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此身滑稽 2019-07-10

第七章思考题

1、通信与传输有何区别?

2、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有哪些?

3、线路规程的目的是什么?

4、列举线路规程的两个主要方法?一个系统如何选择使用哪一种?

5、请分别叙述询问/确认模式与轮询/选择模式的机制.

6、为什么轮询/选择模式需要地址而询问/确认模式不需要?

7、轮询与选择有什么区别?

8、为什么要有流量控制?

9、讨论流量控制中接收方的缓冲区的用途.

10、通信链路中数据流量控制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11、分别叙述停止等待流量控制机制与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机制.

12、流量控制中要考虑的是什么参数?

13、停止等待流量控制的线路利用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窗口流量控制呢?

14、在停止等待流量控制中,定义并讨论损坏帧和丢失帧的处理.

15、数据链路层中术语差错控制指的是什么?

16、差错控制除 ARQ 外还有哪几种方式?主要的 ARQ 方法是什么?

17、在什么情形下发送方要重传数据帧?

18、停止等待 ARQ 差错控制的机制是什么?

19、在停止等待 ARQ 中,如果 ACK 帧在传输中丢失会发生什么?为什么需要给帧编号?

20、滑动窗口 ARQ 差错控制的两种类型有何区别?

21、哪一种滑动窗口 ARQ 更常见?为什么?

22、在三种 ARQ 方法中何时丢弃帧?

23、什么是捎带确认?

24、按照协议与通信的关系,定义术语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25、数据链路协议划分为几类?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6、异步协议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为何异步协议不再流行?

27、同步协议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8、描述三种 HDLC 站点的类型.

29、HDLC 的两种链路配置与三种数据传送方式分别是什么?

30、对于 HDLC 的每个配置,讨论命令与响应.

31、HDLC 三类帧中彼此之间有何不同?

32、HDLC 中的 I 帧和 U 帧的控制字段有什么不同?

33、在HDLC 中,为何需要比特填充?

34、列出并简要讨论 HDLC 控制字段中各比特的含义.

35、列出 S 帧的四种类型.

36、列出五类 U 帧.

37、平衡链路访问规程 LAPB 与D信道链路访问规程 LAPD 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

38、单比特错与突发错有什么区别?

39、讨论检错中冗余的概念.

40、数据通信中所用的四种冗余检验方法是什么?

41、检验比特如何能检测受损的数据单元?

42、偶检验与奇检验有什么区别?

43、讨论奇偶检验及它能检测与不能检测的差错类型.

44、CRC 生成器附加什么到数据单元?

45、CRC 余数的比特数与除数的比特数有什么关系?

46、CRC 检验器如何知道收到数据单元没有受损?

47、CRC 生成器所用多项式有什么条件?

48、CRC 如何优于奇偶检验?

49、高层协议采用的检错方法是什么?

50、已知数据比特的比特数,计算纠正

1 比特差错所需的冗余比特数的公式是什么?

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1、通信与传输有何区别? 解答 传输意味着将信号放到传输线路上. 通信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之间一种有意义的且 有序的关系.

2、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有哪些? 解答 线路规程、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3、线路规程的目的是什么? 解答 线路规程的目的是, 确定哪台设备应该按给定的时间发送数据, 并保证接收方为接收数 据作好准备. 数据链路层的线路规程功能监视链路的建立和一个特定设备在给定时间传输设 备的权利.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