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2019-07-02

1937 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上海 沦为 孤岛 , 许多保存重要民族文献的 图书馆、 藏书楼惨遭日军轰炸.看到自 己民族文献被焚毁在家园、 被盗运到国 外, 西谛先生痛心疾首, 发愤要存亡继 绝, 收异书于兵荒马乱之世, 守文献于 秦火鲁壁之际 .

1940 年1月, 郑振铎与 张元济、 张寿镛、 何炳松、 张凤举等人发 起成立 文献保存同志会 , 利用中英庚 款开展购书事宜. 先后购得刘氏玉海堂 (元刻

200 册) 、郑氏群碧楼 (3100 余册) 、 邓氏风雨楼 (750 余种

9000 余册) 、 张氏蕴辉斋、 海盐张氏、 武进陶氏、 南浔 张氏适园 (1000 余种,多为黄丕烈藏 书) 、 刘氏嘉业堂 (明刻

1200 余种) 等著 名藏书家的珍藏. 郑振铎为收书还专门 刻了两枚图章,一为 不薄今人爱古 人 , 一为 书生本色 . 从1940 年春到

1941 年冬, 共征集 善本古籍多达

3800 余种, 1.8 万册.其中, 宋元刊本就达

300 余种. 为让更多的珍贵古籍入藏公家, 既 改善保存条件,又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郑振铎先生积极与各藏书家联系, 劝说 他们将藏书捐让国家. 根据国家图书馆 采访档案, 瞿氏铁琴铜剑楼、 天津周叔 |、 苏州吴梅后人、 常熟翁氏等著名藏 书家或其后人都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 向国家捐赠了大批的珍贵文献. 这些捐 赠的珍贵古籍文献, 郑振铎先生都要求 拨交给北京图书馆. 因此, 建国初期, 北 京图书馆的善本藏书量增长迅速.到1949 年, 积四十年努力, 北京图书馆的 善本图书总量不过

13 万册.而到十年 后的

1959 年, 现在北京图书馆收藏珍 贵的古代写本和刻本已经有 22........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