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9-07-01

1 以城区规划为指导, 构建区域特色景观 符合沙湾城市总体规划, 使 沫若长廊 景观带的文化景观、 生态植物群落、 游憩场地、 生活设施与周边各 种功能建筑、 社会活动、 交通等关系协调, 布局科学合理. 4.

2 传承文脉, 寓情于景 以历史文脉主义、 环境文脉主义的手法展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文化思想. 承 即继承, 传 则是弘扬, 在继承的基础上, 进一步弘扬沙湾地方传统文化, 交融于滨河绿带之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 风景园林118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 22卷第 1期 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双重需求, 同时协调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既满足不同分区功能的要求, 又能体现特定环境 的人文内涵和景观特色. 4.

3 体现滨河特色, 形成整体风格 根据不同分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 力求创造景观内容丰富、 地方文化鲜明、 文化脉络清晰的滨河景观 公共空间 [ 3] . 图1沫若景观长廊鸟瞰图

5 景观规划设计 由于规划地块狭长, 又有 5条道路与其西边界沿江路相交, 怎样打破长廊空间狭长单一并体现文化性和趣 味性, 怎样创造供人们追索、 回忆、 记忆的空间环境成了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对长廊进行空间划分时, 一 方面利用植物等园林要素将滨水景观系统与外围城市交通空间有序分隔, 似断非断, 似连非连;

另一方面, 将长 廊沿线设计成软质的公共场所, 以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划分出与外围道路紧密相接的 全开放空间 和面向大渡 河为主的 半围合空间 [ 4] . 长廊在景观规划设计时, 强调 以景生情 ,利用不同的空间处理手法, 配合形体、 尺度、 色彩不同的植物与环境小 品, 创造出不同的景观特色,从而形成不同的场所感受.让景用情去感染人,使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 更感受到郭 沫若正气浩然的爱国主义情怀.经过空间的分割与创建从而达成的景观结构归纳为: 一带、 三段 (见图 2). 图2沫若长廊总平面图 5.

1 一带即形成的沫若长廊景观带, 是满足防洪需要提高的江堤与滨江大道围合所形成的滨江绿地景观通廊. 整风景园林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 22卷第 1期119 图3沫若长廊入口节点效果图 图4扬帆远航节点效果图 个长廊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 营建自然式疏林草 坡、 跌落式四季花台、 阵列式高大乔木, 序列式主 题广场.长廊景观带在整体设计时, 有意识局部 打开和种植景观的天际线, 将城市街景、 滨水绿地 美景和天然江河的秀丽水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整体景观的视觉通廊, 使市民和游客充分 欣赏到步移景异、 浑然天成的城市景观与自然 风景. 5.

2 三段景观长廊以沫若文化为主线, 沿岸开辟了一 系列规模不同、 空间各异的游园、 绿地与广场空 间.以不同的景观设计语言详细介绍了郭沫若的 生平、 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与不朽成就, 点明景观 长廊的主旨及内涵特征.总体空间布局做到有 序、 有景、 有重点、 有主题.首尾相顾、 传神立意. 景观长廊划分为以下三段: 第一段: 出生、 熏陶 郭沫若, 原名郭开 贞, 留学日本时, 取其家乡的两条河, 即沫水 (大 渡河 )、 若水 (雅河, 又名青衣江 )而改名沫若.他以脚先下地 的形式降生, 跨出了 反逆者的第 一步 的 骄子 , 少年的沫若创作了 早起 、荼溪、村居即景 等诗作, 即初露锋芒.此段包括 沫若长廊入口广场 (见图 3) 和渡河听涛景观节 点, 是沫若长廊景观带的开端、 起点.主要展现故 乡的亭台与环廊、 竹木与池水、 花草与虫鸟给少年 郭沫若以熏陶与启发.具体设计中运用松、 竹、 梅 等文化寓意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结合地形, 形成动与静、 高低错落的空间环境;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