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9-07-05

1979 年1月23 日袁叶新华日报曳二版用较大号的字体刊 用了这篇通讯袁还让画家胡博琮配了插图遥当地 群众见到报纸后袁反映很强烈袁特别是马厂集上 的人袁他们拿着报纸奔走相告袁有的人还放了鞭 炮袁敲起了锣鼓遥 当时集上一位

90 多岁的朱二 先生对我说袁 这是马厂开集一百多年来最热闹 的一集袁这是民心啊浴 打那以后袁我就被县委宣传部尧县文教局 等单位长期野抽用冶渊类似现在的打工冤了袁这对 于我来说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袁无论是 采访还是写作袁我几乎都是没日没夜地干遥 在 刘少奇同志没有被平反昭雪前袁我写作的叶加 强青年的社会公德修养曳 一文就刊登于

1979 年4月19 日叶新华日报曳的头版上遥 而野文革冶 期间袁是把刘少奇同志的叶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曳 一书批判为野黑修养冶的袁从那以后袁就很少有 人敢提及道德修养这类话题了遥 所以当时有人 看了报纸袁一边夸我野写得好冶袁一边又说野秦九 凤的胆子忒大了浴 冶我当然不会满足袁而是趁着 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继续前进遥 不仅写新闻 稿袁 还与朋友尧 同事们合作写书遥

1984 年到

1987 年袁我先后在河北人民出版社尧贵州人民 出版社出版了 叶吴承恩的传说曳叶关天培的传 说曳和叶周恩来童年在淮安曳等书袁所以在

1985 年袁 我44 周岁了居然还被组织人事部门以有 特殊贡献的人才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遥 所以我 常常想袁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也改变了我 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遥 这30 多年来袁我已在叶人民日报曳叶新华日 报曳叶党的文献曳叶百年潮曳叶党史纵览曳叶世纪风 采曳和美国叶侨报曳尧加拿大叶华侨新报曳尧新加坡 叶南华早报曳尧香港叶大公报曳等四五百家报纸尧杂 志上用稿

4600 多篇渊次冤袁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尧 中国文史出版社尧中国青年出版社尧党建读物出 版社尧江苏人民出版社尧江苏文艺出版社等出版 了20 多本书袁先后被人们称为野新闻专业户冶尧 地方史研究专家和研究周恩来的专家等等遥省尧 市尧区有关部门先后授予我自学成才奖尧优秀知 识分子尧科教兴区排头兵等荣誉遥2012 年袁72 岁 的我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表彰为 野理论宣讲先进 个人冶袁2013 年又被淮安市委尧 市政府表彰为 野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冶袁2016 年获淮安区十佳 魅力老人渊博学冤称号遥

2001 年我就退休了袁现 在还担任着中国中央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 平研究分会的理事尧 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的常 务理事尧 江苏省委老干部局老干部党校的兼职 教师袁淮安市政协特约文史委员等

20 多个社会 兼职袁为省内外机关尧大中小学尧企事业单位和 工厂尧 农场以及驻军等作学习周恩来精神的报 告近

800 场袁 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听众的热 烈欢迎遥每当想到这些袁我总要禁不住对儿孙们 说院野是我们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才改变了我这 一生的命运! 冶昔曰水囤子,今日粮囤子许文金03 副刊 责编院赵日超 手拉手共建卫生城市,心 连心打造文明淮安2018 年7月31 日 星期二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作品选登复兴镇渔滨村有个 地方叫许洼子袁是个著名 的野水囤子冶遥 由于地势低 洼袁千余年来一直水患难 除遥 民谚说院野青蛙尿泡 尿袁 喊人去打圩冶曰野大雨 大灾袁小雨小突袁无雨旱 灾冶遥 这方圆七八百亩地袁 十年九涝袁 大多颗粒无 收遥 由于长期受到水的浸 泡袁土地贫瘠袁沦为盐碱 地遥 民生疾苦难以言状遥 群众戏称为野淮安的吐鲁 番盆地冶遥 改革开放以后袁特别 是近五年来袁由于地方政 府配齐了排灌设备袁才彻 底根治了水患袁确保早涝 无忧遥 如今袁经过群众运 用野拿黑土冶等办法袁当年 的盐碱地已经过彻底改 造遥 小麦和水稻亩产量分 别达到1000 斤和1500 斤遥 群众生活也得到彻底 改观遥 如今袁水泥路直插 田块中央曰 每当收割季 节袁农户一边收割袁一边 便可以在田头把粮食卖 给粮贩子遥 农户梦寐以求 的野楼上楼下袁电灯电话冶 早已成为现实遥 现在袁收割全靠农机具袁不用肩挑 与担驮遥 家家住上了洋楼袁出门电瓶车 一跨袁门口小轿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