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9-07-06
04 FENGHUA DAILY 老人天地 历史钩沉 似火晚霞 奉邑风情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责编: 陈培芳 版式: 刘晓云 校对: 陈美萍

电话:

88963290

邮箱: 303961222@qq.

com 撤市成区域, 超赶信心强. 城市提升品质, 二载见新相. 少了低危旧所, 建起新楼大厦, 一望尽高房. 废地栽花木, 处处展芬芳. 新时代, 齐奋进, 日夕忙. 三年实现宏变, 五载奉新创. 勇打拼博硬仗, 致力振兴梦想, 捷步向前行. 上下同发奋, 前境放光芒. 水调歌头 ・ 齐心建设新奉化 王述梓 沈永明 城西岙有新村和老村之分, 因城区的拓展, 新村与城区已近 在咫尺, 驱车前往, 几分钟即可到 达.新村别墅连栋, 楼宇林立, 道 路宽畅, 环境整洁, 彰显新农村新 气象.而老村, 位于大爿山东麓, 锦屏街道西南.那里古树参天, 秀竹森森, 石屋连绵, 巷弄贯穿, 遗风淳朴. 城西岙有

500 多年建村史. 原住民有周、 朱、 徐三姓, 后又有 汪、 王、 陆、 袁、 印、 李等姓氏相继 落户.相传最早在此居住发族的 为周氏, 追溯周氏先祖本姓刘, 乃 刘邦之后.周氏迁奉始迁祖百一 于南宋时从苏州迁徙至江口周村, 明宣德年间第十世裔孙敬秀从周 村迁居城西岙.原村中周氏宗祠 燕诒堂梁上悬有 遗刘堂众 的匾 额, 目前村中还有刘家墙弄之名. 唐时, 朱氏迁奉始祖伯义从微郡紫 阳迁奉东 大毛岙 发族, 后其裔孙 国民在明嘉靖年间来城西岙做私 塾先生, 并定居在此.徐氏始迁祖 昌公在清康熙年间, 从徐家塔来城 西岙锯板营生, 在村西偏隅处筑屋 栖身, 尔后, 徐氏后人日益兴隆, 渐 渐从上徐家移居村中心与周、 朱 两氏族人融为一体, 至今已繁衍 至13代, 有近120户. 周、 朱、 徐三氏先民以土为 基, 以山为业, 和睦共存, 同在这 块肥沃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 他们各自在村中以血脉为纽带, 聚宗亲之气, 建起了周、 朱、 徐三 氏宗祠.周、 朱、 徐三氏族人虽没 有显赫的背景, 但他们自强自立, 坚守山村的农耕生活, 并以刚正 之气, 敢于同强大的封建官僚作 不屈抗争, 创造出民告官获胜的 不朽神话. 城西岙村自古多毛竹, 村前 屋后漫山遍野, 竹资源可谓是城 西岙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相 传乾隆

46 年(1781) , 奉化县治新 官上任, 需要装饰衙门, 而毛竹是 当时装饰的主要材料之一.衙役 依仗权势, 强行向城西岙村索砍 毛竹.此后, 这种乱象越演越烈, 官员及其亲友需要毛竹, 也可去 该村任意砍伐, 严重的侵权行为 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乾隆

56 年(1791) , 村民忍无可忍, 以朱尚 恕、 徐绍祖为主, 自发组成论理小 组, 去县衙讨要说法, 结果不但没 有讨回公道, 反被侮为刁民, 遭棍 棒伺候.朱、 徐等人被打后, 群情 激愤, 于是上诉至宁波府, 无奈官官 相护, 无功而返.但他们不畏强暴, 继而诉诸杭州巡抚.巡抚在询问事 由后, 指令宁波府台查清此事.宁 波府屈从上层压力, 不日便将事实 查明,如 实呈报.乾隆58 年(1793) , 巡抚一纸禁令下达奉化, 一 宗历时数年的民告官案件终于以草 民获胜而尘埃落地. 永禁令 的颁 发有效杜绝了县衙门滥砍滥伐之 风.村民出于对永禁令的敬畏和感 激, 在乾隆

59 年(1794) 自发捐钱, 把永禁令全文制刻在石碑上, 称它 为 《永禁碑记》 , 并把这一碑记镶砌 在进村口西京庙屋墙中, 以志永久 保护竹资源, 也彰显先民的不屈精 神.如今, 村里的竹资源仍然造福 乡里, 久负盛名的城西岙冬笋、 春笋 在周边市场独占鳌头, 成为振兴乡 村、 村民发家致富的经济支撑. 城西岙虽小, 却不乏传奇色彩. 明时, 在大爿山南有枯桐坑, 亦有山 民栖身.相传洪武十七年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