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 2019-07-15 |
如需引用请与作者联系并须注明引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 签发:刘春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2011 年第
4 期 关于我国银行业顺周期问题与逆周期资本框架的实证研究 李文泓1 内容摘要:金融体系所具有的内在顺周期性,以及风险计量模型的广泛应用和资本监 管、会计准则等外部规则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进一步强化,是近年来金融失衡加剧、金融 脆弱性增强,并最终导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引 起了国际社会对金融体系顺周期问题的广泛关注. 推进逆周期监管、 缓解金融体系的顺周期 性,已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本 文对国内外关于金融体系,尤其是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政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 分析了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缓冲框架的目标、思路与核心要素.以此为基础,在国内首 次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运用面板数据对主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和验 证;
并首次采用我国宏观经济和银行业数据, 对巴塞尔委员会的逆周期资本框架进行了实证 研究, 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我国银行业的逆周期资本框架提出了政策 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
资本充足率;
顺周期性;
逆周期资本缓冲
1 李文泓,政策研究局副局长.本文仅代表个人学术思考,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该文部分内容已发表于 《金融研究》 (2010 年第
2 期)和《国际金融研究》 (2011 年第
6 期) .
一、引言2007 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的全面 反思. 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缺失以及未能有效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控制 系统性风险,被广泛认为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危机表明,低通胀和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尚不足以保障金融稳定,以 保障单体机构稳健经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也不足以防范系统性 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构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 金融监管框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宏观审慎监管旨在从两 个维度来应对系统性风险:一是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 ,重点是 推进逆周期监管,缓解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procyclicality) ;
二是跨 业维度(cross-sectional dimension) ,重点是推进对系统重要性机构、 产品和市场的监管,弱化金融体系内部的关联性,降低金融体系的风 险集中程度. 其中,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是指在时间维度上,金融体系与实体 经济形成的动态正反馈机制(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s)放大繁 荣和萧条周期,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导致或增强金融体系的不 稳定性(FSF 2009) .最典型的表现是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推动经济 周期的形成和/或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当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 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改善,抵质押品价值上升,银行通常会扩张信贷, 导致经济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