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2019-07-14
地方某里 疏证 郭伟涛 古人在表述疆域面积时,通常使用 地方某里 的h法.

常见的是地方百里、地方 千里,以致形成地方百里表示 县 、地方千里表示 郡 的惯例. 但是, 地方 之 方 该如何理解,却有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看法将 方 理解周长, 〔 1〕 较早受到清人王引之的批评. 他认 古人 言地之广狭,皆云方几里,或云广纵几里,无以环绕言之者 . 〔 2〕现代学者方文一采 信了这个意见,并对《孟子・梁惠王下》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 这句话进行了数学推 算,论证了周长h的荒谬,认 方 乃正方形边长的意思. 换言之, 地方千里 表示 边长千 里的正方形. 〔 3〕 第二种看法是 方 平方, 地方千里也就是一千平方里. 〔 4〕这种观点受到\多学者的批评,其中李耀宗、王增吉通过对《战国策・齐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今齐地方千里 一句进行推算,认若齐一千平方里,则面积 过小,不及现在的一个县,因此主张边长h. 〔 5〕袁长江、周志锋两位学者分别举出 《礼记・王制》中 方千里者方百里者百 及 方一里者,田九百亩;

方十里者,方 ・

3 5

2 ・ 〔 1〕 〔 2〕 〔 3〕 〔 4〕 〔 5〕 王力在1

9 6 2年版的《古代汉语》里将 方六七十 释 周围六七十里 (见王力: 《古代汉语》第1

8 7页, 中华书局1

9 6 2年),但后来修正 如纵横各百里叫方百里 (见王力主编: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第4

1 9 页,中华书局2

0 0 0年).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七 幅陨既长 条,第1

7 5页上栏,江苏古籍出版社2

0 0 0年. 王引之认 古人言地之广狭,皆云方几里,或云广纵几里,无以环绕言之者 (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七 幅陨既长 条,第1

7 5页上栏). 方文一采用了这个意见,并通过资料推算论证周长h的荒谬,认 应该将 方 理解 纵横 (见方文一: 《还是释 纵横 有 ― ― 方 的一个义项》,《辞书研究》1

9 9

5 年第6期,第1

4 0―1

4 2页). 朱东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此书1

9 7 9年就已出版,本文虾9偶霭嫔2

0 0 2年版,第1

4 3页. 李耀宗: 《释 方……里 》,《语文学习》1

9 5 7年第5期,第2 8页;

王增吉: 《 齐地方千里 辨》,《齐鲁学 刊》1

9 8 0年第3期,第8 4―8 6页. 一里者百,田九万亩 两段话,认数学推算的结果同样支持边长h. 〔 1〕陈会兵则 通过分析 方+某里 的语言结构,指出了 方某里 和 某方里 的区别. 〔 2〕另外,署名 飞鸣 的文章也反对周长h和平方h,赞同边长h. 〔 3〕因此,总结\多学者的一 致意见可以形成第三种看法,就是 方 乃正方形边长之意,地方百里也就是边长百 里的正方形. 尽管一\学者从各个角度论证了正方形边长h的正确,但并无直接材料,多属旁 证. 袁、周两位学者引用《周礼・ 王制》的材料,虽然较有力,但也并非直接证. 因此,本该成不刊之论的正方形边长h,近年又受到新h挑战. 邱进春注意到天一 阁收藏的部分明代方志中有四至、广袤和 地方某里 的资料,分析后发现: 四至分别 相加广、袤(也就是南、北的距离),广、袤相加之和即 地方某里 之 里 . 换言之, 方 即广、袤相加,差不多算半个周长,正方形边长h也就此被否定. 这种h法,姑且 称半周h. 他还进一步往上追溯,引用张仪以六百里土地幌子欺骗楚怀王的史 实,将古籍中常用的 广袤(或广纵、纵横)某里 也解释四至之和. 〔 4〕 邱先生关於 广袤 的新解恐怕难以成立,详见下文. 但指出方半周h实在是 一大贡献,不过半周h的适用围却有可能扩大了. 细察邱氏使用的材料,都是明代 江南地区的方志,目前还未见有其他地方、其他时段的相同的材料,因此应该对半周 h持保守态度,留待检验. 而且,邱氏的发现不足以否定中国史早期通行的正方形边 长h. 近些年出土的秦汉简帛恰好有几条这方面的材料,足以支持正方形边长h. 首先是出土於1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