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r9梯 2019-07-16

老饭店 则蜷缩在旧校场, 只有一开间门面, 略显寒酸. 城隍庙里, 各色饭店、 面 馆也是比比皆是. 现在 绿波 廊 的所在,当年挂着的是 松云楼 的招牌;

现在百翎 路上的 春风松月楼 , 则开 设在凝晖路上,是城里城外 叫得响的素菜馆. 春风松月楼 创建于清 宣统二年, 老板姓徐, 少时曾 在素菜馆当学徒,由此对素 菜馆的生意积累了相当的经 验. 自己开店当了老板后, 注 重原材料的质量, 从进货、 到 砧墩、 到灶头、 到堂口……每 个环节亲自把关,形成了松 月楼素食的独有特色. 特别是后来政府对 豫园 进行大规模的整修, 另一 家素菜馆 素香斋 关闭后, 松月楼更是一枝独秀, 备受青睐. 松月楼一般供应的素面、 素点、 素菜, 美 味可口, 经济实惠, 像 麻菇色翅 、 走油蹄 子 、 醋溜黄鱼 、 五香全鸭 、 辣子鸡丁 、 茄油鱼片 等等, 在吃客嘴巴里有口皆碑. 至于 生炒鳝背 和 炒蟹粉 , 不但形象逼 真, 看上去 像真的一样 , 而且 味道好极 了 , 与真鳝背、 真蟹粉的吃口几乎一样. 社会名流对于松月楼的素菜也不乏爱 好而上瘾者, 据说, 当年以生产三角牌毛巾 而著称的三友实业社的经理,因为喜欢松 月楼的素菜,几乎拿自己一天三餐全包给 松月楼, 前前后后, 长达十年之久. 而上海 大世界的老板黄楚九,在吃了松月楼的素 面和素什锦后, 就邀请松月楼主人合营, 商 定在大世界共和厅开设素面素菜吃食部. 迪能一来, 松月楼的名气越来越响, 城里松 月楼的生意也更加兴旺了. 我们小辰光不时光顾松月楼,一半是 因为父母的影响, 另一半只是口感的嗜好, 与吃素念佛的信仰皈依没有关系. 记得小时候每每家里来了客人,家长 总会差我去松月楼买他们的招牌菜 素什 锦 . 值得一提的是, 他们的 素什锦 是 角 #分一客, 为了方便吃客, 你可以买半客, 只要$角%分, 大名叫 半卖 . 迪能一来, 打开 了销路, 因为那时候, 花 角%分吃一只菜, 也是有点奢侈. 他们的 素什锦 真正名副 其实, 除了有自制的面筋以外, 冬笋、 菜心、 口蘑、 白果、 木耳、 金针菜、 烤麸、 豆腐干等, 一应俱全. 面筋面,也是松月楼扬名立万的招牌 点心. 记得那时, 面筋面是&

角%分一碗, &

两半(那时粮食计划供应, 点心店里卖面条一 般情况下一碗是&

两半) ;

我们年轻,胃口 好, 再加&

分钱, 吃$两. 面筋是自制的, 块头 很大, 有点像现在的牛排一样大小, 一般一 碗有三块面筋. 暗色的汤水, 褐色的面筋, 配上青青的蒜叶, 淋上香香的麻油, 看上去 就很诱人. 咬一口面筋, 汁水在口中慢慢溢 出, 满口鲜香. 面筋很酥, 但绝不会一嚼就 化;

面筋有韧劲, 但绝不像牛筋那样, 咬不 动. 面是小阔面, 犹如韭菜般宽细, 因为是 多道揉轧,所以也是很有嚼头.那些服务 员, 端着面, 好像招呼邻居一般, 侬的面来 了 , 顺手把面碗朝侬面前一放, 等侬抬头, 伊已经蛇形般穿堂而去. 饭店里厢的高汤邪气有讲究,一般饭 店可以用鸡、 肉骨头甚至味精来吊鲜味, 但 是作为素菜馆的松月楼,是决计勿会迪能 做的. 据说, 伊拉是用蘑菇、 冬笋、 黄豆等食 材, 用小火煨出来的. 还有一点, 我吃面欢喜宽汤、 重香头, 就 是蒜叶 (没有的话, 可以用葱替代) 要多一 点, 面汤要多一点. 不过现在去吃面, 侬跟服 务员说 宽汤、 紧汤, 重香头、 免香头 , 是决 计不会理侬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