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NaluLee 2019-07-06
十日谈 周末, 来思南读书 新民网: w w w .

x i n mi n . c n2

4 小时读者热线:

9 6

2 5

5 5读者来信: d z l x @ x mw b . c o m. c n A

2 2

2 0

1 6 年1月6日星期三 责任编辑: 徐婉青 编辑

邮箱: x w q @x mw b . c o m. c n 主要看气质据说, 前阵子微信朋 友圈里很热的 主要看气 质 入选了 《咬文嚼字》 杂 志颁布的 ! #$ 年十大流 行语榜单. 最近有幸邀请 并陪同陈平原教授出席 上海社联举办的望道讲 读会, 聆听了陈平原先生 所做的 《历史、 传说与精神―― ―现 代中国大学的六 个关键时刻》 的演 讲, 对这句流行语 有了不一样的认 识.陈先生的演讲 一如既往精彩, 他 展示的一张西南 联大教授的合影 尤其震撼人.西南 联大教授能挺过 抗战最艰苦的岁 月, 百折而不挠, 真是 主 要靠气质 (精神) . 对于西南联大教授 的故事, 时人和后人已经 有不少文字所记述和追 忆,但是相较于文字, 照 片也许更为直观、传神, 带来的震撼也更深.这是 一张 #%&

&

年秋,西南联 大中文系教授欢送罗常 培赴美讲学的照片. 照片中的人物有朱 自清、 罗庸、 罗常培、 闻一 多和王力, 都是当时中国 学术界的翘楚.照片的背 景不是教室,也不是演讲 台,而是一堵破旧的木栅 栏. 照片中罗庸、 罗常培和 闻一多一袭老式旧长衫打 扮, 闻一多拄着拐杖, 面容 黝黑而消瘦. 过去我也和冯契先生 一样被《荷塘月色》 中的 朱自清先 生所迷恋, 进而以为朱先 生是一位 身材魁梧、 风情万种的美 男子, 却不想站在 最边上的 朱自清是五位教 授中最矮的一位.彼时的 朱自清饱 受胃病的折磨, 在几位身材高大 的教授身边, 显得更加矮 小, 不过朱自清先生一身 旧西服, 西裤却烫得笔挺, 隔了几十年,裤线清晰可 见,全然没有被病魔折磨 的神情.王力着装最为儒 雅, 黑西服, 打着领带. 这五位教授,性格、 禀赋、 为人处世的风格不 一样, 但眉宇间透出的刚 毅, 却出奇地一致, 以至 于这样的表情与他们身 后的那堵破木栅栏相映 成趣.这是我们后人第一 眼所能感受到的强烈印 象,虽然隔了 '

余年的 岁月, 却没有阻隔这种感 觉.这张照片应该不是摆 拍,摄影师不经意的一张 照片,却拍出了那个时期 教授们的特殊的气质: 自信、 刚毅和聪慧.这样的 气质是不经意之间流露 出来的, 或者说是他们平 常生活中心性的自然流 淌, 否则很难理解送朋友 讲学这样稀松平常的场 合,应该更为放松和随 意.如果不了解背景, 真 会误以为这是一群马上 走向刑场赴死的人, 而不 是送朋友去美国讲学. 要知道,彼时的中 国,正处于抗战维艰之 际, 而作为大后方的西南 联大, 一方面, 要承受日 军不定时的轰炸, 随时准 备跑警报, 教授们早已习 惯了在生与死的边缘游 走;

另一方面, 物价飞涨, 生活苦难,为了生计, 教授们不得不以治印、鬻字、 卖文为副业, 以补贴 家用.对于那一段日子, 陈平原先生在他的著作 中曾引用浦江清先生的 日记加以记叙. 浦江清曾于 (%&

! 年 在朱自清先生的陪同下, 来到清华文科研究所所 在的龙头村, 在他的 《西 行日记》 中记叙到当时教 授们生活的清苦, 七八 人但吃两样菜,一炒萝 卜, 一豆豉, 外一汤而已. 极清苦. 据冯契回忆, 最 艰难的时候, 一群秀才要 自己手忙脚乱生火,淘米, 挑水, 赶街子, 既要忙 于生计, 还要做学问.然而,就是这些艰难困苦 中,教授们做出的学问, 却一不小心都成了传世 之作.熊十力的 《新唯识 论》 、 汤用彤的 《汉魏两晋 南北朝佛教史》 、陈寅恪 的 《隋唐制度渊源 略论稿》 、钱穆的 《国史大纲》 、 雷海 宗的 《中国文化与 中国的兵》 都是足 以传世的学术著作, 今天 依然是各个专业的必读书 目.这怎么不让后来的教 授们羡慕呢? 看到这张老照片, 陈 平原先生曾饱含深情地写 道: 联大有什么值得骄傲 的?联大有精神:政治情 怀、 社会承担、 学术抱负、 远大志向.联大人贫困, 可 人不猥琐, 甚至可以说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