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2019-07-16
2016年 2月 13日 星期六

02 新春走基层专版

2 月12 日, 早春的太阳暖暖地照着 大熊山连绵起伏的余脉.

吴海森家大门 上的春联和门前未及扫尽的爆竹纸屑, 在阳光下相互映衬, 绽放出火样的红色. 尽管是春节, 吴海森的一天却是从 喂养圈里还没出栏的那头生态熟食猪开 始的: 到地里拔萝卜, 去山上拾柴火, 招 呼老婆剁猪草、 拿柴火煮猪食、 用山泉调 猪食…… 过去的一年, 古塘乡发展特色产业 扶贫攻坚的战略, 改变了吴海森的生活. 今年

70 岁的吴海森, 是湖南省涟源 市古塘乡破石村破刀组村民, 他有两个 儿子, 其中一个是智障, 生活无法自理. 吴海森前些年到处打零工, 做砌石墙之 类的工作. 老了, 关节活动不行, 很多干 活的地方都不要我. 吴海森说, 打零工 每年能挣两三千块钱, 但 赚一块钱都要 出很多汗 .他也想过, 利用破石村地处 武陵山片区东部, 萝卜青草等种养资源 丰富的优势, 在家搞喂养, 但苦于没有本 钱, 加上防疫技术缺乏, 迟迟未能做成.

2015 年, 吴海森搞喂养的各种困难 被一一破解. 在国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引 导下, 涟源提出了 扶贫工作重点县重点 抓扶贫开发 的工作思路, 把扶贫开发作 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和绩效考核 的主要内容, 摆到 主业 的位置上, 扭转 过去仅仅依靠扶贫部门单打独斗搞扶贫 的局面.该市根据贫困人口的种养习惯 和产业发展意愿, 采取由政府制定种养 计划、 提供种苗与技术服务、 以奖代投等 方式, 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 的区域特色产业.为了解决贫困农户的 融资困难, 涟源还建立了免抵押、 免担保 的小额信用贷款机制. 古塘乡的土壤含硒量很高, 是发展 富硒生态农业的绝佳之地.古塘乡党委 政府提出了全力打造古塘乡绿色无污染 农业产业基地的目标, 以带动困难群众 脱贫致富, 生态熟食养猪业就是战略之 一.

2015 年, 吴海森在当地农村信用合 作社申请了一笔一万元的小额贷款, 这 是一种专门针对贫困户的小额贷款, 贷 款期限为两年, 利息全免.用这笔钱, 加上从亲友那借的一部分钱, 吴海森养 了6头生态熟食猪, 还有两头牛.而喂 养过程中防疫的问题, 则由村里的兽医 和乡里的兽医站来解决, 为保障包括贫 困户在内的农户喂养生态熟食猪, 古塘 乡按每头

3 元的标准拨付了专门的防疫 费用. 这些生态熟食猪是有机农产品, 销 路非常好, 不提前下手根本抢不到货. 吴海森将自己喂养的

4 头猪早早就供应 了村里的红白喜事, 算下来赚了

7000 块钱.另外, 根据乡里的奖扶政策, 他还能 获得每头

500 元的奖励.而两头牛现在 至少值两万块钱.吴海森想着, 今年就 可以把贷款还清了. 这个春节, 吴海森杀了一头整猪过 年. 先自己吃了再说. 吴海森很自豪地 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票子, 这日子可以过 了.以前过年只能买一腿猪肉, 今年是 一口猪, 你看我家房梁上还挂了很多肉 呢. (本报湖南涟源

2 月12 日电) 老农吴海森的别样春节

本报记者 谢文农历正月初三, 记者来到河北省 海兴县朱王村村民杜中华家, 这位普 通农民

2011 年参与将西路梆子申请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并在 申遗成功后坚守着传承的梦想. 杜中华

12 岁便师从太爷爷唱戏, 没想到这一唱便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