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9-07-15

9101、SC/T 9103排放标准. 3.4.4 增氧设施 3.4.4.1 底部增氧 常用空压机为罗茨鼓风机, 功率为2.2 kw~7.5 kw, 一般每亩 (667 m

2 ) 底部增氧功率0.5 KW~1.5 KW;

可使用底部管道增氧或纳米增氧管盘. 管道推荐使用主要有16 mm~65 mm的PVC管. 使用65 mm PVC管作主 供气管,16 mm~20 mm PVC管为分支,与供气主管道联通,并安装阀门,另外一端也安装阀门,供气压 调节.管道的正面间隔40 cm~60 cm距离打孔,孔径一般0.6 mm~1 mm,以2 m~3 m间距平行铺在塘底, 用混凝土块或绳索固定于池底,与池底距离1 cm~5 cm.纳米增氧盘一般管内径10 mm~15 mm,单个曝气 盘的管道长度10 m,8 个/亩(667 O)~10 个/亩(667 O). 3.4.4.2 水面增氧机增氧 每亩(667 m

2 )面积配备水车式或射流式增氧机1 台~2 台,单个功率为0.75 kw~1.5 KW.正方形池 塘增氧机推荐在对角线放置,长方形池塘可在长边靠近池塘10 m~15 m放置增氧机. 3.4.5 备用发电机组 根据养殖规模配备相应规模的发电机组. 3.4.6 加热设备 可选用经过环保部门审核通过的加热设备,在冬季提升水温,以延长养殖时间.可在池塘底部铺设 蒸汽加热管道,管道距离池塘底部高度

10 cm~20 cm.

4 放苗前的准备 4.1 清整消毒 DB33/T 710―2018

3 每茬养殖前要及时对蓄水池、养殖池、废水处理池等进行清污平整,使用漂白粉50 mg/L~100 mg/L 进行消毒.上一季曾爆发流行性疾病的,先使用60 kg/亩(667 O)~75 kg/亩(667 O)生石灰干法清 塘, 进水后7 d后再使用50 mg/L/亩(667 O)~100 mg/L/亩(667 O)漂白粉进行消毒. 4.2 进水 海水(淡水)在沉淀池里经24 h沉淀后,用15 mg/L~60 mg/L漂白粉消毒,曝气24 h后,经80 目筛 绢过滤后抽入养殖池塘,控制水位80 cm~100 cm. 4.3 放苗前水质调控 全池泼洒使用EM菌2

500 mL/亩(667 m

2 ), 隔天再次泼洒一次,用量减半,一周后池水透明度在50 cm~60 cm,即可放苗.

5 放苗 5.1 放苗时间 未配备加热锅炉的,第一茬放苗时间一般为3月下旬,第二茬放苗在7 月下旬至8 月初.配置加热锅 炉的,第一茬放苗时间一般为2 月底至3 月初,第二茬可在8 月初至8 月中旬.分级养殖及标粗放苗时间 相同. 5.2 水环境要求 养殖池透明度为50 cm~60 cm;

水温20 ℃以上,育苗池与养殖池水温差小于2 ℃.;

调节放苗池的 池水盐度与育苗池基本一致;

恶劣天气时不宜放苗. 5.3 苗种质量 参照DB33/T 399.1执行,另外放苗前对苗种进行白斑病毒、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IHHNV)、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虾肝肠胞虫的检查及抗生素残留检测. 5.4 放苗密度 泥底或铺膜养殖池放苗密度:第一茬15 万尾/亩(667 m

2 )~20 万尾/亩(667 m

2 );

第二茬10 万尾/亩(667 m

2 )~15 万尾/亩(667 m

2 ).采用分级养殖的养殖池,一级池(标粗池)放苗时在正常放 苗密度上可增加6 倍~8 倍,对虾生长至3 cm~5 cm时及时分池.

6 水环境管理 6.1 水温 整个养殖期间水温宜控制在22 ℃~32 ℃.养殖第一茬前期气温较低时,要及时覆盖大棚薄膜,必 要时启用加热锅炉;

大棚养殖池水温稳定在22 ℃以上时关闭加热锅炉;

气温达到28 ℃以上,要及时通 风,当水温持续超过32 ℃时,去掉薄膜. 6.2 换水 养殖前期池塘以逐步加水为主,在水深达到2 m水位之前,每天加水5 cm~10 cm,每天排污1 次~3 次, 每次排放至出口污水颜色与原池水色相近时停止. 水位达到2 m高度后, 早期换水量在10 cm~20 cm, DB33/T 710―2018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