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2019-07-05

a n d t h e l a t t e r r e f l e c t s t h e s y s t e m o f B u d d h i s m w i t h m u l t i p l e c e n t e r s .T h e c o e x i s t e n c e o f t h e s e t w o w o r l d v i e w s i s a p e r f e c t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h e d i v e r s i t y a n d i n c l u s i v e n e s s o f t h e i m p e r i a l s y s t e m. S h a p e d b y t h e n a t i o n a l i s t d i s c o u r s e d u r i n g t h e f i r s t p a r t o f t h e

2 0 t h c e n t u r y , t h e t h i r d n a r r a t i v e r e t o l d P r i n c e s s W e n c h e n g'

s s t o r y i n t h e n e w l i g h t o f n a t i o n a l i s m, h e n c e , s h e w a s g r a d u a l l y t r a n s f o r m e d i n t o a n e w r o l e o f a t r a n s m i t t e r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 p a p e r o f f e r s a d e t a i l e d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i s p r o c e s s a n d i t s d e e p m e a n i n g s , a n d a c r i t i c a l c o mm e n t o n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w r i t i n g u n d e r t h e g u i d a n c e o f t h e s o - c a l l e d p r o g r e s s i v e h i s t o r i c a l v i e w p o i n t s i n c e t h e l a t e Q i n g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d i s c u s s e s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d i l e mm a o f n a t i o n a l i s m a n d e t h n i c i t y i n m o d e r n m u l t i - e t h n i c C h i n a . K e y w o r d s :h i s t o r i c a l w r i t i n g , e t h n i c h i s t o r y , p r o g r e s s i v e v i e w o f h i s t o r y , P r i n c e s s W e n c h e n g 1. 在当前的中文语境中, 民族 一词同时在 中华民族 与

5 6个民族 两个层次上使用, 造成 了语义上的逻辑矛盾和对译西文概念时的混乱.因此, 有学者建议对中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修 正: 第一种修改方式是用 民族 对译西文中的 n a t i o n , 用 族群 对译 e t h n i c g r o u p , 从而保 留 中华民族 的概念, 而将

5 6个民族 改称为

5 6个族群 ( 马戎,

2 0

0 4) ;

第二种修改方式是 用 国族 对译西文中的 n a t i o n , 用 民族 对译 e t h n i c g r o u p , 从而保留

5 6个民族 的用法, 而改用 中华国族 国族主义 等概念( 台湾学者多用此法) .本文认为这两种修正的方式各 有优劣, 无论遵从哪一个, 都能够达到厘清概念的目标, 但同时也都会涉及对一些已经广泛应 用的术语进行改造.因具体材料的限制, 本文无法完全遵照某一种方式.一方面, 民族史 一词在中文语境中( 尤其在学科体系中) 属专有名词, 文中所引用的一些资料都使用了该概 念, 因此, 本文遵循了这一语言习惯, 使用 民族史 ( 而非 族群史 ) 这一用法.这里的 民族 史 是指一个政治国家内部的诸文化共同体的历史, 对应于西文中的 e t h n i c h i s t o r y ( 而非 nationalhistory ).但另一方面,在本文使用的材料中― ― ―尤其是民国时期的文献― ― ― 民 族主义 同样是一个使用很广的词汇,对应于西文中的 n a t i o n a l i s m , 与之相一致, ( 转下页) 在当代中国人关于 民族史 1的知识体系中, 文成公主 是知名 ・

7 8

1 ・ 历史书写中的 文成公主 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以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科书为例, 关于 民族史 的内容仅存在于《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 中, 包含隋唐、 辽 宋夏金元、 明清三个历史时段的民族关系.在这些内容中, 文成公主 是着墨最多的人物.教材以大字和小字两部分记述了松赞干布和文成 公主的事迹.其中, 小字部分关于 文成公主 的描述颇为生动和丰富: 文成公主自幼熟读诗书, 是个有才识的女子.她出嫁吐 蕃, 带去许多书籍和谷物、 蔬菜种子, 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 从此, 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 种植蔬菜, 学会了养蚕缫丝、 纺 织刺绣, 等等.吐蕃原以麦熟时节为一年的开始, 文成公主教 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文成公主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吐 蕃.( 课程教材研究所、 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