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2019-07-13
本报讯 ( 通讯员 念蕾) 种了一辈子 地,头一次让农作物吃上了 '

营养餐'

.

今年在区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 我家水稻比往年至少亩 增70 公斤. 近日,年近

60 岁的冷水滩区农民 周成亮说. 冷水滩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是全省先进 县(区),也是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先进单 位. 近年来,逐步建立起 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 技术指导服务体系,同时,在水稻、 玉米、蔬菜、棉花、果树等各类农作物上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 按照科学配肥、合理施肥的原 则, 为60 户科技示范户、65 户种植大户和

3 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施肥档案, 开展个 性化指导服务,免费取土化验,根据化验结果 由区土肥专家提出最佳的施肥数量和种类, 并写在科技明白纸上发放到农户. 据统计,今 年上半年,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达到 62.82 万亩, 发放施肥技术指导资料

6 万份, 发放施肥建议卡 7.22 万份. 农作物吃上营养餐

7 月10 日,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一 整列供旅客临时休息用的 睡眠盒子 吸引 了众多好奇的目光.据介绍,此 睡眠盒子 在中国内地尚属首次开设, 是由人造板制 作的可移动式休息场所, 内部面积约为

3 平方米. 内部设有单人床、网络电视、电脑 桌、充电插座、LED 阅读灯、电动百叶窗、 无线网络、保险箱、梳妆台等设施. ( 中新社 发) 迷你 睡眠盒 亮相

8 个结实汉子正往油茶开发地抬电杆, 一位白发老者在旁边招呼着. 只见他一会儿 挥刀砍掉路边杂草荆棘,一会儿往低洼处填 石头,在陡峭处给汉子们拉把手,忙得不亦 乐乎. 这位老者叫杨再刚,是泸溪县合水镇横 坡村人,今年

64 岁,曾先后担任过

6 年县农 委主任,4 年林业局局长等职务.

4 年前从县 政府助理调研员的岗位上退休. 回到老家 后,他重新拾起了锄头,在自家山地里开垦 出26 亩多的桔园,种了

6 亩多水稻,过起了 自给自足的安乐生活. 当他看到村里年轻父母为了生计,留下 老人小孩外出打工时, 他萌生了一个想法, 决定发展油茶繁育生产基地,要带领乡亲们 共同富裕. 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和反对,他拿 出用来养老的

10 万元积蓄,提出了给农户出 坡改梯的钱、茶苗钱和

3 年的肥料钱的优越 条件,说服村里

4 位农户,联合他们拿出

30 亩的山林做试点. 由于缺乏油茶种植技术, 很快,杨再刚的这次试点夭折了. 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后,杨再刚带着村 里的几位有知识、 懂技术的老农先后去攸 县、浏阳等地考察学习.

2011 年,杨再刚向县 林业局、县财政局申请立项,争取到开发资 金26 万元. 如今,已开发油茶繁育生产基地

300 亩. 规模种植油茶需要大量的山地,可实际 情况是,村里虽然有很多土地多年前就已经 闲置荒芜,但这些山头的户主一听到要把自 己的土地租借

20 年,都纷纷摇头,表示了忧 虑和担心. 杨再刚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往返于村民家,终于,乡亲们被他的诚心感 动了. 从挖坑、施肥、育苗、除草、灌溉到治 虫,杨再刚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 要想发展特色农业,道路畅通和水源保 障是前提,为了解决这两个大难题,杨再刚 于今年

5 月份初,投资

3 万元,修建了提灌站

1 座,安装管道

1500 米、安装提灌电机一台, 可确保油茶基地旱涝保收. 现在我们种植的油茶叫做岑溪软枝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