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9-07-04
? ? 武汉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6 年8月??目? ?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条 规划目的?1? 第二条 规划目标?1? 第三条 规划原则?1? 第四条 规划依据?1? 第五条 规划范围?2? 第六条 规划期限?2?

第二章? 综合管廊规划?2? 第七条 规划标准?2? 第八条 规划结构体系?2? 第九条 布局规划?3? 第十条 平面及竖向控制规划?4? 第十一条 配套及附属设施? 4?

第三章? 近期建设规划?4? 第十二条 近期建设目标?4? 第十三条 近期布局原则?5? 第十四条 近期建设规划?5?

第四章? 保障措施规划?5? 第十五条 组织保障?5? 第十六条 政策保障?5? 第十七条 投融资保障?6? 第十八条 管理保障?6? 第十九条 技术保障?6? ? ? 1?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统筹和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 综合承载能力,遵循 创新模式、科学规划、机制保障、强力推行 的指导思想,立足武汉 市管线建设实际,高标准科学编制《武汉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有效指导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的建设.

? 第二条 规划目标 满足城市快速发展需求,构建安全高效、先进超前、智能可持续的综合管廊体系,实现 各类管线统一入廊、统一管理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模式,形成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 系统化、网络化、经济适用且满足城市发展的综合管廊系统,达到优化和集约利用地下空间 资源,提升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三条 规划原则

1、统一规划、统筹建设? 统筹各类城市管线专项规划,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与城市 道路同步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2、保障安全、集约高效? 着眼于解决地下管线事故频发、安全隐患突出、应急防灾能力薄弱等问题,保障城市安 全运行;

同时优化地下管线布局,实现对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

3、系统优先、近远兼顾? 统筹考虑城市建设重点和远景发展需求,按照系统优先原则,构建满足近期需求又预留 远景发展空间的可持续的综合管廊体系,合理提出综合管廊近期建设项目.? 第四条 规划依据 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是:?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 (2)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 (3) 《武汉市城市供水专项规划(2010~2020) 》? (4) 《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 (5) 《武汉市主城区污水收集与处理专项规划》? (6) 《武汉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 2? ? (7) 《武汉市信息管网专项规划》? (8) 《武汉市燃气专项规划》? (9) 《武汉市城市供热(制冷)发展规划》? (10)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50838―2015)? (11)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 (12)地下管线资料普查及平台建设成果? 第五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以全市域城镇建设用地为研究范围,以主城区、开发区及新城区(含前川、邾城)为规划范围.? 第六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 2016\2030 年,近期至

2020 年,中期至

2030 年,远景年至

2049 年.?

第二章 综合管廊规划? 第七条 规划标准 (1)综合管廊等级:按照综合管廊容纳管线功能等级划分为干线输送型、支线配给型、 缆线型服务型管廊.? (2)综合管廊纳入管线:根据武汉市管线种类和分布情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安全 以及维护管理、城市和综合管廊运行安全等因素,可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有:给水、电力、 通信、热力、污水、燃气等管线,并根据区域发展需求预留未来新增管线空间,其中污水管、 燃气中压管应根据具体需求经过经济比较、技术论证后纳入综合管廊.考虑高压燃气管、工 业管道、石油管道等管线专业要求较高,建议不纳入综合管廊.? 第八条 规划结构体系 在对国内外案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管线大型通道进行统筹叠加分析,对管网建设密 集区和共有廊道需求进行梳理整合,提出综合管廊规划结构体系.结合武汉市城市发展特点、 市政基础设施总体需求,构建 以城区间干线管廊为骨架、建设区支线管廊为主体、重要节 点管廊为补充 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级综合管廊体系.? 城区间干线管廊:以 保安全、促发展 为目标,规划沿三环线布局环状干线管廊,并 通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