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2019-07-06
6 月16 日《教育基础知识》100 题1.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制定其教育目的的首要依据是( ). A.政治制度 B.科技水平 C.经济基础 D.文化传统 2.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为谁服务 B.教育怎样培养人 C.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为谁培养人 3.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不包含( ).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B.培养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 C.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D.提高全民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4.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 占优势的基础上 ,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5.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 ). A.教学目的 B.教学结果 C.教学方式 D.教学步骤 6.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 ). 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7.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宣传作用 8.下列属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有(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思想教育 9.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 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判断 题) 1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他们相互 独立,互不影响,所以不可替代.(判断题) 11.金字塔形的等级限制教育制度属于( ).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 12.胡锦涛书记在

201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 在教育工作中的最 集中体现是( ). A.改革创新、全面发展 B.优先发展、重视质量 C.科学发展、促进水平 D.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1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 A.阶段性要求 B.一般特征 C.根本特点 D.理想要求 14.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的因素是( ).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学技术 15.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育组织形式 1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美育 D.智育 C.体育 D.德育 17.《癸卯学制》是首次得以实现的现代学制系统,其指导思想是( ). A.废科举,兴学校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8.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 ). A.动机作用 B.方向作用 C.提升智慧 D.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19.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下列正确的是( ). A.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缩短义务教育年限 C.高等教育大众化 D.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 20.近代西欧 双轨制 中所指的两种教育系统是公立学校系统和私立学校系统.(判断题) 21.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 ). A.保罗・朗格朗 B.耶克利斯 C.瓦・根舍因 D.布鲁纳 22.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的

4 个支柱,不包括( ).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学会做人 D.学会共同生活 E.学会生存 23.1905 年,清政府成立的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 ). A. 国子监 B. 学部 C. 教育部 D.大学院 24.义务教育是受教育者的权利,国家、社会、学校必须依法予以保证.对不履行义务教育 教育的行为,国家依法强制执行.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 A.基础性特征 B.公共性特征 C.普及性特征 D.强制性特征 25.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 ). A.分支型学制 B.单轨制 C.六三三制 D.双轨制 26.《癸卯学制》是首次得以实现的现代学制系统,其指导思想是( ). A.废科举,兴学校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7.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导向作用 B.约束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 28.教育方针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判断题) 29.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仅仅是对教育方法的批判.(判断题) 30.智育是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判断题) 31.裴斯泰洛齐认为: 发展是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 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这观点反映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生活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32.荀况认为 人之性恶 ,因此教育要从 礼 这一需要出发,须以 礼义 加以教化. 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体本位论 C.无目的论 D.生活本位论 33.教育目的一旦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发 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这说明( ). A.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B.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C.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 D.教育目的具有衡量作用 34.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19 世纪末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