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NaluLee 2019-07-16
眼看大热天就要来 了, 想起小辰光放暑假, 阿 拉搿点小巴辣子一道做游 戏, 唱儿歌童谣个事体.

小辰光一到大热天, 阿 拉男小人辣穿衣裳方面是最随 便, 往往浑身只有一条短裤、 一双木拖板, 一整天赤膊到处跑, 无拘无束.有辰光有邻居小姑娘 看阿拉穿得风凉眼热, 也想学样, 阿拉就会一边用手指刮面孔, 一 边唱: 冬瓜皮、 西瓜皮, 小姑娘赤 膊老面皮! 冬瓜、 西瓜侪是阿拉 热天最欢喜吃个瓜果, 凑啦一道, 唱起来还是蛮顺口. 虽然当时暑假里勿流行到处 补课上培训班,但是暑假作业还 是要每天做.假使啥人一天到 夜白相不做作业,被其他小朋友 晓得了, 大家看到伊就会对伊唱: 赖学精, 白相精, 书包掼到屋头 顶, 看见先生难为情! 搿种互相 监督学习个效果还是相当勿错 , 大多数小朋友侪会改正错误. 讲到小辰光热天最开心个游 戏, 或许要算捉蜻蜓了. 一根细竹 头, 一只小网兜, 几根细铅丝, 就 可以组装出一柄 捉虫利器 .勿过, 后来学堂里上课辰光, 老师讲 蜻蜓是益虫,阿拉搿点小朋友就 改捉知了了.记得还有一首专门 讲蜻蜓个儿歌: 小蜻蜓, 大眼睛, 两只翅膀薄又长,飞东飞西忙来 西, 消灭害虫有本领. 大热天经常落雨,阿拉小朋 友出去白相一般侪勿带伞, 落 雨就寻地方躲一歇,反正一歇歇 太阳就出来了,而且,落过雨以 后, 天气会风凉交关, 所以阿拉侪 蛮欢喜落雨. 当然, 有辰光一时 半刻寻不着躲雨个地方,也会淋 着雨, 被其他小朋友看到, 有人就 会唱两句: 大头大头, 落雨不愁. 人家有伞, 我有大头. 被调侃一 下, 阿拉也只是一笑了之. 小辰光一般侪是双职工家 庭, 假使屋里有小毛头, 阿哥阿姐 一旦有空侪要帮忙照看.记得邻 居有一个小姑娘照看小毛头个辰 光最欢喜唱: 弟弟眼睛小,倦了 要困觉. 姐姐坐到摇篮边, 一边拍 一边摇. 宝宝安稳困一觉, 明朝 门口采葡萄. 记忆里还有一段宣传除四害, 搞环境卫生个顺口溜: 六月里个瘌 痢真苦恼, 苍蝇盯来蚊子咬. 消灭四 害顶重要, 瘌痢听得哈哈笑. 也有 人用搿段顺口溜讥讽因为勿讲个人 卫生, 引起头浪生疥疮个人. 有辰光 大人也用来吓唬勿肯犯鲂∪: 侬看侬头浪介龌龊, 勿逅 瘌痢头 .想想瘌痢头个苦恼, 阿 拉焚嫌眯. 吃过夜饭迷,大家侪会到 弄堂里乘风凉. 搿歇辰光, 小朋友白 相个游戏侪比较文静,免得再出一 身汗.我记得有一种两个小朋友互 相用手指掐手背个游戏:一方用左 手个拇指、食指与中指去捏对方个 右手背, 同时念念有词: 哦吆哇, 做 啥啦? 蚊子咬我呀, 快眼上来呀. 上 来做啥啦? 然后两个人轮换. 小朋友一道做游戏,难免有输 有赢.假使有小朋友输得急了哭出 来, 也有儿歌可以 治疗 一下: 一 歇哭, 一歇笑, 两只眼睛开大炮.一 炮开到城隍庙, 城隍老爷哈哈笑. 虽然童谣词句简单,内容也勿 讲究是勿是符合逻辑,但是让阿拉 个童年充满乐趣,即使现在回想起 来还是蛮有意思! 文 周允中 早餐来个粢饭团 猪头三搭仔猪头赛 文 刘其舜 画白相 茄山河 大热天里忆儿歌 文 侯宝良 勿一样个黄鱼车文赵韩德沪语趣谈 文 叶世荪 昏图读出切脚语 图文 沈一珠 天热吃碗酸梅汤 粢 通 糍 , 意思是用大米、 糯米以及糯米捣碎后的粉末蒸煮 的食品.粢饭团是上海人早餐个 四大金刚之一,热烘烘个粢饭包 裹油条, 再洒点白糖, 卷捏成纺锤 形, 吃口邪气好.后来, 粢饭团里 包裹个配料变得五花八门, 榨菜、 芝麻、 肉松、 火腿肠纷纷登场, 各 有各个味道.最近看到有人辣粢 饭团里放肉酱、 虎皮蛋和咸蛋黄, 早餐变正餐, 邪气受欢迎.勿过, 我一直认为放油条白糖最正宗. 三十年前,马路浪做粢饭团 个摊头交关多, 伊拉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摊主自家出钞票租摊位做 生意. 另外一种是老板开作坊, 大 清老早用推车送来装满滚烫粢饭 个大木桶, 由摊贩发卖. 摊贩一般 自家勿租摊位,寻一个做大饼油 条个固定摊位谈合作,每月交一 点费用, 搿就叫 借鸡生蛋 . 小辰光最喜欢吃个就是糯米 粉做个糕团. 记得埃息辰光, 虹口 乍浦路解放剧场旁边有一个作 坊, 专门做糕团, 热烘烘个糯米糕 包裹油条和绵白糖,比粢饭团更 好吃, 多出几分洋钿, 绵白糖还可 以改成芝麻黑洋酥. 寒冬腊月里, 热得烫手个粢饭团捧辣手心里, 糯弹嫩烫, 味道好爽耶. 在老上海人和苏州人口中, 至今还可以听见把熟睡打鼾称作 打昏图 . 评弹 《战火中的青春》 : 因为白天比较辛苦, 困下去一息 息, 鼻鼾浓浓, 昏图来了. 沪剧 《阿必大》 : 宝贝啊,要困到屋里 去, 哎唷, 昏图响来! 倪海曙 《杂 格咙咚》 : 日里勿进茶水, 夜里难 打昏 (图) . 《常熟县志》 : 谓睡 声曰口昏涂 (图) . 《张江镇志》 : 昏(图) : 打鼾, 呼噜声. 有人以为这个 昏图 和 呼 噜 一样,只是形容打鼾的拟声 词.其实并非如此. 汉语在其发展历史中,有一 个特殊的表达方式, 叫做 切口 . 就是用反切造成的词语,当作隐 语使用. 明代田汝成在其 《西湖游 览志馀》中说: 杭人有以二字反 切一字以成声音, 如以秀为鲫溜、 以团为突栾、 以精为鲫令、 以孔为 窟笼…… 这种用法的范围远非 杭州所限.古人甚至专为这类词 语起了一个名称, 叫做 切脚语 . 宋代洪迈 《容斋三笔》 中就有 切 脚语 一节, 云: 世人语音有以切 脚而称者, 亦间见于书史中. 如蓬 为勃笼、 盘为勃阑、 铎为突落、 叵 为不可……. 昏图 也是这类 切脚语 , 它所反切的就是 呼 字;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