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2019-07-14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2.【答案】C.解析:A 项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的说法是错误的,认识可能落后于实践,也可 能超前于实践,故A不选.B 项实践是认识的先导的说法也是错误的,认识同样也可能先于实践从 而作为实践的先导去指导实践,故B不选.D 项说法错误,实践和认识有统一性的一面,但不是说 实践与认识二者可以合为一体,故D不选.题干当中 预测未来 可以看做认识活动, 创造出来 可以看做实践活动,而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强调的就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 的是要以预见为基础,通过实践真正把科学的预测和理论转化为现实,体现了实践高于认识.故本 题答案为 C. 13.【答案】C.解析:本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 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故本题答案 为C. 14.【答案】B.解析: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没有绝对的运动就无所谓相对的静止.另一方 面,没有相对的静止就不可能确定究竟什么东西在运动以及它以什么形式运动,因此也不可能有绝 对的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故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故本题答案为 B. 15.【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 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故本题答案为 D. 16.【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 阶段.AD 错误,B 正确.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是1949 年到

1956 年三大 社会主义改造结束这个阶段.这个时期还没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 17.【答案】C.解析: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总结了历史经验,实现了思想上、 政治上、组织上的全面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心转移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也开始起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思想基本原则.这就初步形成了 一 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思想,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全面改革逐步展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逐步形成.1987 年召开的党的十 三大, 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熟, 形成科学体系. 党的十五大正式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理想.故本题答案为 C. 18.【答案】A.解析: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三贴近原则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故本题答案为 A. 19.【答案】B.解析: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优越性时说: 社会 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哪个好?当然是社会主义制度好.……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 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 是否走共同富裕道路, 也是一个分配制度问题.邓小平曾指出: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 选》第3卷第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