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2019-07-11

2020 年实施, 也就是说, 上市公司会从

2021 年开始 按新修订的要求发布报告.如此算来, 上市公司有 不到两年的时间准备. 此次修订内容的最终落地, 将进一步推动在港 企业 ESG 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 孙飞告诉记者, 该《ESG 指引》 有利于资本市场获得更加真实、 客观、 有效、 可比较的企业 ESG 信息, 有利于投资机构更好地 评价企业 ESG 行为, 推动企业、 投资者、 监管部门之 间的良性互动, 进而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增长方式的 转变及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内地ESG将后发先至 孙飞向记者分析, 从全球范围实践来看, 目前已 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 露制度.信息披露要求逐渐从 鼓励性披露 , 向 不 披露就解释 和 强制披露 递进, 并且致力于建立更 多的可量化指标标准. 从我国内地实践来看, 一方面, 当前尚未针对企 业ESG 信息披露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指引文件, 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报告及其他一些规章 制度中, 中国证监会、 上交所、 深交所以及生态环境 部等都对企业 ESG 信息披露有一定的相关要求.另 一方面, 近年来, 监管部门推进企业 ESG 披露工作的 步伐明显加快. 内地出台具体指引的时间尚不知晓, 但一定比港 交所后发先至.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施懿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内地指引一定标 准更明确, 且带有罚则, 这对企业的制约能力更强. 提高企业意识是关键 在此背景下, 近年来, 我国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 露情况正在不断改善, 但由于监管框架尚未建立等 原因, 仍存在一些问题.孙飞认为, 主要表现为以下 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披露数量偏少.由于目前多数 披露要求均不是强制性的, 大量企业并未披露 ESG 相关信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开展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

2016 年有725家上市公司有E、 S、 G三项信息的披露, 仅占 全部上市公司的 23.9%.二是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上市公司已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等公开报告多以描 述性披露为主, 偏重于宣传各自业绩和环保、 社会责 任成绩, 对一些负面指标鲜少涉及.且不同企业披露 数据差别较大, 不具备可比性.三是企业ESG意识较 差.调研发现, 很多企业尚未意识到ESG信息披露的 重要性, 认为该事项与己无关, 把进行 ESG 披露当作 一种成本和负担, 执行披露要求时敷衍了事. 此外, 孙飞表示我国投资者 ESG 投资意识也还 需进一步提高, 仍有大量投资者尚未充分意识到 ESG信息整合在投资决策中的价值. 在国际 ESG 信息披露制度已成为一种主流发 展趋势的大背景下, 我国亟须完善现有 ESG 信息披 露框架. 孙飞建议: 一是借鉴已有成熟经验, 尽快分 阶段构建我国内地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框架.一 方面, 结合国际主流披露标准和发展趋势, 尽快出台 ESG 信息披露指引, 指导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 以 更好地提高企业内在价值.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企 业ESG 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上市公司对 ESG 内涵及价值、 风险等关注较少, 披露要求对其是一个 不小的挑战.建议 ESG 信息披露政策制定应注意循 序渐进, 可采用由 不遵守就解释 的半强制性披露 向强制性披露逐渐过渡的方式, 并设置一定的过渡 期, 给予企业完善ESG信息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根据我国国情, 科学界定上市公司 ESG 信 息披露要求和指标.在制定信息披露框架时, 一方 面, 要反映中国特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有特殊的 发展阶段和国情, 不能一味照搬和模仿国外经验, 要 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规则和标准.另 一方面, 要总结已有企业 ESG 披露的特点和经验, 特 别关注企业自主披露中容易被隐藏的关键信息. 三是提升企业 ESG 披露意识.监管部门和交易 所应该加强上市公司能力建设, 宣传 ESG 理念和 ESG 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提升企业 ESG 信息披露意 愿和积极性, 让上市公司真正关注 ESG 的发展机会 或者潜在风险, 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 四是完善 ESG 信息披露的配套机制.一方面, 在构建信息披露规则和指引的基础上, 建立有效的 评价制度及配套激励约束机制, 与披露规则相互促 进.另一方面, 鼓励投资者开发更多 ESG 标准化产 品, 从投资端倒逼企业践行ESG理念. ESG 信息披露, 于金融市场而言, 能带来更稳 定的回报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