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2019-07-02
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电瓶 车, 使用的电瓶都有年限, 那 被回收的废旧电瓶去哪了? 在第十六届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上海师范大学选 拔赛上, "电瓶去哪了" 项目 组就将问题带到了现场.

6 名学生经过详实调研后, 决 定推进社区试点.这个月, 他们就将走进闵行一小区, 推进 "让电瓶回家" 计划. 据悉, 此次选拔赛收到

18 个学院的

781 个项目, 包括"电瓶去哪了" 项目组在 内的14个项目脱颖而出, 将 参加 "挑战杯" 市赛.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调查

05 青年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 赵一智 美术编辑 翁浩强 联系我们 qnbyw@163.com 年轻态 作为 项目负责人的"95 后"大学生华旭晨是上海师范大学社会 工作专业的大二学生.在他身边, 不少同学为了上课方便购入了电 瓶车, 除了考虑价格外, 电瓶续航 能力和使用年限也是不少同学的 衡量标准. 华旭晨曾跟着同学为他的电瓶 车换过一次电瓶, "那换下来的电瓶 去哪里了呢? " 华旭晨心中疑惑, 询问 了门店的工作人员, 未料对方却避之 不谈. 这名充满了环保热情的 "95 后" 回学校后就去查阅了相关资料, 他发 现, 目前具有较为成熟回收再利用技 术的电瓶种类是铅酸电瓶.铅酸电 瓶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但同时铅酸 电池业属于有色金属下游产业中污 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如果拆解不当 或因人为损坏导致重金属铅和含铅 酸液泄漏, 则会对水体、 土壤环境造 成严重污染. 回收环节中难免要对铅酸电瓶 进行拆解, 出现含铅的废水废渣, 其强污染力和不可降解的特性一 直以来饱受诟病.由于相关的制 度不健全与监管的缺失, 加之具有 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才可以从事废铅酸电瓶收集、 贮存 和处置等经营活动, 申请的门槛较 高, 使得市场上的废旧铅酸电瓶大 部分是被个体工商户回收, 主要流 向非法的地下小冶炼厂.甚至有 学者认为, 正规渠道回收的废旧电 瓶仅仅占 20%. 华旭晨说: "目前文献中找到的 关于废旧电瓶回收情况的数据都找 不到出处和相关统计方法, 缺少贴近 市场现状的量化调查和研究, 我想我 可以成立项目组, 丰富这方面的调查 研究. " 于是, 六名学生组成了 "电瓶 去哪儿了" 项目组. 青年加入Plogging 助力垃圾分类加速度 本报讯 记者 周胜洁 捡垃圾+ 慢跑, 这种时下最流行的运动方式 Plogging 成为了曹杨新村街道推动 垃圾分类的方式之一.日前, 来自街 道机关党团员志愿者和区域化单位 志愿者参与了"垃圾分类一小步Plogging 捡拾加速度" 曹杨街道深化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暨垃圾分类主题 实践活动, 他们兵分四路, 在慢跑锻 炼的同时伸手捡拾、 搜集街区和社区 卫生死角垃圾. 现场, 近50人分走四路, 涵盖了兰 溪路、 桂巷路休闲街、 北岭园、 南岭园 等街道主要道路、 重点场所及文明小 区.过程中还要完成垃圾分类拾捡、 获得

10 位路人垃圾分类的承诺签名 并合影、 拍摄vlog记录等多个任务. 今年

7 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 管理条例》 即将正式实施.随着 《条例》 实施的倒计时, 在曹杨新村街道, 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了垃圾分类 的大军中, 为了使活动效果更好, 在 主会场还设有 "七彩学雷公益行" 便 民志愿服务集市、 垃圾分类知识普 及、 执法宣传、 垃圾分类互动小游戏 等, 助力垃圾分类加速度. 上海评弹团用弹唱 宣传垃圾分类常识 本报讯 记者 范彦萍 昨天, 由 徐汇区委宣传部 ( 文明办 ) 、 徐汇绿化市 容局、 凌云街道和上海评弹团联合举 办, 由上海评弹团创排的全新作品 《垃 圾分类让城市更美好》 走进徐汇, 拉开 了 "垃圾分类――徐汇在行动" 文明系 列主题实践活动的帷幕.据悉, 这也是 申城首次用评弹的方式来宣传垃圾分 类, 吸引了400余名社区居民参与. 弹词开篇 《垃圾分类要记牢》 、 对 白开篇 《百宝箱》 、 弹词开篇 《四大美 人》 、 评话小段 《模范妈妈》 ……现场, 评弹演员们献唱的评弹、 评话, 将垃 圾分类的知识巧妙编织成脍炙人口 的唱词和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弹弹唱 唱、 说说笑笑之间, 实现了生活垃圾 分类知识的普及和文明行为的倡导. 现场, 以居民公益组织创意、 倡导"湿垃圾不出小区" 而在全区率先 形成 "厨余生态循环链" 的凌云 "绿主 妇" 们表示, 短短一小时内就读懂了 垃圾分类. 上师大学子做调研: 废旧电瓶去哪儿了? 走进社区开展 "让电瓶回家" 计划 居民既然有需求, 何不从这一源头 所在的社区入手解决问题?项目组成 员想到, 可以以社区为基点, 搭建从社 区到回收企业的 "回收链" .一方面, 让 居民有正规的回收途径处理电瓶车废 旧铅酸蓄电池, 另一方面, 也为企业提 供了电瓶车废旧铅酸蓄电池源. 在学校的帮助下, 成员们联系到 闵行区平吉一村居委会, 将 "让电瓶 回家" 计划书带进了居民区. 目前, 他们已经走进社区进行了 一次有关环保课堂的宣讲, 下周五将 在社区内进行问卷调研, 了解社区中 拥有铅酸电瓶的居民的数量、 在更换 电瓶时面临的问题、 居民对回收点的 要求等. 小组成员窦心妤介绍, 他们正考 虑在小区合适的地点设置电瓶回收 处, 进行废旧电瓶回收, 定期开展电 瓶(回收 ) 知识宣传, 并在相关企业与 小区间建立桥梁. "预计这个月底前 可以开展回收工作了. " 在校园里, 项目组还有后备力量 ――环保公益社团 "池新社" .这一 去年9月成立的新社团目前有32 人.作为负责人的华旭晨介绍, 社团 除向同学普及环保知识外, 还会招募 师范类专业等同学, 带领他们走进社 区, 开展环保知识科普教育, "等我们 走进社区的工作成体系后, 会采用一 位项目组成员带领 2-3 名社团成员 的工作模式, 在多个社区内同步试点 '让电瓶回家' 计划.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