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9-07-16
除了王峻峰之外, 曾老的 背后还站着成千上万个爱心人 士组成的扶贫助学队伍, 而且 这个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了.

受曾老事迹的影响, 也为 了更好地帮助困难学生, 仙游 县特地成立了 仙游县经常性 助学活动联合会 .建立起贫 困学生资料库, 助学活动从群 众的自发行为变成政府大力倡 导的常规化活动.更难能可贵 的是, 扶贫助学已在仙游县形 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在仙游县, 从县委书记到通 讯员, 从县长到保安, 从科局长 到干部职工, 在曾老的牵线下, 每个人都有帮扶对象, 各自和贫 困生结对扶贫助学.为了让曾 老的义举能够被更多人知晓, 热 心的年轻人义务帮他开设了 仙 游爱心网站 , 并设立助学户头, 引导更多爱心人士加入. 曾老告诉记者, 13年来, 他 见过无数的爱心人士, 许多企 业家更是不留名.一个来自台 湾的企业家每次都资助好多贫 困学生, 而且是长期资助, 但他 除了留下电话之外, 名字都不 愿透露.13 年来, 最小的捐助 人是一个读幼儿园的小朋友, 名叫陈琦颖, 当时她看到妈妈 捐钱给困难的学生后, 也把自 己100 元的压岁钱拿了出来捐 助给困难学生.

13 年来, 曾老自费踏遍全 县300 多个行政村,

300 多所学 校, 磨破了10双解放鞋, 建立了 10000多份贫困生档案, 经他牵 线搭桥, 10000多名贫困学生成 功受到资助. 曾老在80高龄的时候写下 这么一首自勉诗: 六十退休志 不休, 丹心奋起重开头, 弘扬助 学做贡献, 余热生辉花更红.

13 年来, 曾老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 回报, 看到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 能够顺利接受教育, 曾老内心百 感交集.但如今的曾老已经不 是一个个体, 他已形成了一个有 口皆碑的 曾德梅爱心助学品 牌 , 而曾老的精神也将随着时 间的推移不断被弘扬. 13年来, 他走遍仙游全县300多个村庄, 寻找需要帮助的贫 苦孩子, 圆了

1 万多名贫困生的上学梦;

如今已

82 岁高龄的他, 仍不顾多病的身体, 坚持建立贫困生档案 曾德梅 候选人

08 08 主办 主办: : 省委宣传部 省委宣传部、 、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 省广播影视集团 省广播影视集团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责编/吴婷 美编/晓蕾 校对/惠琴 新闻报料热线:

968111 A A19

19 投票方式: 短信投票: 省内中国电信用户 (天翼手机) 发送 TP+候选人编号 至号码

106592460 ;

省内移动用户发送 TP+候选人编号 至号码

10621758 ;

省内联通用户发送 TP+候选人编号 至号码

1065582806 . 1.同一手机号码限投30票, 每条短信每次可输入 1个不同的参评编号进行投票;

2.本次短信投票仅收取通信费, 免收信息费. 网络投票: 1.本次网络投票平台设在东南网 (http://www.fjsen.com) , 投票用户必须填写姓名、 身 份证号码、 手机号 (用于抽奖) , 主办单位对投票人信 息严格保密;

2.如果发现刷票, 将删除票数;

3.一个IP地址每日限投十票;

