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9-07-04

突出资源质 量的安全, 强调保护资源, 向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资源, 包括提供安全的水、 能源等;

关注资源在各群体、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特别强调保障最低收入阶层、社会弱势人群 和后代人的资源权益. 由于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在不断变化, 新的资源在不断出现, 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也 在不断变化,这意味着国家资源安全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影响国家资源安全的因素,可 分为资源管理与政策调控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这四个子系 统的共同联动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国家资源安全系统.其中,社会子系 统的安全是国家资源安全的最终目标. 然而, 工业化、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膨胀,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 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矿物燃料大量使 用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这已成为一个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协调解决的严峻问题.因此, 在资源开发使用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 是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目标. 我国经济持续较高速增长,给并不厚实的战略性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日益沉 重的压力.自然资源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国际争夺愈演愈烈,并成为主导国际关系、地缘 政治的主要因素 【形势】 确保安全 面临重重压力 资源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贡献是基础性的、 不可替代的, 由此自然资源往往被称为 自然资源基础,即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按资源的重要性区分,又分为战略性 资源和非战略性资源.所谓战略性资源,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基础重要地位,对国 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易出现常态下市场垄断和非常态下供给中断的资源,其 中包括水、耕地、石油、关键矿产资源等.当下,社会各界对资源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 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国内环境来看, 我国资源安全形势喜忧参半. 源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往 往在数量、质量等方面有其极限或限制,不可能随心所欲、永无止境地索取.而我国经济 持续较高速增长,给并不厚实的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日益沉重的压力.人口增长及 人均消费水平持续提高,进一步加大我国资源安全面临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相当长的 时期内是不可逆转的、刚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 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能力也往往呈现削弱之势, 我国淡水、 石油、 天然气、耕地等战略性资源,虽然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可喜的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断增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的力度持 续加大,在相当程度上减缓或减轻了对资源基础的压力.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对 资源尤其是战略性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从国际环境来看, 资源安全形势错综复杂. 自然资源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国际争夺愈 演愈烈,并成为主导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的主要因素,资源外交、资源军事等应运而生. 而由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社会、政治、民族等问题日益显现, 资源诅咒 或 资源 陷阱 在部分国家、地区,特别是资源富集区或资源输出地时常发生.国际自由贸易主流 意识下各种贸易壁垒依然存在,在部分地区、领域还十分严重,对我国战略性资源贸易格 局、走向及对策等有着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 世界资源贸易与合作态势多变, 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和经济发达国家对本 国资源保护不断加强,国际贸易通道安全性变幻莫测,战略性资源贸易引发的国际贸易摩 擦甚至争端不断上升,资源贸易延续寡头垄断格局.另外,各类生态环境行动不断涌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低碳发展理念和呼声,无疑会抑制化 石能源的消耗,对于减轻石油、煤炭等资源压力是极其有利的. 在诸多因素中,资源基础和通道安全是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基础,其影响更为突出. 资源基础的薄弱和通道安全的不确定性, 直接增加了资源的安全供给压力, 进而影响我国 资源安全 【影响】 趋利避害 协调各种因素 资源基础、人口增长、国际贸易、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地缘政治(通道安全)、生 态环境、体制机制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资源安全.仔细分析各影响因素 的利弊,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从资源基础来看, 有利因素是我国多数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决策回旋空间较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