他老伴买了头巾, 还买了两样 家里用的小物件, 相跟着出了巴扎.一 道过来, 跟同事和他们的亲戚时聚时分, 一家一家的, 都是手提肩挎, 各有斩获. 同事们向这个问好, 跟那个拍照, 逗逗孩 子, 问候老人, 真的像过节一样.跟亲戚 亲, 同事之间也亲近了很多.在单位里, 各自都在忙工作, 很难见到这般喜兴和 亲密. 南疆农村维吾尔族聚居, 特别到了 基层, 大多是相对单一的民族构成.我很想了解他们对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认知.那天晚上,我和吐尔逊大哥喝茶聊天,我问他,最早认识的汉族人是谁,现在还有印象吗?他仰头想了想,说在县城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北京来的张老师,课讲得好,对学生也很好,后来回去了.还有一个乌鲁木齐来的李老师,叫李培汉(音) , 一直在麦盖提教书,维吾尔语说得好,同学们都很喜欢,经常会带些家里的青玉米棒子送给他.他有个女儿叫李彩霞(音) , 跟他们是同学,在一起玩得也很好.李老师退休后回了乌鲁木齐,前几年听在县里工作的一个同学说,李老师已经去世了.他说时常会想起这位李老师.一天下午, 我邀作家刘亮程来吐尔逊 大哥家做客.他谈起在阔什艾肯村住家的 主人肉孜 ・ 阿不都热合曼, 他怕住在他房子 里的客人担心, 一晚上都没关院子里的 灯.说这个普通维吾尔农民身上的善良让 他深有感触.他念了刚写的一首短诗: 我可否 用肉孜家院子里 一整夜照着的灯光 把阔什艾肯村的 黑夜照亮 我耳边是亮程低缓念诵的声音, 看 对面凝神静听的吐尔逊大哥 (我知道他 是听不懂的) , 想到他时常会忆起和怀念 的李培汉老师, 心里不禁隐隐地动了一 下, 感觉喉头有一丝哽咽. 一周时间过得很快, 第一批来的同 事要回去了.一大早, 我去村委会送他 们.一家一家的维吾尔族乡亲, 用电动 三轮车载着他们的城里亲戚――我们的 干部, 从村庄不同的方向汇集到村口的 路旁, 在大巴车前告别.核桃、 红枣、 苹果、 馕……各样的赠礼装进行李箱.车 要开了, 男的握手拥抱, 女的相拥而泣, 久久不愿分开…… 晨曦初露,隆冬寒深,村庄里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烟火味勾起浓浓的乡愁.装满了一车的亲情缓缓启程了, 乡亲们湿了眼眶,挥着手,指尖上分明是冬日的暖春―― 新疆啊, 我们深爱的家园, 我们共同 的家乡. 张新生 麦盖提访亲 最近, 一款名为 跳一跳 的微信 小游戏悄然流行起来.游戏画面极 简, 玩法也十分简单――让 小人儿 从一个物体跳到另一个物体, 通过触 屏的时间长短来控制起跳物的弹性, 顺利跳到下一处则游戏继续;

不幸 掉落, 则游戏终止.完成跳跃的次数 越多, 落点越接近降落物的中心处, 分值也就越高. 这款朴素至极的游戏迅速 火 起, 原因自是众多.于我而言, 这款游 戏的魅力, 不只其带给我的休闲与放 松, 更在于它让我从游戏过程中体验 到有关 分寸拿捏 的趣味――按的时 间太短, 跳不到下一个 箱子 ;

按的时 间太长, 反倒容易跳过.想获得更高 积分, 就要力争跳到 靶心 处, 这便要 求手下的分寸感更精准无比.一次次 跳跃的完成, 也是一次次分寸拿捏的 考验.这款游戏的魅力, 很大程度上, 正是分寸感带来的乐趣. 仔细想来, 分寸之事, 似乎蕴于 万物之中.月盈则亏, 水满则溢;

不 至沸点水不开, 行百里者半九十.竭 泽而渔则明年无鱼, 为山九仞却可能 功亏一篑.火候不到或尺度失据, 都会引来成效未满或过犹不及的遗憾.不久前有关 油腻 中年和 佛系 青年的热议话题, 本质上也是关 于分寸拿捏的思考――欲望过量、 心 态膨胀自是 油腻 萌生之肇始, 但只 看 病症 不看中年负担之重、 奋斗之 艰, 未免是另一种 有失分寸 的偏颇 之见;

