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ingluoshutong 2019-07-11
15 夜明珠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岁月 流金 编辑: 严晓星 组版: 张淑玲 校对: 李婧 紫琅 诗荟 万家 灯火 乡土 风情 小暑,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 个节气, 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 及未月的起始.

暑, 表示炎热的意 思.左河水有 《小暑》 诗: 地煮天蒸 望雨风, 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 北分天壤, 总有荷塘色味同. 乡间俗语: 小暑大暑, 上蒸下 煮.小暑的三候让古人的生活充满 期待和惊喜: 一候温风至, 二候蟋 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 热风骤至, 气 温升高,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 《诗经・七月》 ) , 蟋蟀由田野跑到屋檐墙 角纳凉, 老鹰则飞至清凉的高空, 这 不仅仅是物候现象, 也是关于人类 活动现象. 动物的祛暑纳凉唤起古代人对 深山竹林、 流泉凉风的亲近, 也充满了 对改善暑天生存环境的向往. 眼前无 长物, 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 凉生 为室空 ( 白居易 《消暑》 ) , 一缕清风, 让一树的叶神采飞扬, 让静坐室内 的诗人诗兴勃发, 写下一纸凉意. 小暑节气, 是秋熟作物水稻玉 米棉花大豆们生长的旺盛期, 也是 田间管理的繁忙季. 小暑天气热, 水稻棉花正忙时 , 强烈的阳光是作 物生长必需能量, 水稻的耥秧, 棉花 的整枝除草喷药, 玉米的培管, 农活 一件压着一件.田间杂草一多, 就 会跟玉米棉花大豆争夺阳光雨水肥 力, 必须抢着锄除田间杂草, 人一挥 锄, 玉米叶子刮在脸上, 刮得伤痕累 累, 汗水流下来, 腌得生疼, 锄禾日 当午, 汗滴禾下土 , 李绅所经历的 那个夏天, 是千年以前的一个夏天, 也是今天的夏天.在苏中乡里, 麦 田套种玉米或棉花, 夏秋两熟, 亩产 过千, 叫 吨粮田 , 暑天里挥锄薅 草, 才能保证地里的收成, 真的是每 一粒粮食上都沾着农人辛勤的汗 水, 粒粒皆辛苦 . 少年时代, 春节开学后, 我们就 开始期待暑假的到来. 小暑交大 暑, 热得无处躲 , 暑期到了, 学校一 放假, 快乐的去处可多了. 天天下河洗澡, 多么快乐!去 河边的树上捉知了也不错.选一根 长杆, 杆子上绑一个竹篾圈, 网上蜘 蛛网, 瞅准一个知了, 悄悄举起长 杆, 接近了, 猛地一按, 然后收回长 杆, 粘在蜘蛛网上的知了惊慌失措, 扑着羽翼 知了知了 大叫, 我们则 快活极了.去河滩上放羊也很有意 思.把羊往河边草地上一放, 自己 便跟伙伴爬在草地上做各种游戏, 或者拿一本小人书倚着蓝天白云翻 看.去玉米地棉花地里割草也有乐 趣, 地里常常藏有杂瓜, 先是太嫩, 我们便悄悄做了记号, 然后天天盯 梢, 终于闻到香味, 便有了惊喜.有 时也被父母 抓 去做农活, 暑天的玉 米地, 闷热得让人喉咙里冒烟浑身发 汗, 汗水从头发茬子里流出来的时候, 就像一条条小虫子在爬, 爬在脸上、 脖 子上, 爬在后背, 直到黄昏一阵凉风吹 来, 就仿佛整个人浸在冷水里, 要多凉 快有多凉快…… 六月六, 曝衣服 六月六, 吃新 饼 , 时值小暑的农历六月六, 这些习 俗都让我们十分向往. 因小暑多雨、 高温, 所以, 古人比 较注重小暑的养生.这一时节, 对饮 食有讲究, 要适当控制食量, 多食清 淡、 富有营养且具有清热消暑的食物, 譬如绿豆粥、 南瓜绿豆汤、 荷叶粥、 红 豆薏米粥等等;

多饮决明子茶、 大麦 茶、 藿香茶、 菊花茶和苦丁茶等饮品;

王子彦有 《夏夕》 诗: 夕阳场圃树荫 凉, 麦豉瓜姜豆粥香.人坐晚餐牛吃 草, 蚊烟影里说家常. 小暑时节的田野上, 草木庄稼茂盛 浓密, 芝麻开了花, 瓜果藤爬上了架, 玉 米飘动着彩色的穗缨, 棉花枝叶间现出 了红红粉粉的花朵, 水稻秧苗儿一蔸紧 挨一蔸, 青蛙们藏在不知处唱着劲歌. 路边的高树浓荫蔽日, 蝉鸣聒噪, 鸟雀 啁啾……小暑时节的景色尽管没有春 天那么清新, 但遍野成熟的菜蔬、 庄稼、 草木, 无不构成风景, 其情其景, 人 们心里比春天又多了一份踏实. 每一滴酒的源头 是窖里修行的粮食在蒸馏 时间的风霜和春秋 让它们坐化成大地河流的温柔 所有的粮食沉默集体发酵 这灵魂的舞蹈 让每一滴水站立着奔跑 舞动大江大河大海的波涛 和每一粒粮食做知己 让每一滴酒升腾为小径分叉的 花园 你是生命里最美的春天 是泅渡我人生的船和彼岸 这五谷的帝国和宇宙 统领着亿万谷物光荣殉道叩首 酒是天地联袂奖励给我们的勋章 这一生的信仰让我们谦卑低头 2019年1月12日清晨 青年文学杂志 《萌芽》 是份很 老的刊物, 六十年前创刊于上海. 那时我正寄居沪上读初中, 一篇 作文得到老师几句表扬, 便以为 自己为文学而生了, 如饥似渴地 捧读半月一期的 《萌芽》 , 做起作 家梦. 《萌芽》 每期的内封是诗 画专页, 诗歌作者我印象最深的 是芦芒 (小说家王小鹰父亲) , 其 次是宁宇. 他们的诗风高亢、 豪迈, 颇富鼓动力, 俨然那时代的冲 锋号. 我读了几年 《萌芽》 , 练了几 年笔墨. 上高中的翌年便斗胆投 稿给它. 是篇三四千字的习作 《红 管家》 , 叙写人民公社热潮中全民 大办食堂, 无非歌颂 大跃进 . 不 意一发即中, 只是需作修改才得 发表. 按编辑部通知, 我到杂志社 小说组聆听修改指导. 坐落巨鹿 路上这座西式院子, 乃我心中文 学殿堂. 忐忑地上了二楼, 很是意 外, 指导老师竟是我景仰的诗人 宁宇. 指导了什么意见不复记忆, 只留下诧异感觉: 诗人当编辑不 编诗歌? 眼前的偶像原来又很年 轻, 没有丝毫豪放不羁的诗人风 采. 朴素穿着, 朴素脸庞, 朴素谈 吐, 俨然一位老大哥. 大概他也不无 诧异, 作者原来是个十多岁屁孩. 《红管家》 的幼稚可想而知, 主题的时代烙印也不言而喻, 连 它的体裁都不易归类. 有点像纪 实的报告文学, 可是虚构的情节 并不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