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NaluLee 2019-07-04

3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要点 情况记录 3.1.1 逐步开设实验室安全必修课或选修课 对于化学、生物、辐射等高风险的相关院系和专业,要逐步开设有学分的安全教 育必修课,鼓励其他专业开设安全选修课 3.1.2 每年开展全校教工和学生安全教育培训 活动 查看历年存档记录,包含培训时间、内容、人数、通知、会场照片等 3.1.3 院系开展专业安全培训活动 查看记录,重点关注外来人员特别是尚未报到的研究生新生 3.1.4 开展结合学科特点的应急演练 查看档案,包含演练内容、人数、效果评价等 3.1.5 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 建议题库内容包含通识类和各专业学科分类安全知识、安全规范、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应急措施等;

新教工、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均需参加考试,通过者发放合 格证书 3.2 安全文化 3.2.1 建设适合学校特色的安全文化 学校、院系网页设立专门的板块开展安全宣传、经验交流等 3.2.2 编印学校实验室安全手册 将实验室安全手册发放到每一位师生 3.2.3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通过微信公众号、安全工作简报、安全文化月、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验室安全 达标、实验室安全评估、安全知识竞赛、微电影拍摄等方式,加强安全宣传

4 安全检查 4.1 危险源辨识 4.1.1 学校、学院层面建立危险源分布清单 清单内容需包括涉及单位、房间、类别、数量、责任人等信息 4.1.2 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场所, 应有明确的警示 标识 涉及剧毒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同位素、强磁等高危场所,有显著明确的警示 标识 4.1.3 建立针对重要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应急 管控方案 由实验室建立,报院系备案 4.2 安全检查 4.2.1 学校层面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不少于

4 次,并记录存档 4.2.2 院系层面开展定期检查 建议每月不少于

1 次,并记录存档 4.2.3 针对高危实验物品开展专项检查 针对剧毒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源等,开展定期专项检查

4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要点 情况记录 4.2.4 实验室房间须建立值日台账 每天最后离开的人检查水电气门窗等,并签字 4.2.5 安全检查人员应配备专业的防护和计量 用具 安全检查人员要佩戴标识、配备照相器具;

进入化学、生物、辐射等实验室要穿 戴必要的防护装具;

检查辐射场所要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

条件许可的,应配备 必要的测量、计量用具(电笔、万用表、声级计、风速仪等) 4.3 安全隐患整改 4.3.1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到 相关负责人 通知的方式包括校网上公告、实验室安全简报、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其中整改通 知书要包含问题描述、整改要求和期限、职能部门盖章等,并由被查院系单位签 收;

修改资料规范存档 4.3.2 院系应对问题隐患的进行及时整改 整改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学校管理部门,并归档;

如存在重大隐患,实验室 应立即停止实验活动,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或整改完成后方能恢复实验 4.4 安全报告 4.4.1 学校有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通报 查看相关资料 4.4.2 院系有安全检查及整改记录 查看相应存档内容

5 实验场所 5.1 场所环境 5.1.1 有危险源的实验场所应张贴安全信息牌 每个房间门口挂有安全信息牌, 信息包括: 安全风险点的警示标识、 安全责任人、 涉及危险类别、防护措施和有效的应急联系电话等,并及时更新 5.1.2 实验场所应具备合理的安全空间布局 建议超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