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9-07-02
04 要闻 ・ 四顾桥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责编 王若江 编辑 林秀贝 美编 吴邑琦 微视窗 浙江首位盲人考生高考文科总分

570 分, 这个成绩是没有参加模块考试的.

考生是慈溪 男生郑荣权, 视力只有0.05, 几乎看不见东西. 沈阳的中考总分达到了657分,比温州中学631.5分的 录取分数线高了25.5分. "招生系统的官网上已经显示成功 被温中录取了! "沈阳的妈妈语气中带着骄傲与兴奋.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沈阳.1999 年出生的她,见到 陌生人仍是一脸羞涩,交谈时常会摆弄衣角或耳朵以掩饰尴 尬,父母常唤她"阳阳" .进入十九中前,阳阳在上陡门二 小就读,小学时就曾担任过班长与学习委员,且学习成绩一 直不错.进入初中后,阳阳正式开启学霸模式,各种大小考 试全班第一,年级前三的位置也常常成为她的囊中之物.此外,阳阳还获得过学校一等奖奖学金,市"优秀学生" 、科 学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成绩优异的她逐渐成为了同学们 口中的"学霸" ,在课间也自然地成为了小老师,身边围绕 着不少同学前来咨询各种难题. 一次次取得优异成绩的沈阳逐渐明确了目标:我要考进 温州中学!中考前的多次模拟考试,阳阳每次都能顺利拿到 总分 650~660 分的高分, "每次都超过温中往年录取分数 线. "阳阳在心里默默给自己鼓着劲.终于中考来临,看到 老师下发试卷,阳阳还是不由自主紧张了起来, "但是题目 越做越顺手,我慢慢融入考试,就不紧张了! "阳阳发挥游 刃有余,最终取得的成绩比估分还高了7分,这让一家人都 欣喜不已. "数学是我拿手的科目,这次差1分就满分了,但是科 学感觉较难,本来以为会考不好,没想到还比预估的高了4 分. "谈到成绩,阳阳也开始变得有点小兴奋. "老师说中考很多题目都是由课本例题转变而来, 所以我 觉得多看例题, 懂得总结归纳是非常重要的. " 谈到得高分的 诀窍, 阳阳分享了自己的 "三点" 见解, "上课认真点, 做题仔细 点, 考试细心点, 注重平时的日积月累, 这就可以了. " 此外,阳阳还喜欢翻看课本上的新内容, "比如有时 候,老师才教到第十课,但我已经学会,就会翻看下面的新 内容,看着看着就翻到十二三课去了. "阳阳生长在双职工 家庭,父母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两人均表示没办法给孩子 过多的学习辅导,在学习上只能是"放养" .沈爸爸说: "我 们有时候睡觉都

11 点多了,但是阳阳还在学习,经常会熬 到很迟,她学习很自觉,这让我们很放心. " 据介绍,阳阳平时下课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复习,只 有周末才会看电视、上网.与娱乐节目的接触,也让阳阳喜 欢上了博学多才的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他主持的 《天天向 上》 栏目,成为了阳阳必追的节目. 谈到暑假的计划,阳阳依然不离学霸属性,她说因为担 心高中英语会越来越难,所以打算暑假寻找补习班来巩固英 语基础知识,充实词汇量. 十九中学霸逆袭进入温中 温州十九中杀出一匹中考 "黑马" 中考成绩达到657分, 被温州中学录取后, 考生妈妈将三年的感触写成一封信 在很多人眼里, "学霸" 都是出 现在重点学校里, 因为他们有更好 的学习环境, 更好的师资力量. 可每年总会有这样一些考生, 他们并非 "系出名门" , 平日藏身在 普通中学, 显得默默无闻, 却在中 考的那一刻, 考上全市最好的高 中.而对于广大学子来说, 他们的 故事或许更有借鉴意义. 昨日, 市区一位妈妈将孩子三 年的学习经历写成了文字发于微 信上, 在网上引起热传.这位妈妈 的孩子来自温州市第十九中学, 这 次中考, 她的孩子沈阳, 成为一匹 "黑马" , 中考成绩排名全市前列. 在优异的成绩背后, 学生和学 校又有着怎样的 "秘籍" ? 晚报记者 范晨 晚报见习记者 王亮/文 晚报记者 余日迁/摄 昨日,一位普通妈妈在孩子中考之后写的 文字,在网上引起不少市民关注. 这位妈妈名叫毛琼玲,在市疾控中心工 作,她的孩子沈阳,三年前进入十九中学.在 许多人眼里,这不是一所足够优秀的学校,和 所有爱子心切的家长一样,她有过担心.但三 年时间,学校、老师的点点滴滴改变了这位妈 妈的想法. 于是,昨天,她提笔写了这样一封信―― 仲夏季,随孩子的中考成绩出榜,我们如 季节般焦燥的心情,也如雨后傍晚的凉风轻 舒. 随后,孩子初中三年的学习经历,一一浮 现脑海.想起中考前女儿学校老师千叮咛万嘱 咐,考后老师和我们家长一样焦急的心情和语 气,不禁对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成长感到高兴 和自豪. 十九中的硬件设备也许不是最好的,师资 力量也许不是最强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如父 母般关爱孩子们的老师是这所学校最不缺的, 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各种付出是这所学校最 不缺的. 孩子学习是自觉的,但作为双职工的父母 能给予她在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中的关心显然 太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所学校和老师给孩 子提供的庇护和知识乐园的沃土,孩子的成长 还能否如此健康和茁壮.我认为给予孩子知识 的哺育和对孩子平时的关心,十九中的老师们 只嫌少不嫌多. 为孩子当初不能加入"名校"懊恼的心情 而羞愧,在我们眼里十九中所展现的综合实力 当属名校风采. 妈妈将三年的感触 写成一封信 记者:作为校长,收到家长这样的信,是怎样的感受? 周琦:作为校长,看到这封信,我非常感动.我们很感 激学生家长的来信,在我看来这封信的珍贵胜过任何东西. 学生取得的成绩是对我们的认可,但家长们的信赖才是对老 师爱心付出的最权威肯定.这封信,对老师来说,是一种鞭 策,它要求我们对待孩子更加关心.同时,这封信也让我更 添压力,今后要继续努力,对得起这份褒奖,实现十九中一 直以来确定的"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目标. 记者:听说今年十九中中考成绩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周琦:今年我们学校共有174名学生参加中考,其中包 括沈阳在内一共有4名学生考取温州中学,而且沈阳657分 的分数在温州市所有考生中排进前四十,近70%的学生普 高上线.可能这成绩在一些名校面前并没有值得骄傲的,但 这对于十九中来说,几乎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记者:很多人会好奇,在取得成绩的背后,学校有着怎 样的"学习秘诀" ? 周琦:在我看来,相比成绩,我们更在意孩子的个人成 长,我高兴的是看到这三年下来,我们的孩子挺拔了,笑脸 更阳光了,他们养成了很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高尚的品德, 这才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如果说背后有秘诀,我觉得这和 我们学校这些年来提倡"绿色教育"密不可分,而这已经渗 透进我们学校日常的每个角落,是从我们的课间跑操跑出来 的,晨间诵读读出来的,是从我们的午休睡出来的,是从我 们的下午点心吃出来的,是从我们的人生远足走出来的,也 是从我们的各种校园活动沉积下来的. 对话十九中副校长周琦 A B C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