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9-07-15

90 年代末, 国家高速发展推动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 越是一次转型, 那么当下, 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则把众多高校再一次推到新的转型 十字路口.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学校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这是摆在黄师人 面前的宏大课题. 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 黄冈师范学院要把办学之根深深扎进黄冈沃土, 在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出一条转型之路、 重生之路.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王立兵认为, 高校转型是大势所趋, 也是突破自我的机遇所在. 顺势是谋事之道.当中部崛起、全省 一芯两带三区 产业和区域发展战略、 黄冈 双强双兴 、 四大行动 、 市校合作发展战略豪迈起航, 黄冈师院因时而谋, 提出了坚持 立足黄冈、 面向湖北、 辐射全国, 主动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的服务面向定位, 全力配合黄冈市大力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 极的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 通过校地、 校企合作办学、 合作育人、 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 深度参与黄冈社会经济发展, 不断提高创新型、 复 合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坚定不移地走产教深度融合、 校地校企双赢发展的综 合性应用型大学办学之路. 从顶层设计入手, 黄冈师院科学制定了 《黄冈师范学院校地 (企) 合作工作方 案》 , 明确了七大重点任务, 即搭建校地 (企) 合作平台、 探索联合办学机制、 拓展实 习实训基地、 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开展校地 (企) 人才交流、 整合开放学校优势资 源、 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坚持需求导向, 多方搭建校地合作平台―― 学校已与黄冈

11 个县市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建立双向服务、 合作共赢 的战略关系;

与黄冈市委共建全国首家地市级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与黄冈市统计 局共建黄冈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与市科协、 政研中心共建黄冈发展研究院;

与湖 北省黄梅戏剧院共建 黄梅戏学院 ;

2018 年, 学校与黄冈市

140 家企事业单位开 展了科技合作, 签订合作项目

166 项…… 一份份沉甸甸的协议背后, 是黄师人融入地方、 服务地方, 主动担当的迫切心 愿.

2018 年校领导带队走访黄冈市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企业百余次, 积极 了解地方企业的技术需求;

学校先后选派

169 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锻炼, 新增校企 合作基地

80 余个, 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 实验室等

20 余个.学校选派

50 余名博士 教授深入地方企业挂职工作. 一次, 市委书记刘雪荣应邀为黄冈师院师生作形势与政 策辅导报告.他在讲到黄冈师范学院在黄冈发展中的使命 和担当时说: 黄冈师范学院是黄冈的最高学府, 要发挥人才 库、 智囊团作用, 把服务黄冈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加 快老区发展献计出力, 要积极参与到市校合作中来. 黄冈师范学院生于黄冈、 长于黄冈, 服务好黄冈是义 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这是领导的嘱托、 时代的需求, 更 是师院人的心声. 近年来, 黄冈师院在校地融合中, 坚持学科建设与产 业转型相适应的发展思路,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不断优化 学科专业布局, 致力打造一流学科. 主动对接支柱产业, 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根据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要重点打造农产 品加工、 纺织服装、 重型制造、 汽车配件、 建筑材料、 生物医 药、 先进制造、 新材料产业等八大产业集群的这一实际, 重 点建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