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9-07-15
2019 年2月15 日星期五副刊编辑:胡艺罗版式:胡艳素乌牛早茶 陈建良 药食同源聚雪精, 早春正月出新品.

一杯在手抚山河, 美味甘香千载饮. (作者系县政协主席) 新春茶话会有感 余哲春 新春盛会商大计, 精英乡贤聚家乡. 梦境常浮当日貌, 风光早改旧时妆. 东蒙劈景修长城, 嶂山开颜展殿堂. 乌牛儿女立壮志, 琴棋书画动诗肠. 在 江南小镇 小路在温州城中, 学院西路49号 明明是一家门面狭窄的酒楼 却无端地唤作 江南小镇 没有款款走过石板小巷的艳丽旗袍 没有咿咿呀呀的亭台水袖 也没有一柄油纸伞, 撑在 伤离别的船埠头 己亥猪年正月初三之夜 倒是有几个江南的诗人: 任峻、 周小波、 天界、 胡理勇 以及阿罗、 倪宇春, 小路和周瑶瑶 还有担任瓯江学院院长的蔡贻象 依然保留着前诗人兼评论家的身份 他们用诗歌下酒.词的三纹鱼 从千岛湖纵横到鄱阳湖…… 主菜没上, 天界率先醉了.一世豪杰 竟醉倒在阴雨江南的某一次爽约 峻哥喝了茅台, 又换作喜力啤酒 他的酒量, 与他诗歌的深度堪成正比 好客的胡理勇异常兴奋 他用永嘉籍的普通话, 把自己的诗歌 朗诵出了许多歧义 幸好周瑶瑶, 用她的年轻、 美丽和稚气 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诗意 阿罗和倪宇春把写诗作为喝酒的借口 一个说喝酒是为了写诗 一个说写诗必须要喝酒 倒是酒后吐真言的周小波兄 凑近我的耳边, 悄悄地给我透露了: 诗就是生活 的秘密…… 只是来自乡下的小路, 酒喝得节制 他一直在心里盘算: 今夜 我得要多少钱才可以打车回到福佑村里 三十而立 ――难忘黄中岁月 徐象俊 父亲重操旧业 吴克近日黄田中学的同学群发布公告: 兹定于正月开同学会.离开母校已然 三十年了, 忆起那段求学经历, 恍如昨 日, 难以忘怀! 三十年前的黄田中学分老校舍(现 黄田街道办事处)和新校舍(现黄田中 学).学生大多来自全县各地, 也有来 自温州市区和邻县的.上世纪八十年 代末, 我县的交通仍十分闭塞, 对于出 生在楠溪江畔的我而言, 算是一次远行 了.至今仍清晰记得去报到时的情 景.挑着两只木制 脚篮箱 (旧时的书 箱) ,用来放衣物和生活用品, 其中一 只是我姐的.当时在黄田中学, 姐弟俩 结伴求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报到后, 大 部分男生都住在大礼堂隔成的宿舍里, 一张床上下铺, 睡四人.当时学校食堂 只负责蒸饭, 伙食得学生自己解决.抓 几把从家里带来的 三优 米, 盛放在铝 制的饭盒里, 拿到食堂大蒸笼里集体蒸 饭, 然后带回寝室, 就着自带的梅菜干 吃上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有的同学为 了改善伙食, 用肉油和酱油拌饭.每每 饭点, 寝室里便氤氲着肉油、 酱油和大 米饭混杂的特有香味.有人边大口吃 着, 边故意大声嚷嚷 真香真香! 话音 未落, 引得室友蜂拥而上 抢食 .当然, 他的内心是愿意跟大家分享的, 只 是有意引逗, 而我们, 也会将白饭和梅 菜干与其互换, 免得他挨饿. 那时老校舍时常断水.每天一大 早, 校门口的小河边已蹲满了学生, 刷牙、 洗脸, 洗 坑缸 (茅坑) .这是我们 当时对饭盒的戏称.那时大伙正值青 春期, 饭量惊人, 楠溪民间称之为得 一 '

坑缸'

吃 .每天晚饭后, 同学们就像 赶集似的, 三五成群, 提着水桶, 去学校 后山上的水库取水.因为要赶晚自习, 大家行色匆匆, 但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 纯真与乐观. 新老校区都没有林荫小道, 更没有 鸟语花香, 在我们看来, 真正的风景在 校外.而所谓的风景, 在他人眼里, 往 往是避之不及的――校园后面群山连 绵, 最近的一座,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陵 园, 坟冢累累, 但这无妨, 凡是阳光明媚 的日子, 放眼望去, 在一座座修缮讲究 的坟坦上, 同学们三三两两, 或埋头学 习、 或闭目小憩、 或畅谈人生.时常有 亲民 的老师也参与其中.亦师亦友 的师长, 与意气风发的我们互动的场 景, 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时, 在学习上, 似乎也有些另类, 各有各的惜时 绝招 .有为了多解几 道题, 上午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