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9-07-08

4 一般要求 4.1 材料 4.1.1 钢直梯采用钢材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Q235-B,并具有碳含量 合格保证. 4.1.2 支撑宜采用角钢、钢板或钢板焊接成T 型钢制作,埋没或焊接时 必须牢固可靠. 4.2 钢直梯倾角 钢直梯应与其固定的结构表面平行并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设置.当受条件限制 不能垂直水平面时,两梯梁中心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应在75°~90°范 围内. 4.3 设计载荷 4.3.1 梯梁设计载荷按组装固定后其上端承受2kN 垂直集中活载荷计 算(高度按支撑间距选取,无中间支撑时按两端固定点距离选取).在任何方向 上的挠曲变形应不大于2mm. 4.3.2 踏棍设计载荷按在其中点承受1kN 垂直集中活载荷计算.允许 挠度不大于踏棍长度的1/250. 4.3.3 每对梯子支撑及其连接件应能承受3kN 的垂直载荷及0.5k N 的拉出载荷. 4.4 制造安装 4.4.1 钢直梯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要求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 采用其它方式连接时, 连接强度应不低于焊接. 安装后的梯子不应有歪斜、 扭曲、 变形及其它缺陷. 4.4.2 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梯子及其所有部件的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 毛刺或其它可能对梯子使用者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 4.4.3 安装在固定结构上的钢直梯,应下部固定,其上部的支撑与固定结 构牢固连接,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4.4.4 固定在设备上的钢直梯当温差较大时,相邻支撑中应一对支撑完全 固定,另一对支撑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4.5 防锈及防腐蚀 4.5.1 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应使其积留湿气最小,以减少梯子的锈蚀和腐 蚀. 4.5.2 根据钢直梯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梯子进行合适的防锈及防腐 涂装. 4.5.3 在自然环境中使用的梯子,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和一层(或多层) 面漆;

或进行热浸镀锌,或采用等效的金属保护方法. 4.5.4 在持续潮湿条件下使用的梯子,建议进行热浸镀锌,或采用特殊涂 层或采用耐腐蚀材料. 4.6 接地 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GB5 0057的要求.

5 结构要求 5.1 支撑间距 5.1.1 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两对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 设备上.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根据梯梁截面尺寸、梯子内侧净宽度及其 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拉拔载荷特性确定. 5.1.2 当梯梁采用60mm*10mm 的扁钢,梯子内侧净宽度为40 0mm 时,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不大于3000mm. 5.2 梯子周围空间 5.2.1 对未设护笼的梯子,由踏棍中心线到攀登面最近的连续性表面的垂 直距离应不小于760 mm.对于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600 mm. 5.2.2 由踏棍中心线到梯子后侧建筑物、结构或设备的连续性表面垂直距 离应不小于180mm.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50mm(见图1). 5.2.3 对未设护笼的梯子,梯子中心线到侧面最近的永久性物体的距离均 应不小于380mm. 5.2.4 对前向进出式梯子,顶端踏棍上表面应与到达平台或屋面平齐,由 踏棍中心线到前面最近的结构、建筑物或设备边缘的距离应为180 mm~3

00 mm,必要时应提供引导平台使通过距离减少至180mm~300mm. 5.2.5 侧向进出式梯子中心线至平台或屋面距离应为380mm~500 mm. 梯梁外侧与平台或屋面之间距离应为180mm~300mm (见图2) . 5.3 梯段高度及保护要求 5.3.1 单段梯高宜不大于10m,攀登高度大于10m 时宜采用多段梯, 梯段水平交错布置,并设梯间平台,平台的垂直间距宜为6m.单段梯及多段梯 的梯高均应不大于15m. 5.3.2 梯段高度大于3m 时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m 时, 应设置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 度大于7m 时,也应设置安全护笼. 5.3.3 当护笼用于多段梯时,每个梯段应与相邻的梯段水平交错并有足够 的间距(见图2),设有适当空间的安全进、出引导平台,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5.4 内侧净宽度 5.4.1 梯梁间踏棍供踩踏表面的内侧净宽度应为400 mm~600 m m,在同一攀登高度上该宽度应相同.由于工作面所限,攀登高度在5m 以下 时,梯子内侧净宽度可小于400mm,但应不小于300mm. 5.5 踏棍 5.5.1 梯子的整个攀登高度上所有的踏棍垂直间距应相等,相邻踏棍垂直 间距应为225 mm~300mm,梯子下端的第一级踏棍距基准面距离应不 大于450mm(见图1). 5.5.2 圆形踏棍直径应不小于20mm,若采用其它截面形状的踏棍,其 水平方向深度应不小于20mm.踏棍截面直径或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35m m,以便于抓握.在同一攀登高度上踏棍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应一致. 5.5.3 在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 的圆 钢,或等效力学性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实心或空心型材. 5.5.4 在非正常环境(如潮湿或腐蚀)下使用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不 小于25mm 的圆钢,或等效力学性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实心或 空心型材. 5.5.5 踏棍应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 5.5.6 在因环境条件有可预见的打滑风险时,应对踏棍采取附加的防滑措 施. 5.6 梯梁 5.6.1 梯梁的表面形状应使其在整个攀登高度上能为使用者提供一致的平 滑手握表面, 不应采用不便于手握紧的不规则形状截面 (如大角钢、 工字钢梁等) 的梯梁.在同一攀登高度上梯梁应保持相同形状. 5.6.2 在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梯梁应采用不小于60mm*10mm 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它实心或空心型钢材. 5.6.3 在非正常环境(如潮湿或腐蚀)下使用的梯子,梯梁应采用不小于 60mm*12mm 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它实心或空心型钢材. 5.6.4 在整个梯子的同一攀登长度上梯梁截面尺寸应保持一致.容许长细 比不宜大于200. 5.6.5 梯梁所有接头应设计成保证梯梁整个结构的连续性.除非所用材料 型号有要求,不应在中间支撑处出现接头. 5.6.6 如果要对梯梁因温度变化引起膨胀产生弯曲或应力增大采取针对性 技术措施,则应在接头处采取上述措施. 5.6.7 前向或侧向进出式梯子的梯梁应延长至梯子顶部进、出平面或平台 顶面之上高度不小于GB4053.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 5. 6.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