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2019-07-14

本报记者 高倩倩 通讯员 王玉建 辛虎 叉车 技术参数张口就来,独创 "稳装轻放无声操作法" 解 决大件货物装载难题……不足 半平方米的驾驶室成了叉车司 机周金炳追梦的大舞台,"多看、 多问、 多想、 多干" 是他的作 业心得,眼跟货动、车随心行、人车合

一、安全高效是他的作业目标. 周金炳是兖州车务段兖州 装卸作业所的一位共产党员, 他 在普通的岗位上练就技术, 成为 班组公认的技术大拿. 20多年的叉车司机从业路 对周金炳来说是艰难曲折的.1991年, 年仅28岁的他走上了叉 车司机的舞台, 第一次走进不足 半平方米的叉车驾驶室时, 他就 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方寸之间 干出一番天地. 文化水平低、 业 务底子薄, 别人看一遍两遍就能 掌握的理论知识, 他总要多看十 遍八遍, 牢牢掌握熟记于心. 叉 车开得好不好关键看实做, 他虚 心向老师请教, 利用间休或休班 时间苦练操作技能, 勤学苦练, 终能熟能生巧. 日常工作中,他注意多观察. 叉车、 货物、 车辆的状态, 叉车的技术参数、棚车的装载面积、 货物的几何尺寸, 他都能随 口道来, 这为他干好工作打下了 坚实基础. 多年来的工作经历让 他总结出了 "四多" 作业心得, 那 就是 "多看、 多问、 多想、 多干" , 眼跟货动、 车随心行、 人车合

一、 安全高效. 在他的带领下, 班组伙计们 掀起了学技练功的热潮, 操作技 能均大幅提升. 2013年1月18日, 兖州装卸作业所接到紧急任务, 一批3300 多件货物急需发往成 都局. 周金炳主动请缨, 带领班 组人员开足马力, 加班加点,

24 小时不间断卸货、 装车, 由于班 组伙计操作娴熟、 技术过硬, 保 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装车任务, 一天发出两列专列, 效率之快得 到货主高度评价. 叉车司机都知道, 模拟演练 装车中, 叉取笨重大货件是难度 最大的, 人为盲目叉取碰撞极易 造成货物损坏. 经过反复练习, 周金炳逐步摸索出了窍门, 提出 了 "稳装轻放无声操作法" , 即在 大件的3/1位置处叉取, 斜度保 持45度时, 是最好倒进正出不碰 撞标杆的.在通过Z 过道和360 度转圈时要看右侧标杆掌握中 心点, 左前轮原地不动转圈, 打 眼一瞄, 就能准确定位, 又轻又 稳. 他专门编写了操作要领, 亲自培训骨干在全班组推广,就这样,"稳装轻放无声操作"成了周金炳的独创,全面解决了 模拟演练碰门杆和实作作业大 件货物易损的难题. 周金炳也因 此名声大振, 成为全局赫赫有名 的技术能手. 有人说, "人到五十知天命, 该歇歇脚了" . 已年过五十的周 金炳却没在追梦的路上驻留停 步, 依然忙碌穿梭在装卸的站台 上,用心去谱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上 上水 水工 工人 人""闫 闫总 总管 管" " 用 用心 心管 管人 人 "杂牌军" 摇身一变成先进班组 装卸站台就是追梦舞台 小 小小 小叉 叉车 车驾 驾驶 驶室 室走 走出 出技 技术 术大 大拿 拿 图说济铁 在济南火车站东站, 上 水工作是出了名的 "脏、 累、 苦、 险" , 在这个 "人人喊苦" 的岗位上, 有着30年工作经验 的 "总管" 闫昭军硬是苦中寻 乐, 干出了乐趣和温情, 在他 的带领下, 临时拼凑的 "杂牌 军" 上水工队伍也团结奋进, 成了 "专业队伍" . 作为班组 里的老党员, 闫昭军在平凡 中谱写 "水之歌" . 闫昭军在给列车上水. 通讯员 王学锋 摄 周金炳在指导徒弟们. 通讯员 辛虎 摄 济南西工务段作业人员对道岔鱼鳞纹进行技术攻关. 通讯员 崔俊杰 摄 青岛动车段车辆检修人员检修动车车底. 通讯员 吴化鹏 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