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2019-10-12
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立项申报表 学校名称: 苏州大学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

网址: http://msetc.

suda.edu.cn 公章: 江苏省教育厅制 二九年

一、实验教学中心基本情况 实验中心名称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课程门数 实验项目个数 面向专业个数 年实验人时数 教学简况

21 241 15(含方向)

163000 10 万元以上设备 实验室建筑 面积 (平方米) 设备台件数 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台套数 总值 (万元) 基础条件

5803 1228 1121.5

9 236.7 姓名 年龄 学历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联系方式 陈卫昌

47 研究生 博士 教授、博导 办公室:0512-67780587 移动

电话:13328006298 电子信箱:weichangchen@126.com 教学科研 工作经历 陈卫昌,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江苏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 任委员,苏州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 青年专家,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重点人才,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长期从事临床医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工作, 主要承担 《内科学》 、 《诊断学》 、 《临床技能训练》 、 《临床流行病学》 、 《内科学进展》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近年来积极探索医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主要从事消化系统胃肠道肿瘤和胰腺疾病的基础 和临床研究,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3 项. 实验中心主任情况主要教学 科研成果 主持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能力与素质培养途径的探索和实 践 获2007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承担并完成省级教改项目

1 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

3 项.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

9 部,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 余篇. 其中

4 篇被 SCI 收录.

2009 年荣获苏州 大学教学名师. -

1 - 其中专职教师人数 总人数 小计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他 其中兼职 教师人数 实验 教师

45 19

2 5

11 1

26 总人数 其中高级工程师/ 实验师人数 其中工程师/ 实验师人数 其他技术 人员人数 实验技 术人员

12 4

6 2 实验中心人员情况其他 人数 时间 经费投入 (万元) 支出项目 支出 子项目 支出金额 (万元) 备注 设备

110 实验室 改造

230 2006

340 添置相关教学设备, 实验室改建等 设备

34 实验室 改造

92 2007

126 添置相关教学模具、 房屋改造等设备

550 实验室 改造

164 2008

714 添置高级综合模拟人在内的教学设备, 实验室改建等

2006 年以来 实验中心经费 投入和支出 情况 合计

1180 1180 -

2 -

2004 年以来 实验中心教学 科研主要成果 (只列省级以上成 果) 1. 教学主要成果: 获省级以上教学奖励

6 项,校级教学奖励

19 项. (详见

32 页 附件 1) .其中 (1) 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的教学研究 获2004 年省教育厅教学成 果一等奖(古桂雄等);

(2)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能力与素质培养途径的探索和实 践 获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陈卫昌等);

(3) 临床医学 为省级品牌专业;

(4) 放射医学 与 护理学 为省级特色专业;

(5) 面向

21 世纪高级医学人才知识体系与培养教育模式 获省 级优秀奖. 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8 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 题6项.其中省级项目

6 项,WHO 项目

1 项,江苏省高教学会 十 一五 项目

1 项. (详见

34 页 附件 2) 主编出版教材和教参

43 部,参编

12 部.其中 胎儿发育与 生理学 省级精品教材, 精神病学 和 变态心理学 为全国 十 一五 规划教材, 医学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问题指南 和 医学心理学学习纲要与习题集 为全国八年制规划教材.(详见35 页 附件 3)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45 篇. (详见

38 页 附件 4) 中心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得 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奖

2 项,省级奖

5 项. (详见

44 页 附件 5) 2.科研主要成果: 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

22 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4 项;

江苏 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10 项. (详见

45 页 附件 6) -

3 -

二、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方案 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医学生 的临床技能实验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加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职业态 度、行为和职业道德及基本素质是全球医学教育标准的最低基本要求,其根本目的就 是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提高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 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强化临床技能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 医学生临床工作的实践能力. 当前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由于医学伦理及患者自我保 护意识日益强化等原因,医学生实际接触病人并进行技能操作练习的机会越来越少;

二 是未经诊疗技能培训的医学生直接接触患者,甚或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诊疗操作存在 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是传统的医学课程设置往往注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医学生 没有机会接受系统规范的临床技能培训,严重限制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加强和探索 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中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提高学生临床 技能操作水平已经成为临床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近十余年来的经验告诉 我们,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能极大的弥补传统医学教学的不足,改善临床教学 和技能实训条件,缩小与消除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沟壑,为医学生技能操作练习 和临床思维培养提供了可能的场所与硬件支撑. 因此,面对新形势下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培养具有扎实临床技能 和思维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建设能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接轨的高层 次、高质量医学人才,临床技能教学平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建设基础(包括管理体制、实验教学、实验教材、实验队伍、仪器设 备、开放管理、环境与设施、保障机制等方面) : 苏州大学医学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办于

1912 的南通医学专门学校.

2000 年并 入苏州大学成立医学部,依托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医学教育进入了新的 发展时期.医学部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

2 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博士学位点

37 个,硕士学位点

71 个.医学部现有国家级重点 学科

3 个:内科学(血液病) 、放射医学、外科学(骨外科) ;

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2 -

4 - 个:放射医学、内科学(血液病) ;

临床医学五年制为江苏省品牌专业,临床医学七年 制专业为本硕连读,专业建设负责人为阮长耿院士.按照医学教育规律,学校几次调 整管理体制,目前的医学部是苏州大学医学和生命科学教育管理的实体单位,下辖

4 个学院和

11 家附属医院(3个直属附院,3个三甲医院) . 管理体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由学校与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和儿科 临床学院共建、共享.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中心主任、 副主任由学校直接聘任,主任由具有正高级职称者担任,全面负责实验教学中心的管 理工作,制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规划和整体建设目标,组织领导实验教学 改革,确定中心的改革思路,组织实验教学管理,包括实验中心的岗位设置和聘任、 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估等.中心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 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中心实验教学技术岗位及辅助岗位根据有关规定按需设置. 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结合量化标准, 公开招聘,规范管理,使实验室开放有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在人力资 源、实验资源、课程资源等方面实现了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建设目标. 实验教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面向临床医学(

五、七年制) 、放射医学(

五、七 年制) 、护理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法医学等15 个专业(或方向) 的本科生相关课程进行实验教学.中心开设实验课程

21 门,实验项目

241 个,每年接纳 培训全日制本科生人数近

1500 人,年实验教学人时数 16.3 万,同时每年还承担

200 余名海外留学生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任务. 中心依托优势学科,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改革,通过综合运用多种 先进实验教学手段与技术,整合各临床学科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贯穿整个临床教学 过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新体系,增加了综........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