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9-07-08

1 中的要求. 5.1.2 低回缩锚具外观应符合表

2 中的要求,不得有裂纹.锚具的外形尺寸及公差应满足图纸的设计 要求. 5.1.3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热挤护套壁厚应均匀,表面横肋分明,且无气孔,无明显裂纹和损伤. 5.1.4 缓凝粘结剂厚度应涂抹均匀. 5.1.5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端头处应包裹严实,防止缓凝粘合剂渗漏. 5.1.6 缓粘结剂要求质地均匀,严禁为黑色、暗色或其他杂色. 5.2 材料 5.2.1 预应力钢绞线 5.2.1.1 制作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用钢绞线应符合 GB/T

5224 的规定. 5.2.1.2 缓凝粘合剂涂敷前,预应力钢绞线表面不应生锈及沾染杂质. 5.2.2 锚具 5.2.2.1 锚环、螺母和夹片用钢牌号不应低于

45 号,应符合 GB/T

699 的规定. 5.2.2.2 锚垫板应采用锻钢或板材,不应采用铸件.其板厚和不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 GB/T

709 的规 定. 5.2.3 护套 5.2.3.1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护套材料应采用原始粒状原料, 严禁使用再生料. 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应符合 GB/T

11116 的规定. 5.2.3.2 护套颜色可根据需方要求确定,但添加的色母粒不应降低护套的性能. 5.2.4 缓凝粘合剂 缓凝粘合剂性能指标见表 3,并应符合 JG/T

370 的规定. JT/T XXX-20XX

7 表3缓凝粘合剂性能指标 5.3 工艺要求 5.3.1 零件毛坯锻造应符合 JG/T 5011.8 的规定,锻件不应有锻造裂纹、过烧、折叠和局部晶粒粗大 等缺陷. 5.3.2 零件热处理应符合 JG/T 5011.9 规定,不应产生裂缝、过烧和脱碳.所采用热处理工艺及设备应 保证零件工作表面和芯部的硬度和金相组织要求,并且产品质量均匀一致. 5.3.3 螺纹标注未注明精度等级,不低于 GB/T

197 中7H/8g,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 5.3.4 锚垫板平面度公差不应大于 0.5mm,锚垫板下方应预埋螺旋筋,螺旋筋不应小于

6 圈,螺旋筋 直径不小于 8mm;

5.3.5 低回缩锚具锚固后预应力钢绞线回缩量应小于 2mm;

5.3.6 锚具(包括锚环、螺母、夹片、锚垫板)表面应防锈处理. 5.3.7 缓凝粘合剂应沿预应力钢绞线全长连续填充且均匀饱满涂敷,护套热挤出成型及表面横肋的压 制应一次连续完成. 5.4 相关参数 项目 指标 不挥发物含量/% ≥98 初始粘度/MPa・s 1.0*104 ~1.0*105 pH 值7~8 标准张拉试用期对应的标准固化时间 标准张拉适用期 d 容许误差 d 标准固化时间 d 容许误差 d

60 +10

180 +30

90 +15

270 +45

120 +20

360 +60

240 +40

720 +120 固化后力 学性能 弯曲强度/MPa ≥20 抗压强度/MPa ≥50 拉伸剪切强度/MPa ≥10 固化后耐 久性能 耐湿热老化性能 拉伸剪切强度下降率≤15% 高低温交变性能 拉伸剪切强度下降率≤15% JT/T XXX-20XX

8 5.4.1 张拉适用期内摩擦系数 5.4.1.1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护套内壁之间摩擦系数μ为0.14~0.17,. 5.4.1.2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每 m 长度局部偏差摩擦系数 κ(l/m)为0.004~0.015. 5.4.1.3 张拉适用期内早期张拉时摩擦系数宜取最小值,后期张拉时摩擦系数宜取最大值. 5.4.2 粘结锚固 粘结长度取

75 mm,自由端滑移量 0.20 mm 时的拉力值(F20)和极限荷载(Fu)应符合表

4 中 的要求. 表4粘结锚固性能指标 缓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