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9-09-29
2

0 1

1 .

0 7 .

2 3星期六 本版编辑: 王艺静 美术编辑: 殷海霞

电话:

8 2

5 6

5 6

6 2 读周刊 核心提示7月

1 4日, 南 苏丹正式成 为联合国最年轻的会 员国. 作为首都, 朱巴 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 光.这个在国家独立 前依然处于 "半原始" 状态的城市,经济相 对落后,茅草屋遍地,看 上去如同一个村镇.这 里一切物资都靠进口.成为 首都后,朱巴大兴土 木, 一派繁荣景象, 但未来朱巴乃至南苏丹的发展都取决于能 否与苏丹解决好历史 遗留问题,因为它们 在经济等各方面的联 系很难因为政权分裂 而割裂. 机场用拖拉机运行李 朱巴市区没有自来水系统全靠街头各种 改装的运水车运水 在朱巴街 头 时常可以见到各种改装的 运水车 笨拙的车身在崎岖不 平的街道上艰难爬行 水箱里 的水被颠簸出来哩哩啦啦洒了 一路 朱巴市区没有自来水系 统 全靠这种运水车将未经净 化的尼罗河水输送到市区内的 各个取水点 然后各家各户再 到取水点打水于是大街小巷 经常可以见到头顶水桶的妇女 和小孩 他们熟练地把几十斤重 的水桶放在头顶 一只手扶着桶 边保持平衡 艰难但灵活地穿梭 在泥泞坑洼的小巷中 为了体验一下头顶水桶的 感觉 记者接过一个小女孩头 顶的水桶 在别人的帮助下顶 在自己头上 顿时觉得头顶被 压得巨疼不但重量不堪忍受 关键是根本无法掌握平衡两 只手扶住水桶 却不敢移动半 步水桶已在头顶剧烈抖动几 乎快要摔在地上 实在无法想 象这些瘦弱的女孩是如何顶起 这么重的水桶的 作为首都的朱巴几乎找不 到一家生产企业或一家大型超 市 当地人在集贸市场上购买 进口的日常用品当然日杂服装 仍被中国货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 种类似于中国乡镇上的集贸市 场从蔬菜 到服装从猪肉到彩 电从大饼到家具毫不相干的各 种商品相邻摆放杂乱但却丰富 虽说不上应有尽有 但也算是 南苏丹最繁华的地方了 朱巴是一个饱受战乱之苦 的地方, 去朱巴之前, 记者以为 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可到了以后发现,朱巴比想象 中的还要 "原生态" . 当飞机降落在朱巴国际机 场, 放眼望去, 停机坪上只稀稀 拉拉停着周边几个非洲国家的 航班,拖拉机正忙着将所有托 运的行李分批运到候机大厅. 狭小的候机大厅挤满当地人, 一股股闷热、污浊的空气扑面 而来, 让记者差点窒息. 出了机场, 一路尘土飞扬. 朱巴市中心只有 "总统府" 附近 才能看到柏油马路,据说整个 南苏 丹仅 有60公 里柏油公路,而且都是

2 0

1 0年下半年 以后才铺设完成的.公路远不能 将朱巴和其他城市有效连接起 来, 每逢雨季, 没有下水道的整个 城市成为 "水乡泽国" , 许多地区的 道路交通更是彻底中断. 朱巴是座十分年轻的城 市, 直到

1 9 世纪才成为土耳其 军人的屯兵点,成为城镇则是

1 9

2 2 年的事, 这座 "黑人家园" 当初是由白人建立的,创建者 是一群游走江湖的希腊行商. 二战后这里突然繁华起来,因为 白尼罗河开始通航,而苏丹到肯 尼亚、 乌干达、 埃塞俄比亚的公路 也相继通车,这些水陆交通线都 在朱巴附近交汇,这让朱巴小镇 一下成为小有名气的水陆码头. 茅草房是传统建筑 在朱巴这座将近

4 0万人口的城市 里, 人们很难分辨 出哪里是市区、哪里是城郊.如果发现一个地方茅草房密 布,附近又有类似于中国农村集市的 市场, 那么你已经来到朱巴的繁华区. 出了这个区域不远, 又是大片大片的荒地 和尘土飞扬的马路. 朱巴街上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水牛. 成群的水牛不慌不忙徜徉在土路上, 对 车辆毫不避让.朱巴 "水牛上街" 不是 因为像印度那样把牛当成神,而是因 为内战期间牛救了朱巴人的命.朱巴 通往乌干达唯一一条可靠的逃生通道 上, 被交战双方布满地雷, 多亏水牛趟开 雷阵, 为逃难的人们杀开一条血路, 如今 和平来临, 死里逃生的朱巴人, 对于 "救命 牛" 自然要多一份宽容. 在市中心的主干道上, 飞驰而过的汽 车将马路上裸露的沙土卷起, 滚滚沙尘裹 着浓浓的汽车尾气, 向马路旁的店铺弥散 开来.当地人似乎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一群 当地人围坐在路边的烤肉摊上,七八 个人 一桌 , 就着 可乐 、 啤酒 , 尽情享用一大盘烤鸡.烤肉摊老板热情招 呼我 过来品 尝他 的 "特 色烤肉",其实做法极其原始:在一个四四方方的铁 箱子下面架起火,把十几只整鸡堆放 在里面, 撒上调料, 就只等着肉熟了. 且不 说味道如何, 单就这卫生条件着实让人担 心. 在朱巴市区很少见到两层以上的水 泥建筑.无论是外国公司的办事处, 还是 当地政府办公室, 都是用铁板搭建, 用泡 沫塑料填充的临时建筑. 居民大多生活在 当地传统的茅草房里, 这是非洲最典型的 建筑. 这种茅草房一般是用当地特有的泥 土砌成一堵圆形围墙, 再用一把把捆扎起 来的茅草铺在上面作房顶. 当地人说这种 看似简陋的建筑其实通风透气, 恰恰适合 这里燥热的气候. 的确, 即便是 1月份, 朱巴白天的最 高气温也能达

3 8 摄氏度,在太阳下稍站 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暴露的皮肤也被灼得 发疼.不过, 真正钻进茅草房, 一股股闷 热、 污浊的空气扑面而来, 丝毫感觉不到 凉爽. 一束束细细的光线从茅草缝隙中投 射进来.昏暗、 狭小的空间既是卧室, 又是 厨房, 同时兼做库房. 记者几次征求房主 人同意想在茅草房里拍照,都被房主 人拒绝.房主不愿意让更多人看到他 们贫穷的一面.茅草房的种种优点, 其 实更多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联合 国公布的数据显示,南苏丹

8 0 0多万 人口 中九 成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即人均每天生活费用不足 1美元.即 使粮食丰收,仍有

1 7 %人口的食物得不 到保证. 每年有

5 万名儿童受营养不良威 胁. 城中没有自来水 转自 《环球时报》 《商务旅行》 插曲 …文…林杉 吴福贵 林风 水牛当道遍地茅草屋 世界最年轻首都很 "原生态" 街上到处是水牛 5万名儿童受营养不良威胁. 街上随处可见头顶水桶的孩子. 在朱巴街头卖菠萝的小女孩.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