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ZCYTheFirst 2019-07-03
第19 卷第2期2019 年3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19, No.2 Mar.,

2019 收稿日期:2018-05-25 基金项目: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城郊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界定中的身份竞争及其对策研究 (17CSH069) 作者简介:冯猛,男,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① 可参考 燕乡种植洋香瓜 ( 马明洁,2000) 、 凹寨种植洋芋 ( 古学斌等,2004) 、 小镇种植头 ( 吴毅,2007) 等 生动的研究案例描述. ② 特拉河镇分管畜牧业的副镇长给出的判断. 这类判断仅仅看到符合市场主体特征的某些行为表现,却忽略了作为 成熟市场主体的完整行为特征. 【 农村社会发展】 项目化时代农村地方产业的风险分担机制 ― ― ―以特拉河镇大鹅产业为例 冯猛 ( 上海师范大学 社会学系,上海 200234) 摘要:从地方产业经营失败没有引发农民对基层政府的大面积抗议这一现象出发,本文利用 制度―组织―行为 分析框架,以东北特拉河镇的大鹅产业为例,阐释了项目化塑造基层政府产业干预 行为及其风险分担机制的过程逻辑. 与全方位干预地方产业不同,项目化时代,基层政府掌握产业 项目的控制权,农户则拥有更多的产业经营自主权,前者采用了更具收敛特征的干预方式,由此建立 起基层政府与农户的弱关联性.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风险分担机制,不仅阻断了经济风险向政治 风险转化,防范了农民集体抗议行为的发生,更是将风险界定到农民一侧,使双方风险共担变成了农 民自担. 关键词:项目化;

基层政府;

地方产业;

收敛性干预;

风险分担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465(2019)02-0028-10 在 逼民致富 和 诱民致富 的故事① 里,基层政府想方设法号召动员村民种植特产作物, 养殖家畜家禽,以优惠价甚至免费提供幼苗和农药,派出专家上门指导,签订保护价包销合同. 一旦遇到收成不好,或卖不出好价钱,村民们就找到基层政府,要求其负责并赔偿损失. 基层政 府在维稳压力下,往往支付额外的补贴,以安抚村民们的情绪[1-3] . 有趣的是,事情过去不久, 当地又掀起新一轮的产业动员. 随着项目化时代的来临,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笔者调查的特拉河镇,镇政府花费三年 打造大鹅产业,借助项目资源动员农户养殖大鹅,并有选择地介入养殖过程.

2009 年,大鹅遭 遇市场价格急剧滑坡,绝大多数农户损失惨重,有些农户甚至血本无归. 与以往的故事不同,农 户并没有把矛头对准镇政府,要求赔偿损失,更没有发生 上访 闹事 等激进的抗议行为,而 是自行承担了经济损失. 在发展大鹅产业之前,特拉河镇是全县远近闻名的 上访大镇 ,众多 村民因土地纠纷集体上访,新任镇党委书记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村民的上访问题. 可见,村 民们不是没有 怨气 和 脾气 ,相较之下,大鹅产业遭遇滑坡后农户的 平静 ,则更显醒目. 针对这一现象, 养殖户已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 ② 并不能构成充分的解释理由.

2011 年以后, 特拉河镇的大鹅养殖规模一直维持在

12 万只左右,镇政府进一步收缩对大鹅一线养殖的介入, 转而通过抓合作社这一生产链龙头扶持产业.

2017 年镇政府向县政府申请了

20 万元扶贫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