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9-07-09

⑵安全性;

⑶可靠性;

2)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

⑵管理措施;

⑶培训教育措施;

⑷个体防护措施. 5.2.3.2 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 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2.4 隐患治理 5.2.4.1 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 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帐. 5.2.4.2 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

2)评审意 见;

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

5)竣工验收报告. 5.2.4.3 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报告. 5.2.4.4 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5.2.5 重大危险源 5.2.5.1 企业应按照 GB18218 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5.2.5.2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5.2.5.3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5.2.5.4 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 5.2.5.5 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

1 次重大危险 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5.2.5.6 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 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5.2.5.7 企业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应采取切实可行 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5.2.6 风险信息更新 5.2.6.1 企业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 5.2.6.2 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5.2.6.3 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3)技术改造项目;

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5.3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5.3.1 法律法规 5.3.2 符合性评价 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3.4 操作规程 5.3.5 修订 5.3.1 法律法规 5.3.1.1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 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并定期进行更新. 5.3.1.2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 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5.3.1.3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5.3.2 符合性评价 企业应每年至少

1 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