4.一个身份证号码限投一票. 奖励办法: 为鼓励大家踊跃参与, 本次投票每周抽奖一次, 产生十名中奖者, 每名奖励

500 元话费 (直接充入中 奖者手机号) .中奖者手机号将在 《福建日报》 、 《海峡 都市报》 、 福建电视台、 东南网公布. 整个活动投票结束后进行一次大抽奖, 奖励拟为: A.一等奖一名 价值壹万元奖品 B.二等奖二名 价值伍仟元奖品 C.三等奖五名 价值贰仟元奖品 D.鼓励奖十名 价值伍佰元奖品 中奖者手机号将在 《福建日报》 、 《海峡都市报》 、 东南网公布, 凭身份证和手机号码领奖, 偶然所得税 由获奖者本人承担. 请您来投票评选 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 投票时间: 3月15日―5月5日 N本报记者 周锡银 文/图 核心提示 他是一个摆渡人, 摆渡着山村失学儿童上学的希望.他是一个爱心老人, 不顾高龄与体 弱多病, 一次次上山寻找着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他更是一个 红娘 , 帮助一个又一个爱心人士成 功资助贫困学生. 他就是在仙游县家喻户晓, 被当地人喻为 爱心使者 的老人曾德梅.13年来, 他踏遍全县300多个 村庄, 走进300多所学校, 孜孜不倦地寻找需要帮助的贫困生.找完贫困学生, 他又开始找资助人, 但他 从不感到疲惫和厌倦, 13年如一日.现今已82岁高龄的曾德梅老人, 从1999年至今已募集了2044万元 的助学款, 为10034名贫困生圆了就学梦. 虽然年事已高, 但曾老仍没有放弃他的使命, 他不停地走访乡村每个角落, 建立一批又一批需要帮 助的贫困学生档案, 在开会时, 在闲聊时, 他都不忘向人 推销 贫困学生.曾老说, 我一天天老了, 说不 定哪一天我就跑不动了, 但只要我的耳朵不聋, 眼睛还看得见, 脚还走得动, 我就要坚持下去. 曾老说, 自己退休后, 一度 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但心里总 想着要做点事, 不然总觉得这 辈子快过完了还一事无成.1998 年春节前夕, 退休后的曾 德梅随仙游县妇联开展的 春 雷计划 下乡访贫, 就是这次下 乡改变了他的夕阳岁月. 他说, 在下乡前想象过贫 困孩子是什么样, 家里有多穷, 但当亲眼目睹亲身经历那种贫 困, 接触那些在困境中渴望上 学却又没有任何希望的孩子 时, 他被深深地触动了.那一 次触动深深地影响了他接下来 的13 年的生活.当时, 看到失 学在家孩子的窘迫家境, 曾老 掏出身上仅有的600元退休金, 全塞给了3名特困孩子, 并决定 和这3名特困生结成对子, 尽自 己所能长期资助他们上学. 在曾老眼里, 那些贫困的 孩子永远都是最无辜的, 他们 没有任何选择地出生在贫困家 庭, 不能和一般家庭的孩子一 样接受教育, 这对于那些贫困 孩子是不公平的.这些孩子不 仅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就连一 日三餐都要靠低保维持.他总 说, 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 一定 要尽最大的能力帮助每一个需 要帮助的贫困孩子. 曾老说, 那次他回家后, 为 这些孩子苦恼了一个多月, 要 是没人帮助, 他们以后的生活 会更加困难, 但自己力量实在 有限.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都能得 到帮助, 曾老决定先找几个贫 困的孩子, 整理下他们的家庭 资料, 然后拿着这些孩子的资 料去镇上、 县里比较富裕的家 庭, 挨家挨户敲门和他们说明 情况, 希望他们能伸出援手.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 很多人都以为我是骗钱的. 曾 老说, 或许真的是万事开头难, 刚开始挨家挨户敲门去募集善 款的时候, 还遭到许多人的白 眼和嘲笑.曾老说, 记得有一 次他到镇上的一户人家说明情 况时, 那家人不仅不肯听他说, 还看不起他, 说他这么大年纪 了还出来骗钱. 但仍有人愿意相信他的 话,愿意出钱帮助山区的孩子.也就是这小部分人让曾老 相信这样做还是可行的, 也更 加坚定了他做 红娘 的决心, 他相信, 只要他肯坚持, 那些孩 子就一定有希望. 就这样, 曾老开始了他日 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 红娘 事业, 他的双脚踏遍了仙游县大 大小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