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2019-07-10
2

0 1

0 年 2月

1 1日 星期四 编辑: 高云天 美编: 罗政 校对: 谷金一

1 1 春节是最大的非遗 (高之均) 欣慰的是, 由中华民族集体创造的这一整套密集而丰 富的 年文化 , 正越发受到政府和各界的重视.

假期前调、 春晚现象、 取消除夕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等, 春节正摆脱 淡化 的威胁. 特别是从

2 0

0 8 年起, 年三十 转正 为国 家法定假日.中国人过年从腊八开始,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 年三十晚上是高潮, 初五开始, 年俗活动由家庭走向社会, 正月十五是压轴戏. 由于重视, 我觉得应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人们 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 和亲和力, 同时, 可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 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 散发着香味的民俗 (惠光启) 二十三, 祭灶官;

二十四, 扫房子;

二十五, 磨豆腐;

二十六, 去割肉;

二十七, 杀只鸡;

二十八, 蒸枣花;

二十 九, 去打酒;

年三十儿, 捏造鼻儿 (饺子) ;

大初一儿, 撅着 屁股乱作揖儿. 关于春节的民谣, 总是散发着岁末里凝 结的各种香味儿, 一口气念下来, 跟着日子往除夕里打滚 儿, 人们心里眼里的喜庆汩汩地往外渗, 掩都掩不住. 自春节产生以来, 传统民俗项目变化不大, 延续至今的各种风俗, 赋予这个 华夏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万种风情.徐州年文化论坛的举办, 让我觉得, 建立春节 的象征体系和符号, 让中国文化更吸引人, 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的重要环节, 也 是年文化走向未来的重要渠道. 年俗流变, 亲情依然 (王爱芹) 近年来,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 西方文化的影响、 中 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商家和媒介的不当炒作等原 因, 春节年俗悄然发生了大的变化.但亲情还是永远不 变的主题.春节, 几乎对每个中国人来说, 不仅仅是传统 佳节, 更是一次情感履约,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已牢 牢铭刻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心里. 新旧习俗的交接过程中, 变化的是形式, 不变 的是精神, 亲情、 团聚仍是春节的主旨. 除夕夜阖家团聚, 这一规矩, 我们至今 仍坚持并执行着. 苏北年俗 (李敏) 年是一种文化, 也是一种记忆片段或细节.小时候 过年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贴春联、 吃饺子、 放鞭炮. 在苏北老家,贴春联是过年最关键的一项内容, 只 有春联贴上了, 年的味道、 颜色、 韵律才豁然显现.老家 的春联是成套的, 凡是有门的地方, 都要贴.由于那时候 日子不富裕, 春联大都是手写的. 一个村能把春联写好的多则三五个人, 少则 一两个人.春联写好了, 要在初一中午之前贴好. 春联贴好, 就该煮饺子了.多数人家要先煮一碗, 不是给活着的人吃的, 而是带到坟地里给死去的亲人吃的. 中午的饺子荤馅, 即便家庭生活困窘, 也 要吃荤馅饺子. 到晚上守岁时, 开始张罗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的饺子了, 这种饺 子是素馅的, 在包时要选定几只饺子在里面包枚硬币, 第二天, 谁吃到带硬币 的饺子, 就预示谁的福气大.而过年放鞭炮, 那可是最具年味的活动, 也是男 人们的乐趣.当然, 主角是男孩子. ,-./0 1234%567 8%9:;

?@ A B,C D%,EFGHI@ JKLMNOPQRS%TUV WXYZ[PI\\W]^@ _`a]bWcde%fg ,EWehijklmWno* p%fg,EWqrisstt Wuvw%fg,EWxyzz {|}\~WZ????Y ?W,q%???????Z? ??W ? ???C %??IZ ????K? ?W??%gZ???,EW ?¤%??}§¨W????? ??°±? 5]??b%??・ ??@???aW?????W ????I? ??? ?UVR?? ?????U V?????UV?????? ?±?*W??????UV Rà¨á ?á*W¨??%?]??W? Iù?@a ?ú?%,q??üI??WZ ?W +,??W7-?./%g01 ?2??34W¨?á5? 文/本报记者 高云天 图/本报记者 仲冬竹 年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赵彭城) 国家要产生世界影响, 重要的是依靠文化力量.要 成为世界强国, 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文化强国.我国几千 年的春节是和谐文化的自然载体, 是民俗文化的重要部 分,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人的 和谐,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这种文化不 仅仅是一种传统, 更是一种表达. 年文化论坛这一倡议很有文化价值和意义,是先进文化的探索和引领, 每年都要进行下去, 不断提升论坛的价值、 意义. 年文化的魅力不会消失 (李鸿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 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民族的 价值观和信仰、 表达方式.从文化的角度上说, 一个国家 的强盛, 从长远和根本上取决于文化吸引力.一国软实 力的强弱, 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非常关键.而年文化, 是 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同是中 华民族, 因地域不同, 年文化的现象也有所差异, 但年文化的 根基 却是相 同的, 魅力也是无穷的、 不会消失的.这一点, 不容置疑. 在我国, 春节是全年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年春运, 举国关注, 几 亿人口赶着回家过年, 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企及的. 年的由来与年文化的实质 (朱其训) 年的称谓起始于周朝, 而正式将年列为一岁之首的 在汉朝.到了南朝, 则开始有了关年俗的文字记载, 有文 字记载的年俗已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