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2019-07-04

2015 级研 究生, 一个学的光学, 一个学的理论物理.虽来自不 同专业, 但相似的家庭背景、 相投的志趣爱好, 让二 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学校也是上下铺的好 兄弟. 2015年年底, 也就是研一上学期的一个夜晚, 韩 东成和范超漫步在合肥市科学岛路的蜀山湖大桥 上, 二人谈起未来规划时, 想到当时国家倡导的 大 众创业、 万众创新 正是高潮迭起之时, 于是萌发了 创业的想法, 基于两人光学以及物理专业的背景, 他 们将创业方向定为研发空气成像高科技产品.

2016 年3月, 由于还是学生, 没有资金来源, 当 时正处于毕业季, 韩东成想到一个主意: 拍毕业照 赚钱. 当时的合肥毕业摄影市场还没有无人机拍摄, 我们两个各自投入

1 万元的奖学金, 买了无人机、 相 机等器材, 靠着两条腿、 两张嘴, 占领了当年合肥毕 业季拍摄市场的最大份额. 范超告诉本报记者,

5000 名学生,

50 万元的收入, 他们挣到了人生的第 一桶金.

2016 年8月, 研二上学期的韩东成正式成立了 东超科技, 联合范超, 两人利用积累的第一桶金迅速 召集团队, 整合身边的资源, 组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 中科大研发团队, 围绕空气成像、 虚拟现实、 人工智 能等领域进行研发.2017年 1月, 在 3次失败的基础 上, 团队成功研发出多种新型科技媒体产品, 也因此 积累了

300 多万元销售额, 为空气成像的技术提供 了持续投入的早期资金;

2017年年底, 公司核心产品 可交互全息空气影像技术研发成功. 公司有了最牛的技术突破, 但打击却接二连三 地来了.2017 年年底, 很多合作伙伴到了找工作的 时间点, 有的人觉得创业毕竟有风险, 不是长久之 计, 于是纷纷有退出的想法.团队有两个核心技术 人员分别被两家行业内领先企业高薪挖走, 这对研 发团队来说损失惨重. 韩东成很难过, 公司刚成 立, 资金有限, 没有资本留住人才.不过站在别人的 角度考虑, 他们肯定会选更好的去处. 韩东成和范超没有灰心, 他们决定开始融资, 引 进资本, 壮大团队. 带着刚刚研发成功的技术样品, 韩东成和范超 来到北京中关村参加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和黑马会组 织的 合创汇 路演活动. 虽然他们是最后一个上场, 但凭借展示的空气 成像技术, 成功说服在场的投资人, 拿到在场

11 家 机构的 offer.最终, 团队完成

800 万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合肥高新投资集团. 凭借着这笔资金, 在2018 年, 东超科技完成了 三件事情: 第一, 打通了产品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阶 段的所有工艺环节;

第二, 引入职业经理人, 完善公 司绩效管理和考核制度;

第三, 在资本寒冬的环境 下, 公司完成了 pre-A 轮千万级融资, 资方为中科 创星. 至此, 这家 年轻 的创业公司, 才真正插上了飞 翔的翅膀. 万亿级蓝海市场待开发 空气成像是立体成像的一种技术展现, 从趋势 来看, 立体成像行业肯定会继续向前发展. 电子信 息技术领域专家、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学术顾问 田维坚告诉本报记者, 当前, 全球一些公司都在朝这 个方向努力, 希望在技术上寻求突破. 随着行业的起步和发展, 未来, 我们的发展还 要更快一些, 因为没有一项技术具有永久的技术壁 垒, 包括芯片和光刻机, 这些核心的东西, 原理大家 都知道, 但为什么就是造不出来或者造出的性能落 后于国外?关键在于工艺方法达不到要求或者有缺 失. 韩东成说. 一旦我们的产品推向市场, 做到一定的规模 后, 肯定会有仿效者进入, 从而成为追赶者, 所以我 们必须要加快发展速度, 产品要尽快投放市场, 量产 后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占有率. 范超表示,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自主生产和掌握等效负折射 率平板透镜核心技术的公司, 公司现在的技术和日 本企业相比没有任何差距, 甚至产品的显示效果要 更好、 更明亮, 不仅打破了垄断, 价格还只是日本企 业的一半. 而且产品第一代已经成熟, 后面还会有 2.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