心态平和、 不急不躁的处事观 念确有可取之处, 但失掉青年朝气、 放弃进取之心甚至形成消极的人生 态度, 反倒陷入另一番失当的心境. 大到自然万物、 社会百态, 小到人情 拿捏、 琐事处理, 分寸感都扮演着微 妙且重要的角色. 只不过, 人人皆知分寸重要, 实 践起来却往往知易行难, 甚至常常因 错误的理解引来另一番 失度 的行 为.譬如, 有些人将为人的分寸感理 解为圆滑世故的 会做人 , 凡事讲求 相安无事, 对谁都是一团和气, 发现 问题也要 视若无睹 , 唯恐伤了 情面 、 得罪他人, 恰若 《不成问题的问 题》 里的丁务源, 只求 你好我好大家 好 , 就是不把责任感放在心上.这 样的人, 于事业上是慵懒无为、 逃避 责任, 腐蚀高效务实的社会肌理;

于 生活里易虚与委蛇、 心口不一, 污染 正直敢当的现实风气.当年山西省 纪委书记金道铭, 明知当地官场 暗 流涌动 , 腐败滋长, 就是不愿 得罪 人 , 不想 捅娄子 , 选择睁只眼闭只 眼, 最后竟同流合污, 沦落到阶下囚 的结局.把做人知分寸当作圆滑机 巧的 城府修炼 , 甚至是不闻不问的 鸵鸟心态 ,不是 知大局 会做人 , 实是另一种丢底线、 失分寸, 危 害甚巨. 又譬如, 有些人将知分寸看做懂 规矩 , 认为不懂 规矩 便是不明事 理、 不知分寸的表现.诚然, 规矩要 守,万事有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是, 如何正确理解 规矩 二字, 结 果往往千差万别.分寸不是陈规, 更 不是桎梏.守规矩、 知分寸不等于因 循守旧、 墨守成规, 更不是束缚思想、 缺少创新动力的个人借口. 当年安徽小岗村十八户居民包 产到户, 在多少人看来是 不合规矩 不知分寸 的莽撞之举.如今中国 尽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回头想来不禁 为当年小岗村敢为人先之举赞叹不 已.曾经的政府机关、 科研单位, 职 位评聘、 职称评比, 讲求论资排辈、 按老 规矩 办事.如今的考评体系, 资历、 工龄 话语权 减小, 能力与业绩 权重 增加,年轻县长常现报端, 八 后博导早不鲜见, 为社会发展 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2017 年,亚洲新增十八家独角兽公司 (估计市 值超过十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 十五 家来自中国.蔚来汽车、 摩拜单车、 小猪短租等新兴 独角兽 , 无一不是 打破传统行业思维的先行者.在一 些人看来, 他们很多举措颇有不合时 宜、 失分寸 之感, 不适宜在今日中 国推行.然而看到摩拜单车对我们 生活的便利改变、 小猪短租对旅游住 宿的服务升级, 便会知道, 那不是一 味的不自量力, 而是量力而行、 创新 果敢的行动体现. 分寸之重, 贵在精准.精准于尺 度拿捏, 更要精准于理解正确.做人 通情理但守原则, 做事讲法度但肯创 新, 这般的分寸才不会失准, 这样的 功夫 值得我们继续修行. 略说分寸感王子潇青海湖蛮美的.一句话激起了 我对青海湖的向往.我想象着青海 湖: 烟波浩渺, 苍苍茫茫.高原明珠, 美轮美奂.想象归想象, 我还是抵挡 不住诱惑, 从三千里之外的平原来到 高原青海湖.青海湖, 让我的心跳加 速, 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她的美. 一个大湖泊横亘在高原上, 似乎 把高原所有的水都集中到这里, 它成 了水的世界、 鸟的世界、 美的世界, 我 轻轻呼吸着, 生怕打扰了她的睡眠, 就让她处在深深的睡眠中吧. 我来到她的身边, 丈量着她的面 积, 其实, 丈量是愚蠢的, 她就摆在那 里, 就那样美, 占据着你的心中, 任何 物体都是有限的, 然而她的美的升值 却是无限的, 她的美会无限延长, 无 限延长…… 我怕打扰青海湖,只是眺望远方, 远方的云在飞, 和雪山连在一起, 把美献给大地, 献给人们. 我收住我的目光, 突然一抹水波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