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f19970615123fa 2019-07-10
校园

8 主编: 钟华 编辑: 温才妃 校对: 王心怡 E-mail押daxue@stimes.

cn

2013 年5月23 日 星期四 Tel押(010)

51949400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 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 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51949392

51949387 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51949411

82614588 传真院园员园原愿圆远员4609 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字第

8037 号 零售价院1援5园元年价院288 元 解放军报印刷厂印刷 由于原定上午

9 点飞往芝加哥奥黑尔国际 机场的飞机晚点,导致我到普渡大学会议宾馆 时, 已是当天晚上的

11 点了.此次到普渡大学, 是为了参 加 第六届中 美 比较 文学 双边讨论会 .会议由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和美国普渡大学比较文学与宗教研究中心共同 发起主办, 主题为 比较文学、 宗教与社会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会议期间, 承办方普 渡大学在该校图书馆举行了一个与中国有关的 普渡大学档案资料与特殊展品展览 ,使参会 者对于该校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使我们对该校 与中国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普渡大学实际有六大校区, 主校区位于 (芝 加哥南部的) 西拉法叶特, 也就是我们这次参会 的所在地.该校成立于

1869 年, 从1874 年第一 届只有

6 位指导教师和

39 位学生,已经发展到 今天

40000 人的规模,其中本科生约占四分之 三.该校在

2012 年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的大 学排行榜上, 位列公立大学第

26 位, 在全美大学 中排名第

65 名. 该校的航空学历史悠久, 为美国 首个授予四年制本科航空学历的大学, 也是第一 个有自己机场的大学.普渡有美国 宇航员的摇 篮 之称, 曾经培养出了

23 位宇航员, 其中就包 括首位登上月球者―― ― 阿姆斯特朗, 而最近登上 月球的赛尔南也是这里的毕业生. 展览时, 该校有关人员介绍说, 普渡的国际 化程度很高,国际学生人数之多位居全美高校 中第四位,而仅来自中国的学生就占了全体学 生人数的 10%!换句话说, 中国学生应该有

4000 人之多. 面对来自中国的学者,介绍人自豪地说, 普 渡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接收来自中国 留学生是在

1909 年. 这类信息固然吸引人, 但我 在现场的一个 小小的发现 一下子吸引了我的 注意力,我看到展览桌上摆放着邓稼先的博士 论文.确认无疑之后, 我即招呼大家过来一起观 看.见此, 介绍人骄傲地向我们说到, 他是我们 普渡的毕业生.我询问: 这论文是原版吗?答复 为是. 虽然与会者都是文科学者, 但大家对邓稼先 的名字都不陌生.邓稼先作为我国 两弹元勋 和中国核武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为新中国的核 武研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6 年因病去世. 能 够在普渡看到邓稼先的博士论文, 令所有在场的 中国学者感到意外、惊奇和欣喜,纷纷拍照留 念. 这篇博士论文只有薄薄的一本. 外面的封面 是一层牛皮纸, 里面是普通的白纸, 系全英文撰 写的打印本, 但显然使用的是旧式打字机打印而 成.论文有几个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 邓稼先的英文名字使用的是威妥玛式 拼音法: Chia Hsien Teng.其导师的名字, 因为写 的是花体而看不清楚.但从作者的 鸣谢 中的 第一人为 Dr 看,与有关资料所说相符―― ― 杨振 宁先生说,邓稼先的导师是荷兰人,叫德尔哈 尔. 第二, 该博士论文上只写了 哲学博士 , 未 写明具体的专业或者方向.但若与其所学的物 理学相连, 应该是 物理学博士学位 . 第三,博士论文上的签字日期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