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颜大大i2 2019-07-04
2014年11 月14 日 星期五 A26 Disclosure 信息披露 zqsb@stcn.

com (0755)83501750 ( 上接A25版) 亿元,同比增长35.2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10%,近两年的增长率已有不少提高. 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的竞 争加剧,行业集中程度将会不断提高. 2011年制药工业领域五个子行业 ( 化学原料药工业、化学药品制剂 工业、生物制剂工业、中成药工业和中药饮片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2,503.03亿元,百强整体的集中度增 长至44.18%. 若不计算跨国药企在华设立的子公司, 中国本土制药百强企业合计销售规模达5,007.93亿元,占全国制药工业的集中度为40.05%. 根据医药 十二五 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目标 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00亿元.截至2015年,全国销售收入居前100 位的企业将占到全行业销售收入的40%以上,而在基本药物领域,将保证主要品种的前20家生产企业所占 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在中药行业,综合政府监管、政策支持的影响,中药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将在今后的竞争中胜出,优质 企业积累起来的竞争优势会在未来几年得到更充分的展现,进入更高速的发展期.

2、细分制药行业的竞争情况 ( 1)心脑血管用药行业的竞争情况 目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以化学药占主导, 随着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快速增长,用 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市场的需求也将迅速上升. 作为我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手段,中成药以其适 应症广泛、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等特殊优势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2008-2012年间,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市场规模由376.14亿元增长到78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20.13%. 一直以来,心脑血管中成药在整个中成药市场独占鳌头,遥遥领先于其它类别的中成药. 2012年, 我国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规模783亿元,增长速度较快. 业内预测数据表明,到2015年我国心血管、脑血管 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530亿元和340亿元. 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常见的主要成分有如丹参提取物制剂、三七提取物制剂、银 杏叶提取物制剂等,这些天然植物提取物制剂因其疗效可靠、价格低廉,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广泛 使用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潜在需求. ( 2)抗感染行业的竞争情况 在公共卫生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等诸多因素影响下, 抗感染类药物一直是我国医药市场的领军品 种. 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抗感染药类产品已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但作为一种必需药品,其市场容量还 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在抗感染药中,抗细菌药物约市场中最盈利的类别之一,也占据中国药物市场的最大份额. 据中国药 品零售发展研究中心(MDC)分析,2010年我国医院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972.00亿元,预计 2011年我国医院全身用抗感染药市场规模将超过1,064亿元. 头孢类药物由于抗菌谱广、疗效可靠、毒性低及不良反应少,在我国抗细菌药物制剂市场中稳占市场 老大地位. 2009年,头孢类药物我国医院终端市场规模约426亿元,同比增长8.90%. 但随着头孢类药物市 场进入成熟时期,加之国家对抗菌药物使用实行较为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头孢菌素类药物市场规模增 长放缓. ( 3)儿童用药行业的竞争情况 儿童患者群体常规治疗类用药包括解热镇痛类、感冒类、抗感染类、消食定惊类、呼吸系统类和营养 类等六大类. 在我国,儿童专用药属于近十年逐步兴起的药品种类,目前,部分常见药品如感冒药、解热镇 痛药、抗感染药、儿童营养类用药,由于生产企业较多、品牌份额较为分散,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整体来看, 我国儿童用药已形成了国产品牌药生产企业与合资、外资制药企业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 而一些儿童特 殊的非常规疾病治疗药品中,如儿童哮喘药、儿童抗过敏药等,由于对制药企业的研发和资金实力要求较 高,进而形成了寡头垄断式的竞争格局,研究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合资和外资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批专业的儿童用药企业的快速崛起,凭借自身销售渠道优势和成本优势等,国产 自有儿童用药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 4)妇科用药行业的竞争情况 妇科用药的主体是口服用药,从适应症看,妇科口服用药可具体分为妇科炎症类用药、妇科血瘀证用 药和痛经用药三大类,其中妇科炎症药超过半数. 妇科炎症市场产品基本分为外用药和口服药两大类,产 品数量达60多种. 外用药主要分为洗剂类、栓剂类和泡腾片类. 由于妇科疾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中成药 因其成本低、副作用小,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成药在口服用妇科用药市场占有明显优 势. 在妇科炎症治疗药物中,中成药占据了71%的市场份额,而化学药物制剂仅占29%,中成药与西药的比 例基本上为7:3. 在终端流向方面,目前,我国妇科炎症用药的销售终端主要分布在零售和医院市场. 其中 零售市场是主要的销售终端,约占整个妇科炎症用药比例的68%;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