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07-17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2017 年5月12 日 星期五

24 24 本社社址: 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

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

电话: (010)

65368901、

65368903 广告部

电话: (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元 零售每份 1.80 元 广告许可证: 京工商广字第

003 号 昨日本报(北京)开印:

3 时20 分 印完:

5 时40 分 在今天谈论文化中国, 不能忽视影像的 力量.影像以其直观特性、 丰富形态和多元 渠道, 点燃了人类的想象力、 创造力, 蕴藏了 深厚的人类文化积淀.近60 年中国电视剧 发展史上,改编自文学文本的作品层出不穷.1958 年, 中国电视剧的开山之作、 改编 自同名小说的 《一口菜饼子》 播出, 开启了以 文学作品为母本的做法, 为日后电视剧创作 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更是成为几代人 难以磨灭的记忆.近几年, 《红高粱》 《平凡 的世界》 等由当代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相 继亮相, 依然是电视荧屏的重磅大戏.从四 大名著到当代经典再到网络小说, 文学作品 的影视阐释对文化传承乃至文化强国建设 至关重要, 其道理也常谈常新. 改编是另一种燃情的创造 主持人: 最近几年, 中国影视市场迅速 扩容,优质内容在行业中的核心作用更为凸显.资本高价囤积 IP (知识财产) , 尤其 是热门网络小说,就是这一趋势的重要表征.但很多所谓 大IP 电视剧改编败走麦 城,并未取得和原作量级相称的收视和口碑.再次印证了这样一条规律:文学改编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热门文学跟优秀剧作之间似乎有着一条不能忽视的、需要跨越的鸿沟.你怎样认识改编剧作与原作之间 的这条鸿沟? 申捷(代表作《重 案六组》 《鸡毛飞上天》 ) : 确实存在这样一条鸿沟.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难以改编成大众喜爱的电视连 续剧,其原因在于小说特有的文学属性和内在结构.影视改编,必须把这些文学结构打散,按照影像叙事的思维进行拆解和重组, 确保观众能够通过影像来理解人物、 进入故事. 写人性, 写人物, 离不开宏大的历史背 景, 怎能抛却那片土地、 那个时代去写干巴 巴的人?每个人物的生命都是从厚重的历 史中结结实实地生长出来的, 这样人物才能 立得住.创作者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功 课, 才能身临故事的情境, 才会觉着头脑充 盈起来, 手中的笔不再哆嗦. 孔笙(代 表作《北 平无战事》 《琅琊榜》 《欢乐颂》 ) : 从小说到剧本再到影像, 是一个 累加的创作过程.导演的关键工作是影像 化, 用影像来讲故事.当然, 音乐、 表演、 服化、 造型肯定都很重要, 但最终是要靠画面, 这是电视剧区别于小说、 话剧和广播剧的地 方.如果关掉画面, 只靠听就能理解整个故 事, 受到同样程度的感动, 那影像就失去它 的意义了. 电视剧是用画面讲故事的, 画面本身就 是有内容的, 涵盖了许多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氛围和意义.通过什么来传达这些无法言 传的氛围和意义呢?除了表演以外, 在道具 选择和场景营造上也应该做到细节真实.如果细节不真实, 画面就会失去支撑而缺乏 说服力.除了要经营细节, 还要有一个正能 量的故事, 要传达情怀, 讲故事的方法还要 讲究…… 总之,既不能和观众有太大的距离, 又要能够提升观众审美, 这是一个不断 平衡的过程. 汪守德: 从本质上讲, 影视与文学是两 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甚至可以说, 两者的差 异性是相当大的.对于名著的改编不能完 全拘泥于照搬原著, 将原著的故事、 情节和 人物简单地、 机械地加以影像化和画面化, 仅仅成为原著的绘本.这种缺乏想象力、 捆 住了手脚的改编, 必然不会取得成功, 也不 会得到观众的真正认可. 改编实质上是适合于影视特点与规律 的另一种燃情的艺术创造, 要求改编者必须 对原著进行富于高度智慧和艺术匠心的提 取, 甚至将其掰开揉碎, 经历和完成极其艰 辛的重新F铸的过程.原著的内容不可能 统统纳入影视之中, 同时改编又可能会遇到 情节和人物 不够 的问题, 因而因影视构剧 需要而时常出现增减人物与情节的情形, 都 是理所应当的.