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9-07-07
节能技术应用遭遇四重难题 记者6月25日在由国家节能中心、第十六届中博会组委会秘书处主办的"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对接会"上了解 到,当前节能技术应用除了存在推广难、选择难、融资难等问题外,"获客难"成为节能技术应用的又一个突出待解 难题.

节能技术"获客难" 早在去年国家节能中心在河南新乡和三门峡召开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对接会上,相关专家和企业就已经关注到 推广难、选择难、融资难这三大问题.如今旧问题尚未解决,"获客难"的新问题随之而来.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不少节能技术企业正陷入"获客难"的焦虑,因为要想在众多节能技术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 断投入成本做宣传.在节能技术同质化的今天,技术壁垒保护期很短暂,一项优质节能技术投入市场,立刻会出现大 批蜂跟随者,最后进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漩涡,加剧赢得客户的难度. 佛山格尼斯磁悬浮技术有限公司销售主管张永宜告诉记者,公司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在火力发电、化工、钢铁、水泥 等众多行业,而且磁悬浮鼓风机环保优势十分明显,以150ph磁悬浮鼓风机计算,每台鼓风机每年可减少275吨二氧化 碳排放量."即便如此,由于对我们的产品不了解,不少企业选择时会倾向于同质化、价格便宜的产品." 节能技术大量过剩 与上述公司遇到类似遭遇的节能企业举不胜数.苏州奥宝杰电机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杨海峰无奈地告诉记者, 市场上与我们类似的永磁无刷超大型节能风扇有很多,有生产能力的企业百余家,不少企业只买零部件组装即可,而 像我们这样踏实研发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只有三四家."我们的产品与市面传统吊扇区别在于覆盖面积能达到800- 1000平方米,每小时才用1度电,虽然颇具节能优势,但鱼龙混杂的节能技术导致我们在竞标时经常败给价格便宜的 '李鬼'." 值得推广的节能技术拼不过"李鬼"的背后是我国节能技术出现大量的过剩.目前的节能技术现状是,相似相近的 技术不断大量涌现."申报节能技术需求时,报名者寥寥;

但是,申报节能技术供给时,却有大量报名者."国家节 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对记者感慨.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种节能技术五花八门,难以区分技术的优劣与侧重点.例如有关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的技术, 高效节能低氮燃烧器、蒸汽锅炉节能诊断及低氮改造、智慧供氮站等;

电机节能又有智能电机系统、电动机节电器、 动力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旧电机永磁化再制造节能技术等;

节能系统又有智能电控安全节能系统、分体式空调节能管 理系统、一种适用于多能需求供能系统……只看名称,并不知道其节能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企业期待对接常态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述问题的症结是,目前节能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资金支持尚不到位、尚未建立 完善的节能推广应用机制. 参与"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对接会"的企业均盼望节能技术对接工作可以常态化,以帮助他们解决节能技术" 获客难".不少企业多次参加对接会后,节能技术推广效果明显,特别是对正处于拓展市场份额发展阶段的节能技术 企业"收益良多"."今年上半年,我参加了20多场不同形式的节能技术对接会,三月份一天没休息.参加对接会获 益匪浅,青岛、天津、河北、河南的客户陆续联系我要装吊扇.仅一天时间,广东节能技术对接会的意向客户就有50 多位."杨海峰高兴地对记者表示. 记者在对接会上看到,众多客户围绕杨海峰了解大型工业风扇、超低氮燃烧器展台前人头攒动、节能互联网展台咨 询者络绎不绝."对接会比较务实,以前'单对多'推广节能技术让我疲惫不堪,参加对接会后推广方面容易多了. "参与对接会的北京绿碳之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直言. 史作廷对记者表示,召开对接会就是围绕节能技术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为节能技术与需求项目的对接提供有效的 支撑,推动节能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市场价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下一步,国家节能中心将配合各地节能 主管部门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促进达成协议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本报记者 苏南) 页面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