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9-07-05
人生氧吧 Renshengyangba 云在天边 Yunzaitianbian 祭灶,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先秦时期,直至清代, 一直得到重视和延续.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的高低贵贱, 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官老爷都是毕恭毕 敬.民间曾有 官三民四船家五 的说法,即官绅权贵 腊月二十三,平民百姓腊月二十四,水上船民腊月二十 五举行祭灶活动. 在传统社会里,祭灶在民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仪式非常隆重.首先家家户户要把房子打扫干净,旧时 叫 掸尘 .把灶官老爷龛子上打扫干净并把灶官老爷 画像请下来,恭敬地送入河中,说是请他上西天,并对 他说: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当天晚上在灶前烧 纸、烧香、点亮一对蜡烛,放一挂小鞭,主人磕头为灶 官老爷送行.讲究的人家还要放上供品,这些供品主要 是甜品,一般都用又黏又甜的东西,如糖瓜、麦芽糖、 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用这些甜品祭灶,目的是甜 了灶官老爷的嘴巴,让他回天庭时和玉帝多说些好话. 说到灶官老爷,全称是 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 君 ,俗称灶神、灶君、东厨司命、灶王菩萨等,是古 代神话传说中专司饮食之神,也是 一家之主 .家家 户户都重视灶官老爷这位家户大神,这是为什么呢?一 方面由于其专司饮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另一方 面,由于他是玉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一户善恶的天 官,他观察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并把好事坏事都 记录下来,每年腊月二十五日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这 家一年功过,做年终总结. 灶官老爷作为家户大神,其本身是男是女,历来说 法不一.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的《礼记》称,灶官老 爷是一位老妇.但西晋时司马彪注的《庄子达生》则认 为,灶官老爷是一位身穿赤衣,貌似美女的男神.唐代 的书中记载灶官老爷姓张名单,字子郭,状如美女.传 说张单家境富裕,是一个浪子.他曾娶女子丁香为妻, 后来又抛弃丁香,续娶李氏为妻,李氏虽然貌美,但好 吃懒做,不久便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 家境败落后又不幸遭遇火灾,致使双目失明,最后沦为 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门前,主人给了他一碗 热汤面,张单听出是前妻丁香的声音羞愧难当,一下撞 死在灶前,后来被姜太公封为灶王.就如民间流传的俗 话所说: 灶官老爷本姓张,摇摇摆摆下了乡.白天吃 的油盐饭,晚上喝的烂面汤. 民间还有传说灶官老爷是玉帝的女婿.有一年玉帝 的小女儿随母亲王母娘娘下到人间视察民情,看到人间 有那么多的恩爱夫妻,心中向往真挚的爱情.后来看上 了一个给人烧火帮灶的小伙子,于是决定留在凡间和小 伙子一起生活.玉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把小女儿贬下凡 间,不许再回天庭.王母娘娘心疼女儿,百般求情,玉 帝才勉强答应给那个烧火的穷小子一个灶王的职位.从此,人们就称那个 穷烧火的 为灶官老爷,而玉帝的 小女儿就是灶王奶奶了. 祭灶分为送灶和接灶.送灶一周后就是大年三十, 灶官老爷和众神一同来到人间,过完年后,其他神仙升 天,只有灶官老爷长期留在人家的厨房内.在我的家 乡,有除夕夜一定要把灶官老爷接回来的习俗,这是一 个重要的仪式.