至于影视与原著在某些情 节与场景上存在着的不同, 甚至是作出幅度 较大的改变与处理, 常常是改编者以影视手 段在更高层面把原著的面貌展现出来, 使之 更符合当下观众口味所进行的努力. 已改编为影视的文学名著数量之多, 使 人们每每将视线对准那些早已有口皆碑、 深 入人心的经典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原 创力暂显不足的情况下, 改编成为一条值得 肯定的艺术之路.名著本身的丰富、 厚重与 成熟, 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改 编,可以使过去各个不同时代里产生的原著, 借助新的艺术样式焕发新的生命力, 产 生更为久远的影响, 因此改编这种一举两得 的做法, 必定会在今后持续进行下去. 重在激活原著的精神意蕴 主持人:1986 年版电视剧《西 游记》 被 观众戏称为 神剧 , 因为许多年来它不断在 各个电视台重播, 仍然受到观众的喜爱.其实, 老版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在很多观众那里 都是有口皆碑的.近年来, 有不少当代文学 作品改编成电视剧, 其中有不少出自茅盾文 学奖的获奖作品, 比如 《平凡的世界》 《推拿》 《红高粱》 .对于这类由优秀文学作品改编 制作的电视剧, 观众常常拿是否忠于原著来 评价其优劣, 但有时一些中规中矩的改编又 会引发观众不满, 观众仿佛在看原著的插图 版, 寻找不到光影的独特魅力.忠实原著究 竟是不是衡量影视改编的必要标准?对于 文学经典的影视阐释, 有哪些决定其成败的 因素? 申捷: 对于名著的改编, 哆哆嗦嗦地 跪 着改 是改不出好作品的, 瞻前顾后只会束 缚编剧的创造力, 完全脱离原作、 按当代的 眼光任性改动, 原著的意蕴和价值则会被埋 没.改编要忠于原著的精神和思想, 但是转 化为影视语言, 必须要有所取舍.我在改编 小说时, 会去故事的发生地体验生活, 感受 当地的风土和气息, 也会阅读大量资料, 借 此投入到与故事相关的情境中. 王丽萍 (代表作 《错爱一生》 《媳妇的美 好时代》 ) : 当然, 影视作品中不乏成功的改 编之作, 有的甚至扩大了原作影响的广度和 深度, 如早年的 《围城》 、 四大名著, 这几年的 《平凡的世界》 《红高粱》 等.那些创作者们 是怀着敬畏之心在从事一项事业、 一项新的 创造, 我敬佩他们.我想强调的是, 我们的 改编者不能为商业化潮流所裹挟,今天改小说,明天改网络IP, 后天再回到四大名著, 更不能悬空时代、 乱写人物、 乱加故事、 乱造噱头, 否则,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伤害和 歪曲原作,同时也伤及自己的创作水准.如果我们的创作不知不觉地脱离了现实,游离在现实生活和时代情感之外,或许可以满足小部分观众快餐式文化消费的心理 需求, 但对于长远的中国影视创作来说, 决 不是长久之计. 汪守德: 最重要的是忠于原著的精神, 达到其所固有的思想与艺术高度, 而不是借 改编之名歪曲、 解构甚至糟踏原著, 与原著 的主题和意旨相去甚远.任何一部文学著 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 社会和人文背景下产 生的, 无不反映着作家的情感、 审美和艺术 创造力, 积淀着作家对于时代与生活的深刻 认识与思考, 携带着巨大的社会生活内容和 信息单元, 其价值和吸引力并不因为时代的 变迁而过时, 而是持续受到读者的关注、 好 评和欢迎.文学名著正因其所保有的持久 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才可能在转化成另一种 形式的、 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时, 依然 受到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如果曲解、 背离了 原著的精神与主旨, 改编即使再炫人眼目, 也可能是失败的和不被接受的. 因此, 影视对于文学名著的改编, 是一 件严肃而有颇高难度的事情.既不能把原 著等同于赚钱生财的盂钵, 也不能为了片面 实现所谓的出新, 把原著搞得千疮百孔、 非 驴非马, 更要拒绝那种随意、 匆忙、 低劣的改 编, 以及其他各种对原著不负责任的胡涂乱 抹.改编不仅要尊重原著, 也要尊重观众, 要警醒观众严苛锐利的鉴赏眼光.我们所 要做的不是借名著的光芒为自己遮丑, 而是 要让改编为原著增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改编者务须具备对原著的敬畏之心和揽瓷 器活儿的金刚钻, 通过在原著基础上的艺术 创造, 使之在现代精神的观照之下, 不仅原 有的思想艺术魅力依然, 更使其得以通过新 的艺术样式在新的时代和环境里大放异彩. 改编与原创都要从心出发 主持人: 相比于诞生不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