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2019-07-06

60 里. 12月 1日 到了上村. 至7日 均在该地休息. 8日 移高家庄, 30里. 9日至22日 均在高家庄休息. 23日 移到阜阳, 40里. 28日 因情况, 移中村, 60里. 30日 移到王家村. 31日 在王家村休息. 是日是1939年 的最后一天, 大家都忙着过新年, 庆祝1939年的胜利, 迎接1940年新任务 的到来. 1940年 1月 1日 在鲁南费县境之王家村休息, 是1940 (年) 开始的一天. 我 (们) 都 (在) 敌人后方轰轰烈烈过着新年. 当天会了餐. 我本人仍在司令部机 要科, 前梯队司令部是在费北之仲 村过新年. 2日 移大炉休息. 2日至30日 都在大炉休息. 于本月 7日前梯队司令部从费北到达了这 里, 曾离半月之久, 已于7日晚上会 合了, 团聚一块, 甚兴奋. 本月28日至2月2日四五天, 是师召 集党代表大会的几天, 我在听了几 天 (后) 因工作未能完全到会. (未完待续) 资料来源: 北京八路军山东抗 日根据地研究会 《齐鲁烽火》 杂志 本报深度记者 刘志浩 刘帅 如果不是当事人的后人 再三劝说, 1943年发生在夏津 苏留庄 大沙河 的那场战斗, 或许真的会成为一段 历史真 空 地带. 正史中, 以 22旅将士500 余人全部殉难 为句号, 这支 国民党地方抗日武装自此再 无多少记载. 现实里, 死里逃 生者突破种种顾虑, 最终将这 段历史展现出来时, 却已经没 有多少人关注. 这是历史的悲剧, 还是必 然? 现在难以说清, 但这样的 22旅 ,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肯 定不止一个. 历史终将流逝, 他们却值 得被铭记. 大年初一的血战 这是没有多少记载, 只能 靠当事人回忆才知晓大概的 一场战斗, 尽管它极为惨烈. 4月底温暖的阳光中, 夏 津苏留庄镇北郭寨村东的那 片杨树林, 向南北蜿蜒而去, 松软的沙地上, 稀疏点缀着一 些细草, 随风起伏. 就是这里了. 84岁的夏 津北郭寨村村民郭万龙走向 离路边最近的一棵碗口粗的 杨树, 扶稳, 站定. 72年前的悲 壮一幕, 铺展在我们面前. 1943年2月5日, 农历大年 初一. 那天奇寒, 北风呼呼刮 着, 12岁的郭万龙正在村东头 的破庙里, 看几个大人兴致勃 勃地玩 砸铜钱 (一种游戏) . 突然间, 不知哪里 嗖 地 射来一颗子弹, 破庙屋檐的瓦 片, 应声 啪 地掉落. 这个惊慌失措的少年并 没有在破庙停留太长时间, 战 乱时代练就的警觉, 让几个大 人迅速反应过来, 拉起他就往 村里跑: 打仗了! 紧接着, 就 是杂乱的奔跑及打杀声. 整整一个下午, 那时还是 一片荒草地的大沙河地里, 枪 炮声未曾间断. 没人敢近前 去, 只是站在围子墙上往那边 看. 距此几里外的油王庄, 另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者回忆. 第二天, 再到村口的大沙 河时, 郭万龙被眼前的景象惊 呆了: 横七竖八躺了得有上 千个死人. 村里出动了几十 个劳力, 挖了十几个大坑, 用 了一天多时间, 才把人埋完. 覆没中的幸存者 到了这里, 我们才知道所 谓大沙河, 只是当年一条大河 的故道, 是一片沙地而非真正 的河. 一如到了这里, 我们才 知道, 这里发生的那场战斗, 绝不止正史记载的那么简单. 《夏津县志》 (1990年济南 人民出版社出版) 对这次战斗 只有74字的记载: (1943年)

2 月5 日, 夏津、 武城、 故城、 平原、 恩县、 临清、 高唐七县日伪 军, 将抗日的国民党军22旅包 围在夏津苏留庄西大沙河内, 展开激战. 22旅将士500余人 全部殉难. 死的应该不止500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