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2019-07-02
一张便条暖人心 曹荣新 家里订阅了多 种报刊杂志! 时下 纸媒不景气 订阅 报纸杂志和书信邮 件日益减少 市场 经济及福利待遇本来会成为绿衣使者一 往无前的#沟坎$% 可是接连换茬的投递 员依旧不分四季地穿行在大街小巷 全 年无休寒暑无阻在老地方老辰光里与信 报箱&

约会$ 不断给我们送来精神食粮% 最近 又遇上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那天打开邮箱 杂志封面有一张小便 签'

天山路邮政支局竭诚 为您服务(联系电话)* 还有随报送达的邮递员 自己打印的小便条'

&

叔 叔阿姨您好( 我是新来的 邮递员小徐 以下 是我的联系方式 手机**单位电话 **若您报纸信件 没有收到 当天可 联系我 隔天可联系我 也可联系单位 我 们会尽快给您补上 由于业务生疏给您带 不便 深表歉意+ 邮递员'

徐敏! $ 手捧便条 感慨万千! 一封平信 邮 资不足一元 没有挂失,一份报纸也只有 一元 有些报纸还不足一元 难得一次遗 失又何妨-然而如此诚信与服务意识 实 在精神可嘉 多多益善( 我将这张便条收藏于案头 如镜正 冠% 真心希望所有的服务行业都能够像 天山路邮政支局那样 所有新手都能像 小徐一样 春风送暖 绿满万家% 孩子我用什么打动你张苏华近日与一位资深高中 教师交谈,说起现在的学 生似乎越来越不好教了.

也许,现在的学生信息量 越来越大了;

也许, 现在的 学生越来越怕吃苦了;

也许,现在的学生生活太过 安逸家长太过娇宠了―― ― 的确,你去观察一 下,随着自我意识 逐渐觉醒,加上现 今的网络信息社会,学生们对老师 似乎不如先前那样 顶礼膜拜了,不知 怎么样能 拿 住学 生,这让不少老师 真的很头疼. 那怎么办呢? 我不禁想起多年前 听过的一节高中语 文课.记得老师名 叫刘大勇,既不年 轻又不帅,眼镜片 厚得几乎看不见眼 睛.按照现在课改 的课堂教学模式要 求, 属于典型的 满 堂灌 .只见他一口气讲 来, 紧紧围绕课文内容, 旁 征博引, 如数家珍, 带领着 学生深深陶醉于、完全沉 浸在这节语文课内容之 中, 欲罢不能. 不仅学生听 得入神,就连我们这些听 课的人, 也都忘记时间了. 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极 为深刻的印象,也促使我 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样 的课能够深深地攫住学生 们的心? 这样的课, 学生为 什么不溜号不走神? 很多老师总是在为寻 求不到恰当的教学方法而 苦恼;

总是为在课下和课 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 血却仍然效果不佳而苦 恼. 我们总是说: 现 在的孩子怎么这么 不好教了, 但是, 我 们有没有想过, 有 没有问问自己、 看 看自己:现在的老 师你、 我、 他, 有没 有那种深深陶醉于 自己所教的学科? 有没有对它具有情 人般热烈的爱?有 没有那种被所教学 科之美深深打动的 感动?继而有没有 那种出神入化的本 事以此来感染学生?有没有那种锦 心绣口的文辞?一 个人,只有当你自 己被感动了的时候,才谈得上有可能去感 动别人. 而如果没有感动, 没有心灵的被触动,这个 课是无论如何教不好的. 我曾给一所师范大学 四年级的学生讲过课, 内 容是 如何当好一名教 师 . 会堂里坐着几百名来 自各个学科的青年学子, 个个意气风发,人人心高 气傲, 我明白, 他们已经备 满了知识的行囊,鼓足了 出征的风帆, 盛气冲天, 就 要出发了. 开讲伊始, 我请 每一位同学思考一个问 题,并且把自己思考的结 果写在一张纸上,再大声 地读出来. 我的问题是: 请问,你被你所学的学科深 深打动过没有?每一门学 科都有它自带的先天之 美,请你仔细想一 想,这门学科真正 动人的魅力是什么? 我发现, 当我提 出这个问题后, 堂 下瞬间安静下来了,不少 人露出了略微讶异的神 情.很显然,对这样的问 题, 许多人压根没想过. 其实,不要说那些刚 刚完成学业、即将踏足教 坛的大学生,就是许多执 教经年的老教师, 我发现, 也很少有人想过,甚至从 未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许 多教师的误区在于:纠缠 于具体的知识点和教学方 法,却将学科中最本质最 根本的东西弃之不顾, 或 将二者分割开来,或将二 者对立起来,致使在学生 面前呈现出的,只是一堆 毫无生气的、 干巴巴的、 并 且是老师硬要塞给他们的 东西,而不是学科中那些 洋溢着乐趣的、充满着鲜 活生命力的、有趣好玩的 东西.而从来讲得好的老 师,譬如前面的语 文老师刘大勇, 譬 如北师大二附中历 史老师纪连海, 他 们都是首先陶醉于 自己所讲内容,对学科独 特之美情有独钟,并将自 己的热爱感染给学生, 从 而才驾轻就熟,庖丁解牛 般游刃有余的. 如果一位老师真正了 解并陶醉于学科之美, 那 么他一定会以此打动他的 学生.那样, 他的教学, 就 如朱熹的一首诗所说的那 样: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 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 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虹口的香蕉船 汤惟杰 一年多前,从上海大厦东侧沿大名 路往北走,路西一排过去是不知哪年就 开了、 也许招牌哪年就换了的 湘雅阁 、 火锅四川烤鱼 、 上海特色小吃 …… 门面好看难看不去说它,如今也都拆掉 了.再走两步, 左手就是一条小横马路, 你人在它东头, 西头通吴淞路. 这叫福德路, 不过一百米. 如今街北 边是家化金融大厦, 寒假里走过此地, 依 稀有些印象,以前应该专门来过此地一 回, 什么缘故到底记不起来了. 回家整理 书桌, 看到底层抽屉里放的那台 飞鱼 , 哦, 上海打字机厂服务部, 两个字母按键 靠得太紧,曾经拿去 让师傅校过一校的. 服务部已然陈迹,服务部之前更不 会有多少人记得. 不会有多少人知道, 此路形成于 ! 世纪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