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2019-07-06
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实验室报告 上海证券交易所 市场质量报告(2008) 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实验室

2008 年3月-1-摘要本报告披露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流动性、波动性、定价效率有关的 市场质量指标.

2007 年,上海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上升,交易的间接成本(价格冲击 成本)显著下降.以交易

10 万元股票的价格冲击成本为例,1995 年高 达199 个基点,2006 年下降到

31 个基点,2007 年进一步下降到了

20 个 基点.从流动性指数(使价格上涨 1%所需要的买入金额和使价格下跌 1%所需要的卖出金额)看,2007 年比

2006 年上升了 119%,比1995 年 上升了 369%. 从买卖价差类指标看,相对买卖价差和相对有效价差均显著改善.

2007 年的相对买卖价差是

24 个基点,比2000 年和

1995 年分别降低了 64%和84%,比2006 年下降了 23%.2007 年的相对有效价差是

46 个基 点,比2000 年下降了 65%,比1995 年下降了 44%,比2006 年下降了 13%.

2007 年,上海市场大宗交易成本较

2006 年显著下降.2006 年,买卖300 万元股票的价格冲击指数为

261 个基点 (买与卖成本平均值) ,

2007 年下降到了

140 个基点,下降幅度达 46.4%. 自2006 年以来,上海市场的波动率逐步上升.2007 年的日内波动 率、日内超额波动率及日内收益波动率分别比

2006 年上升了 52.4%、 57.5%和43.2%.造成波动加大的可能原因包括宏观面(如货币供应量 持续增加、流动性过剩) 、投资者结构变化(大量个人投资者直接进入市 场)以及国际市场影响等多个方面. 市场波动增加也对二级市场定价效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近十多年 来,上海证券市场定价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相比

2006 年,2007 年市 场定价效率有所下降,定价误差略有增加. -

2 - 从订单深度看,相比

2006 年,2007 年有了显著提高,其中

5 档订 单深度增长了 97.1%,10 档订单深度增长了 121.7%.

2007 年,沪市平均每笔申报金额为 3.65 万元,50.8%的订单申报金 额不超过

1 万元,6.3%的订单超过

10 万元.

2007 年, 沪市平均每天有效报单为 1208.8 万笔, 成交 742.1 万笔 (单向) ;

平均每分钟申报笔数为 4.8 万笔,比2006 年的 1.4 万笔增加了 2.4 倍以上,平均每分钟成交笔数为 3.1 万笔. 从订单执行时间来看,以笔数计算,51.6%的订单在提交后一秒内成 交,累计有 64.5%的订单在提交后十秒内成交,比2005 年和

2006 年均 有显著的提高. -

3 - 目录摘要1目录3

图表目录

3 1. 引言62. 流动性与交易成本

8 2.1 价格冲击指数

8 2.2 流动性指数

12 2.3 买卖价差

15 2.4 有效价差

19 2.5 订单(市场)深度

23 2.6 大宗交易成本.27 2.7 流动性指标的日内特征

32 3. 波动性

33 4. 定价效率

37 5. 订单执行质量

40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43 附录一 各项指标定义

46

图表目录 图1相关年份所有股票价格冲击指数.9 -

4 - 图2买方向与卖方向价格冲击指数(2007)9 图3逐月价格冲击指数(2007)10 图4按板块分组的价格冲击指数(2007)10 图5按流通市值分组的价格冲击指数(2007)11 图6按股价分组的价格冲击指数(2007)11 图7按行业分类的价格冲击指数(2007)12 图8相关年份流动性指数

13 图9逐月流动性指数(2007)13 图10 按板块分组的流动性指数(2007)14 图11 按流通市值分组的流动性指数(2007)14 图12 按股价分组的流动性指数(2007)15 图13 按行业分类的流动性指数(2007)15 图14 相关年份绝对买卖价差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