一般是在龛子里或者灶头上重新贴上一 张灶官老爷画像,两边贴上新对联:依旧是 上天言好 事,下界保平安 ,横批是 一家之主 ,再次在灶前烧 纸、烧香、点烛、放鞭、磕头,希望灶官老爷在新的一 年保佑全家平安发财. 如今,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纪元.改革开放的政策 让广大农民走上了富裕的小康之路,生活条件改善了, 生活质量提高了,许多人家住上新瓦房,小洋楼和别墅, 烧饭用的是液化气、电饭煲、电磁炉.灶官老爷这位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 神仙 ,已远离人们的视野,渐渐 成为历史.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心中还珍存着这种美 好的 年俗 文化情结. 早起的人 盐城 孙成栋 我的生活一直是极为匆忙的,不要看我的文字好像 闲适而诗意,那是表象. 自从我结婚之后,我的生活开始陷入一种几乎是无 序的混乱的忙碌中,一连串的事情搞得我焦头烂额晕头 转向.有了孩了,我的生活好像就一直没有消停过,然 后又来到我现在的学校,非常紧张的工作生活,几乎忘 了自己,你必须忘了自己,不然你的工作就会陷入尴尬 的境地.匆忙地吃饭,匆忙地走路,匆忙地接送孩了, 匆忙地睡觉,是的,晚上10点多睡觉,早上5点半起床, 中午12点有时还会上课.没有时间想什么,也来不及思 索,我们只能顾着生活表面的东西就不错了.没有时间 看看天上的月亮,总是在上班或者下班的路上,偶尔从 劳累的滞重的心境中抬起头,望望天,天上一钩弯弯的 月牙,浅浅的金,满是诗意,但没有时间与它共度,只 好看一眼,毫无表情地走开. 没有时间想一想自己.从前每个黄昏总会在小路上 走一走,想一想自己今天都做了哪些事,颇类似于孔子 的三省吾身,生活规律而思路清晰.可现在,我的生活 就像一笔糊涂账,我不知道我都做了什么,一年下来, 我没办法总结自己,只知道工作,烧饭,带孩子,回家 看望父母,乱七八糟的一堆事,一件接一件,让你来不 及思量,每天都直奔生活本身. 当然也忙着写文章,在生活的缝隙里,我还是挤出 了时间给我的爱好,但这些都是些怎样粗糙的文字呀! 我害怕认识我的朋友对它的评价.但我好像在赶路一 样,我知道我已经迟了,就脚步凌乱地向前赶,也不管 自己走路的姿态是否美妙,我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也 许这些都不是理由.但没有人了解我,他们只看到我的 文章写的是一些诗情画意的东西,却不知道我的生活. 我终于能够静下来,回到从前的自己,回到内心的 感觉真好,一盏柔和的灯,一扇小小的窗,一个人,许 多前尘往事都回来了,那时像这样度过了多少夜晚呀! 思念里,苦涩多于甜蜜,思想多于行动,纸上全是相思 的泪迹,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写,青春就那样寂寞, 美丽,喜欢星星和月亮,坐在门前清凉的树影里,把思 念说给月亮听.可是,现在,一切都物非人也非,从前 以为永远的人和事物都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我不知道 他们在哪里,他们是我青春的见证,他们像生活的珠 子,一颗一颗逐渐散失了.在我回忆的时候,徒添怅 惘,那么美好朴实的人和生活呀!那么不紧不慢像水一 样从容流淌的日子,那时的阳光仿佛有一种优柔的韧 性,窗玻璃上的阳光特别灿烂柔和,我们的青春像小白 马一样饱满快活.可是一切都过去了,那些美丽的没有 为经过的我们在意的日子流过去了,那时能为爱情写长 长的信,长达21张纸,让朋友在上大课的教室里,坐在 老师面前,坐在同学中间泪流满面,现在我无法想象我 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激情,像笑话,又像经典. 我喜欢那些过去的日子和人事,他们常常在我的记 忆里闪着光,让我感到我还曾经那么诗意那么真实地活 过.感谢生活,我的日子并不是全是荒芜. 祭灶盐城 宋本竞 自从女儿到通榆河东的一所学校读初中,我就接过了早 晨送女儿上学的担子,因为学校就在我单位附近,我上班女 儿上学,正好 两场芝麻一场打 ,只需顺道之劳. 然而,学校的作息时间与机关并不一致.在女儿到河东 上学之前,我通常每天上午8点20左右到班,而如今,女儿 早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